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55 边军

作者:微雨细细
更新时间:2018-11-13 04:08:30
    天启和卢象升一同抬首看去,面前巍然耸立着一个高大的火路墩,墩身约达十余米,整个外形呈覆斗式,颜色灰白,往上看去,隐隐可以看到上首的望厅房屋及灯柱军旗,墩的四周,建有一座长达三十多米的马圈围墙,墙外有壕沟。

    大明在九边各地大建墩台,一般三里一墩,五里一台,近塞称为边墩,腹里地方称为火路墩或接火墩,一旦有异族侵扰,这些火路墩一个接着一个擂鼓放狼烟,很快就能把消息传到它们所属的庄子里。

    天启以前只在图纸上见到过这玩意,真正看到,还是第一次。他打量着,漫不经心地往前走。

    “小心!”顾显几步赶到他面前,指着壕沟说,“这有塌窑的陷阱,我领着你们走。”

    天启和卢象升跟着他越过壕沟,来到大门前。那门的上首设有一个悬楼,里面控制着一个吊桥,墩里的人出入,都是依靠这吊桥。

    顾显冲上面喊了几声,一个懒洋洋的脑袋伸了出来,调笑道:“哟,我当是谁,原来是小瘦猴回来了呀。”

    “你当是你爹呀。”顾显一向讨厌这个整天跟在甲长黄大海后面拍马屁的李通,说话也不怎么客气,“快放吊桥,我要上去。”

    靖边墩里头,顾显年纪最小,性情也毛躁,众人都喜欢欺负他,像这种大老远挑水的活,你推我,我推你,就推到了顾显身上。李通尤其跟他不对付,时常刁难。

    现在他有意折磨这小子,迟迟不放吊桥,倚在土台上,不紧不慢地说:“急什么。”眼珠一转,他冲天启和卢象升抬了抬下巴,“这两人谁呀?”

    “家里亲戚,顺便来看看。”顾显压住怒火,淡淡道。

    李通把眉头一皱,直起腰来,气势十足地说:“我说顾显,这墩里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来的,万一混进来金奴的奸细,出了什么事,怎么向朝廷交代?”

    “你说谁是金奴奸细!?”顾显破口大骂,“这墩里是有钱还是有粮啊,他妈的穷得叮当响,破窟窿一个,谁来抢啊?你这老混蛋上个月还跟蒙古人做生意呢,论卖国你当属第一,他娘的现在还说三道四……

    李通满脸通红,心中怒火大盛,面上一副不想搭理他的样子,缩回脑袋,冲另外一人道:“马二,放吊桥啊,我可不想听疯狗狂吠。”

    吊桥放下,顾显挑起扁担,回头招呼两人一声,咯吱咯吱走在上面。天启和卢象升跟上。一进门,一股难闻到说不清的味道扑鼻而来,天启屏住呼吸,抬头打量,一时有些惊愣。

    沿着围墙,左侧筑有一排墩军住房,住房旁有一口井,井口凝结着淡黄色泥土,干巴巴的,想来已经干涸,几个妇女正在井旁晾晒衣服,说着闲话,男人们围坐在桌旁赌牌,吊儿郎当地开着玩笑,言语粗鄙。有的向这里瞥上两眼,目露惊异,回过头悄声说道:“小瘦猴还有这等亲戚,看不出来啊。”议论一阵,也就作罢了,很快又沉迷到赌局中。

    围墙的右侧,是羊马圈和仓房,堆放着乱七八糟的东西。

    这本就是个狭小的空间,十来个人吃喝拉撒全在这里,又圈养着牛羊,也就无怪乎味道难闻了。

    给他们放吊桥的马二转身搬了条板凳,用袖子揩了两揩,放到他们面前,憨厚一笑道:“怠慢了,请坐。”

    天启道声谢,并不坐,问顾显道,“你住在哪里?”

    “这里,请进来参观。”顾显走到这排房子的第三间,推开木门,尽管他的动作足够小心翼翼,那门仍嘎吱嘎吱作响,好像一碰就倒。

    房子低矮,天启还好,弯一下腰就可以进去,卢象升就有些困难了,他站在外面打量,见那门窗皆已毁坏,其他家莫不如此。

    屋里潮湿阴暗,空间狭小,放一张床,一张桌子,就只剩下站脚的地儿了,做饭的炊具、锅碗瓢盆都在门口搁着。天启抬头看去,见房顶上好几道裂缝,有的正对着床。

    “下雨时漏水不?”他问。

    “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

    “那你怎么睡觉?”

