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383 河东民兵

作者:钓鱼能手
更新时间:2024-05-14 17:21:43
    河东郡,闻喜县。

    张三郎看着荒芜的田地,不禁骂道:

    “这该死的世道。”

    张三郎住在县城以西三十里外的一座村庄,因在兄弟之中排行第三,故而得名。

    他家祖上世代为闻喜裴氏佣耕,日子谈不上富足,但也能够勉强解决温饱。

    如今兵荒马乱,哪怕是新崛起的势族,也不敢过分压榨佃户,否则,有朝一日来了兵匪,谁肯听你的号召,追随你保卫桑梓。

    反正身无余才,大不了拖家带口躲进山里,挖野菜、捉野兔,犯不着为了守护地主老爷的财富去跟人拼命。

    当然了,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乱世之中,人口流动性大,佃户们又不是非得指着一家吃饭。

    去年桓熙出兵,全取河东郡,闻喜裴氏响应号召,放弃了大片被他们侵占的田地。

    倒不是说裴氏的觉悟有多高,而是桓熙兵强马壮,当时有近十万大军屯驻在裴氏坞堡附近,由不得他们不乖乖听话。

    桓熙将裴氏交出的土地划归为公田,并在苻坚退兵后的第一时间安排官吏为民众均田。

    张三郎就是在那时候向官府申请,分得了一百亩地。

    此外,他的母亲、妻子按照政策,也各自分得四十亩。

    可惜父亲与二位兄长先后战死沙场,嫂嫂们也早早被接回了娘家,改作别家新妇,否则,还不知道他们张家能分得多少亩田。

    不过,一百八十亩地,即使轮耕休作,每年也能耕种九十亩,足以让一家人丰衣足食。

    只是眼看着好日子要来了,偏偏那些肉食者们不肯消停。

    梁、燕、虞三方都在做着战前动员,眼瞅着大战一触即发,而桓熙不愿御敌于国门之外,他觉得在主场作战更有把握,因此,闻喜县与毗邻燕国河内郡的东垣县,无疑会遭受战火的波及。

    北方的春耕要晚于南方,正当江南的耕种已经接近尾声之际,北方各地的农民还在如火如荼的忙碌在田野之中。

    别的地方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但闻喜、东垣的百姓再怎么辛苦耕耘,也注定会因为战争而颗粒无收。

    故而,闻喜守将石越、东垣守将杨安都已经放弃农业生产,转而组织丁壮,演练攻防战。

    张三郎就是被征召的丁壮之一。

    桓熙在河东郡布置的兵力并不少,他分别在闻喜县与东垣县驻扎了五千战兵,又在安邑县留下一万战兵,供沈劲驱使,合计便是二万精锐步卒。

    此外,还有闻喜裴氏、汾阴薛氏、解县柳氏等士族的私兵部曲,足以应付苻坚、慕容儁的小规模侵扰。

    但虞、燕两国如今正在大张旗鼓的做着战备工作,尤其是虞国,摆明了要打一场倾国之战,因此,对于梁国来说,多一分力量,便可多一分胜算。

    在梁国的军事体系中,战兵与州郡兵的职责泾渭分明,桓熙不会用州郡兵去野战,也很少安排战兵去守城。

    张三郎他们这些被分得了土地的民众,自然而然就被划归到了州郡兵的体系之中。

    毕竟这田也不是白白分给你的,除了缴纳田租以外,真到了危险的时候,你就得拿着武器响应号召,走上战场为梁公出力。

    不必担心这些州郡兵的积极性,桓熙为他们分田,等于给了他们一份产业。

    一旦外敌入侵,他们不仅是在保卫桓熙的领土、城池,也不只是守护士族老爷们的财富,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

    张三郎收回自己看向城郊田地的目光,此时他正在参与攻防演练,作为进攻方,列队于城外,即将对闻喜县城发起攻城战。

    随着大鼓擂得震天响,进攻方开始推着攻城器械向着城墙进发。

    石越站在城墙上,注视着州郡兵们的热闹,但他的心思并不在这上面。

    说到底,战争的胜负并不是由州郡兵们决定,他们唯一的作用,就是能让桓熙节省兵力,无需分出精锐守卫城池。

    不过,为了免除州郡兵们的后顾之忧,石越已经向长安上表,请求将州郡兵们的家属迁往安邑、解县等地。

    兵灾可不是在说笑,民众们最害怕的便是失去编制的溃兵,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已经不再是兵,而是匪,手中没有粮食,只有武器,要想活着逃回家乡,只能选择去抢夺百姓的口粮。

    在失去军纪约束的情况下,又能依靠武力对他人的性命生杀予夺,兽性也就取代了人性,他们会毫无顾忌的展露自己的阴暗面。

    毕竟在军队中憋得太久,也别指望他们能够心存怜悯。

    家眷就在后方,前线的士兵必定会奋战到底,挡住敌军前进的步伐,一如苻坚进攻银川一战,老弱妇孺们就被提前安置在了高平川。

    只不过,石越此举,倒也不全是在替州郡兵们考虑,把他们的家属迁走,等同于是变相掌控了人质。

    他不是完全信任这些河东郡本地的士兵,梁国新得河东郡也才几个月的时间,这些河东州郡兵当了那么多年的虞人,谁知道会不会有人心念旧恩。

    当然了,石越不会将这种不信任表现出来。

    既然组织州郡兵们进行攻防演练,关键时刻就得派上用场,否则,岂不是白费了那么多的米肉。

    虽然闻喜、东垣二县并未开展春耕,但是州郡兵们的操训同样是一个力气活,哪能让人空着肚子去进行攻防演练。

    官府提供给他们的伙食标准,甚至比河东其余各县的农夫更好,别管肉食多不多,至少每天都能看到肉沫。

    此前桓熙计划从河套发兵,主动进攻代国,故而让索遐在银川大量收购牲畜。

    如今虽然这一计划已经作废,但收购来的牲畜并非毫无用处,桓熙征调了十万头杂畜南下,准备对它们进行屠宰腌制,作为食物储备。

    毕竟上了战场,将士们可不能光吃白米饭,需得荤素搭配,才能更长力气。

    就在十万头杂畜被驱赶南下的同时,拓跋嫣也越来越靠近长安。

    (本章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