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第六十九章 筠一为皇储

作者:陌上邪
更新时间:2018-11-13 04:08:30
    就在董达肃清了朝堂之上的反骨,就在董达等着黄袍加身的时候,京城的夜风忽而一夜变了风向……

    在叶筠一被拘的第六日夜里,京中出了一件怪事。子午夜后,京城中一片寂静,连同花柳巷中的低吟都归于了平静。

    如同往常一样,日出东方,可这光亮照耀在京城城墙上。一名城门守卫耷拉着眼皮看向城墙,伸手便要将城门推开。晃荡的眼神四处游走着,忽而他停下了手里的动作,对着斜后方的墙壁看去。

    一张张连成片的黄绢贴在墙上,他心下起了疑心,脚步一转,朝着那黄绢走去。

    惺忪的眼看着黄绢,他的瞳孔不断睁开,随即双唇颤着叫出声来。

    “啊……”

    “来人,快,快去报告给府尹大人。”

    而京城中的大街小巷亦是贴满了这相同的黄绢,爱看热闹的京城百姓自然纷纷出来围观,彼此互相指点而语。顺着他们的目光看去,昏黄色的墙壁上,黄绢随风扬起,而那朱红色的墨迹书写出一个惊天的秘密。

    “哎哎,这上头写的什么啊?”一个挑着担子的小贩拍了拍身侧书生模样的男子,问道。

    那男子有些嫌恶地挑了挑眉,伸手在肩头拍了拍本不存在的灰尘,随即往一旁挪了一步,念了起来:“天佑我朝,先皇驾崩,仲景帝继位前薨逝,皇子叛离。我天朝万民被陷于水火之中。国不可无君,必有贤良庇佑百姓,方得圆满。”

    “这文邹邹的,我这粗人可不懂……”

    书生不理会这小贩的嘀咕,继续念道:“今有风远侯世子,叶筠一是也,乃是先皇嫡子,与仲景帝为一胞双生?”那书生念着,骤然停了下来,话语堵塞住,惊异地说不出话来。

    “风远侯世子怎么和先皇扯上了关系?”书生径自疑惑,周围的人越聚越多,议论声也就越发大了。

    “双生?这不是大忌吗?”一旁的老人家插话道。

    “是啊,双生者,同养则必有一死。这是老祖宗传了几千年的话了……”

    “就是啊,这先皇后竟然生的双生子,难怪仲景帝一向病弱啊。”

    众人谈论之声纷纷袭来,那书生继续念下去:“仲景帝已死,双生杀象破局。世子叶筠一文武兼备,仁厚贤明,当正名入宗庙,可承继大统,以安天命。”

    “这……”小贩张嘴欲说什么。

    “让开让开。”小贩话未出口,便来了一列侍卫将墙壁上的黄绢撕下来。那领头人横眉怒视着围起来的百姓,高声警告道:“这胡言乱语的东西,大家不必看了。若是有谁私下议论,则以谋反罪处置。想去京兆尹衙门过活的,尽管试试。”

    说着,那人拔出自己的佩刀,摩擦声刺得百姓耳鸣一片,却也迫于官威散了开来。

    很快,街上的黄绢便被清理了大半,可消息已经传了出去,为时晚矣。

    ……

    今日一大早,董达尚在美梦之中,却忽而被人唤醒,说是出了大事。

    怀揣着不悦的董达缓缓更衣到了前厅,却见京兆府尹正着急地在厅堂内踱步,双手不时互相拍着,这模样让董达不由起了怒气。

    隔着些距离,董达便遣退了前厅四周的下人。

    “做什么这么没有分寸,哼。”

    京兆府尹还来不及叩首谢罪,连行礼都忘了,急急说道:“不好了,大人,出事儿了。”

    “说吧。”董达皱着眉,背过身去理了理腰带上的玉环。

    京兆府尹叹着气道:“大人,今日一大早,就有城门守卫来报,这京城大致四方城门,小至平民苦巷都贴满了黄绢,上面写着……”

    “写着什么?”董达扬眉问道。

    现在朝中已经基本无障碍,可若是有别的麻烦,就要耗费不少功夫了。

    “黄绢上说,风远侯世子叶筠一和仲景帝是一母同胞啊。现在仲景帝驾崩,正是该他登基大位啊。”

    京兆府尹说着,眼睁睁见董达面色沉了下去,极为瑞瑞。

    “什么?叶筠一?”