    “被子一蒙,该怎么睡还怎么睡。”

    “这房子有多少年没修了?”

    “哈!”顾显无奈摇头,“打我记事,它就没修过。”

    “你记事就在这里守卫?”

    “我爹在这里,他死了,我来接任了。我们家是世袭军户。”

    “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一个老娘。”

    天启道:“那你在这里守边,谁来照顾她?”

    顾显沉默片刻,别开脸,看向外面,声音灰暗地响起,“那有什么办法?难道要违反军令吗?”

    天启跟着沉默下来。

    顾显很快把头转了过来,大眼睛里闪着异样光采,脸上没了刚才的故作老成,像他的年纪一样天真烂漫,“不过明天该我休息,我可以回家了,现在这个时候她一定是一个人在地里拔着草,怪累人的,我得回去帮她。”

    “那挺好。”天启被他感染,跟着笑起来。

    “时候不早了,”顾显把帽子一正,“我得出去买吃食,不能委屈了二位。”

    “不用了。”天启和卢象升一同出手拦住了他。

    “这是怎么,不是说好了吗?”顾显迷茫地瞪着眼睛。

    天启笑道:“我们自己带的有吃的,银子你留着用吧。”

    两人阻拦下,顾显终于答应不去。日暮时分,各人回屋造饭,浓烟四起,说话声、走动声、铁锅碰撞声此起彼伏。

    “这隔音不好哇。”天启拍拍墙壁,一层薄薄的木板。

    “那可不是。”顾显烦躁地应道。隔壁是马二夫妇,夫妻感情很好,每天夜里都要折磨他的耳朵一回。

    “对了,”卢象升曲腿在唯一能坐的床上坐下,道,“你方才说和蒙古人做生意,真有此事?”

    顾显朝门外瞅了瞅,压低了声音说:“他一个小兵,也就是卖卖茶叶之类,我听说……”他竖手在嘴巴旁,蚊声道,“还有一些高级军官卖情报呢,啧啧!真是丧尽天良,猪狗不如,蒙古虽依附我大明,可是跟金奴也一直牵扯着呢。”

    “所以情报和排查奸细的工作要做好,尤其是辽东,”天启转向卢象升,“上次王化贞丢广宁,就是败在这上头。”

    “蒙古人早就有二心了……”他叹声气,眯起眼睛,痛骂道,“跳梁小丑!”

    顾显翻起眼睛偷偷瞧了他一眼,低下头默默啃着白面饼子。

    卢象升沉吟着不吭声,说来说去还是钱的问题,小国向大国臣服,不给他们点好处是不行的。大明现在内外交困,国力衰颓,早不复先前的万邦来朝、威仪四海。

    他一想起这些,心头沉重,也吃不下去了。

    房间里只有顾显一人,狼吞虎咽着他们带来的干粮,噎得不能行时,再猛地灌下一口凉水。他平常吃的都是高粱面,白面是甲长黄大海才有资格能力享受的。

    正想着,甲长黄大海的粗嗓门适时地在院子里响起:“都出来,我有一件事要交代大家。”

    顾显在心里唾骂一声,拿袖子抹干了嘴,磨磨蹭蹭起身,对两人道:“我先出去一会儿。”

    天启点点头,看着他走了出去,自己也走到窗前,好奇瞧着。那甲长黄大海五短身材,肥头大耳,满面油光,围着他站的守卫和守卫妻子都面有菜色,像难民似的。

    “是这样,”黄大海呵呵笑着说,“现在虽不是农忙季节,地里也有些活要干,我家那几十亩地,就我们两口子和几个看门的佣人,也忙不过来。我看最近大家都闲着,不如受受累,帮帮我。”

    众人听了,都低下头,面上现出几分不情愿。顾显心里已经极为愤怒了。现在军队土地兼并严重,小兵的地都被高级军官霸去,他家仅剩的几亩还是靠他舅舅救济的。黄大海有亲戚当大官,土地还完好地保留着,每到农忙季节,都让他手下的七名守卫无偿帮工。如今是越来越过分,连闲暇时都不放过他们。

    见没人回应,黄大海的脸色顿时难看下来。

    李通察言观色,当即拍手笑道:“我当什么事呢,原来是这个,没问题!”说罢又去鼓动他人,“闲着也是闲着,又不是别人,这是甲长!能帮我们就得帮嘛。”

    “我不行。”一个冷淡而坚硬的声音响起。

    李通见顾显又来拆他的台,顿时大怒:“你为什么不行?”