    董达自然不信,他凝眉看去,直呼道:“去将黄绢呈上来。”

    很快,侍卫手中捧着黄绢入内,待董达接过,侍卫匆匆离开了前厅,唯恐被董达的怒气引燃。

    董达一手抖开黄绢,眼眸急转,将上头的每一个字都看了个明白。

    “世子叶筠一文武兼备,仁厚贤明,当正名入宗庙,可承继大统,以安天命。哼,这些胡说八道的东西都是哪里来的,若叶筠一真是仲景帝双生子,又如何会成了风远侯府的世子?实在是可笑,可笑至极。”

    不知是不信,或是心中隐约的恐惧,董达一反往常的沉稳,将那黄绢狠狠摔在了地上。

    “大人,这黄绢昨夜忽然出现,城中守卫没有察觉到任何异样,怕是暗处有人在指示啊。”京兆府尹的职责是安抚京城百姓,保全一方平安。在天子脚下,这的确是个美差,可是逢上这般世道,他便只能小心地将什么事都推个干干净净。比如这黄绢,若是不说个明白,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成了他督管不力。

    董达闻言,沉声道:“倒也不无可能。”

    “现下可有将这黄绢处置了?”

    “回禀大人,下官已经将所有黄绢都撕了下来,收回了京兆府,等候大人处置。”京兆府尹拱手答话。

    “那百姓是何反应?”董达最为关心的便是这个了,他虽然想要登上大宝之位,却也不愿意落下口实的。

    百姓之民心,比手下有良将更为重要。得民心者的天下,这是董达明白的。

    “这……”那京兆府尹有些犹豫,此问的确不好回答。

    “直说吧……”董达瞥了京兆府尹一眼,心中已有最坏的打算。

    “早起外出的百姓大都看见了,这黄绢贴满了京城,下官手下的人一路搜查,也惊扰了不少百姓,怕是,怕是瞒不住的。”京兆府尹说着,声音渐渐低了下去。

    董达眉心一痛,这的确是个大麻烦。

    天朝后继无人,他才能堂而皇之地上位,可这一道黄绢出来,真假难辨,倒是将他的计划全盘打乱了。

    “既然堵不住悠悠之口,那便不要伤及百姓,以免百姓不服。你去吧。”董达吩咐一番后便将京兆府尹打发了去。

    “是,是……”

    等到京兆府尹离开,董达便派人将王胜找到了书房内。

    “属下见过大人。”

    董达看了看俯身行礼的王胜,衣袖一摆,止住了他的动作:“不必多礼了,你说说这黄绢的事情如何处置为好?”

    “属下以为这事情已经传开了,自然是不能死死瞒住的。”王胜见董达颔首,继续说道:“世子现在被囚禁于天牢中,若是此事为真,那大人怕是有麻烦。”

    “你是说,会有人借此做文章?”董达被王胜一语点醒,他险些忘了,叶筠一正被他关在天牢中,这件事情一个处理不慎,他便会背上谋杀皇族的罪名。

    王胜颔首:“或许,此事根本就是有人为了陷害大人所为。大人你想想,双生之象的确是杀象,为天朝大忌,可这仲景帝驾崩也有些时日了,这黄绢为何一时不出现,却偏偏在叶筠一关入天牢即将判罪的时候出现?”

    董达亦是点了点头,下颚的线条紧绷起来。良久才低声道了一句:“你说的有理。”

    “那假若这消息为假呢?”董达转而问道。

    “如果此事为假,那便是给了大人一个强大的助力。”王胜斜挑起一双细长的眸子,阴测测的目光在其中流转。

    “此话怎说?”董达不解,问道。

    王胜上前凑近了些许,轻声回话:“这消息如果是假的,大人尽可以将这造谣生事的罪名盖在叶筠一和风远侯头上,那时候,大人是功臣,而风远侯府的势力也就消失于无形了……”

    董达心头豁然一松,轻轻笑了起来。

    “那你以为这消息真假如何?”

    “属下以为,不大可能是真的。若是大人不放心,大可以在宫中先查证,若是为假,则可当着众人验明正身,乃是胜券在握也。若是为真,则只能另作打算。”

    “嗯。你说的不错。”

    董达当即听从了王胜的建议,入宫着人查探此事的真假。

    当年先皇后是难产生子,入了殿内的产婆与太医都有记载,可这些人大都离开了宫廷,找不出半分痕迹。而在太医院的书册上,却没有关于这双生子的记录。

    看来,此事乃是假传的。

    董达心中安定了几分,次日便以董采薇之名将满朝文武请入宫中,以验正身。

    “诸位大人,近日来京城里起了流言,说风远侯世子叶筠一乃是先皇所出,与仲景帝为一母同胞。此事对我皇家脸面着实有污,不宜搁置。今日蒙董娘娘明鉴,将众位大人其召宫中,协商个对策。”

    朝臣们自然是早就知晓黄绢一事,现在明着被摆上了台面,也就没了顾忌:“微臣以为,验明真身方位上策。”

    董达轻咳了两声,殿上慢慢安静了下来,只听董达说道:“不错,便传了叶筠一来,当场验明真身,以昭天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