    “不行就是不行!”顾显把头一扬,朗声道,“哪条军令上说守卫要给甲长帮忙种田啦?马屁精!”

    这一声骂显然戳中了大家心坎,有几个绷不住笑出声来。黄大海的脸色已是阴沉了,却仍一言不发,很多时候不需要他出场。

    “你说谁马屁精,有种你他娘再说一句!”李通被人当众耻笑,一张脸都涨红了,指着顾显鼻子,瞪着两只三角眼,面相凶恶。

    “马屁精。”众人面前,顾显一点都不服输。

    李通血冲大脑,嘶叫着冲上来,对着顾显那张瘦巴巴的小脸就挥拳头。顾显吃过他的亏,不敢硬接,侧头躲闪。李通迅快缩手,猛击他腰部。

    众人漠然看着,马二担忧顾显,着急想上去拉架,被黄大海一瞪,缩住脚不敢动了。

    这李通虽说干瘦,但正值壮年,个高力大,兼且从军多年,多次跟人交手,反应快而敏捷。他使的拳名为“劈挂拳”,虎虎生风,刚猛有力,是当年戚家军中流行的拳法。顾显只凭着一股莽撞劲,哪里敌得过他,腰间硬生生挨了一拳头,不由得捂住肚子,弯腰向后急退,咬着牙不出一声,只一双明亮大眼睛狠狠盯着李通。

    “小畜生,我让你再骂!”李通咬牙切齿,随后赶上,拳头挟风带势而来,一拳头呼向他头部。

    这一拳下去,顾显那颗小脑袋恐怕要稀烂成浆糊了。马二紧紧闭上眼睛,不忍再看。

    李通眼里闪着残忍狠毒的光芒,嘴角一丝狞笑,他早就想教训教训这个小毛头了,这次非把他打得满地找牙,再也开不了口不可。心里这样想着,下手毫不留情,正要劈到顾显头上,眼前突然青影一晃,手腕被人捏住,一阵锥心刺骨的疼袭来,像要生生捏碎他的骨头似的,李通倒吸着气,心里惊骇,抬头看去,来人从容站立,面容秀美,目光森冷,冷面阎罗一般。

    “莫要欺人太甚!”卢象升捏住他的手腕使力往前一推,李通惨叫着向后倒退,脚下一个趔趄,坐倒在地上。

    作者有话要说:我删了上上一章,提上来一章代替昨天那一章。本来那一章是想码得激情四射来着,结果那一天特别困,五官失灵,写到后来都没有感觉了。以后写这种情节写到我自己都有感觉再放上来,不然还是作废好了。

    我发现我的表达能力有问题,或者是太藏着掖着了,竟然写了半卷了,还未将我的观点表达出来。我从没说过天启是昏君,如果他没有早死,明朝能延续上四三十年都不可知。张皇后的政治水平跟她老公没法比,顶多跟她小叔子一个水平。

    历史上,张皇后能在身世不清白+跟皇帝性格不合(经常让天启下不来台)+政治观点不合+生不了孩子+跟魏忠贤客氏势不两立的情况下能稳坐后位,并且在天启临死前,成功劝说天启不要自己的孩子,改立信王(那孩子如果是天启的,崇祯继位,孩子只有给他爹陪葬了),并且,天启临死前,交代崇祯三句话:一,来,吾弟当为尧舜;二,善待你皇嫂;三,忠贤可用。

    以上,我归结为,天启对她是真爱。

    我们现在认知的天启是《明史》告知的,《明史》的编修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共九十多年编撰完成,此前最长的是《三国志》,十七年。不知道怎么修的,可能是逐字逐句删改史料吧。它在我眼里是一部优秀的长篇架空历史,不在我参考范围之内。

    写这篇文,主要参考的是《明熹宗实录》,《酌中志》,我认为,明代的史料中呈现的,才是一个真实的天启。我不会给他开任何金手指,照着史书还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