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分节阅读 993

作者:想见江南
更新时间:2015-03-12 10:00:00
门,是教委来人,显然人家是自谦,看这架势,一准儿是教委的领导。

    一想到中午被那姓曾的为难,她心头就火起,“慰问就不必了,我也没受什么伤害,倒是那位铁主任不是受伤不清么,领导们去慰问她才是要紧!”

    说着,啪的一声,她便关上了大门。

    第一百四十章执政纲领

    刷的一下,张国政的脸便黑了下来,“看看,看看,你们办的好事,薛市长的爱人到咱们德江教育系统工作,你们居然丝毫不知道情况,这是渎职……”

    这位张国政同志,正是教委一把手,平素就家长式作风严重,在教委系统乃是顶天立地、说一不二的大人物,这会儿,他大发雷霆,底下一干教委的头头脑脑也唯有噤声,缩脖,当然,心中腹诽张某人的也不在少数,腹诽的理由:无非是姓张的见风使舵!

    市一中的案子,是在今天中午发生的,当时,这位张主任听了情况,不置一词,只宽慰了曾主任几句,便安排了教委的干部前去探望了铁主任等被小白抓伤的教职工。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

    好嘛,市委常委会一结束,张主任就陡然变了面目,先是紧急召开了个教委党委班子会议,在会上严肃批评了曾主任,指责他不知避嫌,袒护亲属,迫害优秀教职工,弄了曾主任老大个没脸,党委班子还未开完,便拍了桌子自行告退。

    散会后,张国政又马不停蹄,立时发了文件,停了铁主任的职务,还就铁主任恶意刁难教职员工之事,成立了以他为组长的专案组,展开调查。

    紧接着,便又带了教委党委班子,以及市一中校长朱大勇,火速赶到了苏风雪同志家里,道歉、慰问。

    可谁都不是傻子,谁都知晓这位张主任缘何前倨后恭,无非是前面看黄市长当权,曾主任是黄市长提起来的,他忌惮三分。

    而今次常委会后,德江的政局已然明朗,薛市长头顶天。脚踏地,已然无敌于德江,可偏偏薛市长夫人下午在市一中受了这般大委屈,他张主任再不做出态度。准是打着归隐田园的主意。

    按说。张大主任的心思,众人俱都清楚。也能理解,可大伙儿不能接受的是,你张主任吃了闭门羹,就拿大家伙出气。

    其中。市一中的朱校长最是惊惶,生怕被张大主任盯上,单独拎出来出气,可偏偏怕什么,还就来什么。

    “朱大勇同志,我看你没有大勇,就剩了猪。苏风雪同志到你们学校报到,你为什么不重视,人家的履历你看过没,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京大副教授……”

    朱大勇被骂得浑身冒汗,他不通政治,纯是靠资历熬出来的,以为张国政玩命骂他,正是对他不满已极,哪里知晓张国政不过是拿他做个由头。

    此刻,张国政越骂声音越大,尤其是说到苏美人履历这段儿,险些没把喉咙装上高音喇叭。

    张主任的辛苦没有白费,正骂的声嘶力竭,咿呀一声,门打开了,薛老三穿着裤衩,汗衫,手里拿着块肉饼,正吃得满嘴流油,笑眯眯看着张国政道,“张主任,中气十足嘛,行啦,用不着在我面前演这出戏,我爱人就是普通的教职员工,不要因为我的关系,你们就青眼相加,这样你累我也累!”

    薛老三此言一出,底下众人老脸一红,却异口同声开始辩解起来。

    薛老三摆摆手,“行了,你们要是觉得我说得不对,那我道歉,但以后德江教育系统,哪位教师有个三灾六难,我希望诸位都能像今天这样聚齐了,到人家家里去慰问!”

    谁也没想到,薛市长竟是如此刁钻,或者说引蛇出洞的手段,玩得如此高明。

    本来嘛,你市长大人说让大伙儿不要因为你而徇私情,于情于理,大家都该推搪一二,人嘛,谁不要个面皮。

    可谁知道你薛市长也太腹黑,拿着客气话当真,这下,可把大伙儿坑苦了。

    全德江保守计算教师也有小两千人,若谁敢个冒、发个烧,都得全体教委领导全去探视,那大伙儿以后啥也别干了,就活在路上算了。

    薛老三一句讽刺,立时刺得众人无声,张国政更是头也抬不起来。

    “得了,都回去吧,别在我门前堵着,看得我堵心,看好本职工作是正经,今天你们教育战线的款子,只要是报了,我都批了,可今天咱们德江才出几个大学生,名牌的更是凤毛麟角,来年若还是这个成绩,你张国政就主动请辞吧!我最后嗦一句,在德江,所有的干部想要进步,就拿出成绩来,希图混日子的,早早地退位让贤!”

    说话儿,薛家大门便重重拍上了。

    薛老三没想到的是,他这晚的训词,火速传播了出去,有鉴于薛市长言出必行的作风、外界甚至主动帮他总结出了薛市长的执政纲领,一言蔽之,六个字:要进步、出成绩!

    次日,德江各条战线的头头脑脑,开始大规模、密集地向薛市长汇报工作。

    当然,这帮人并不指望,本子上和嘴上的东西,能打动薛市长,关键是让薛市长清楚本领域的情况。

    毕竟,要出成绩,怎么才算出成绩,肯定是比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进步才能显出成绩。

    此外,借着这个机会,和薛市长亲近一二,也是正理。

    薛老三始料未及,自己一番训斥之语,倒让自己进入了忙碌的职场节奏。

    唯一让他满意的是,那帮好事者对他心意的解读,还是很精准的。

    的确,在他薛老三奖掖后进的最关键一条,正是要进步,出成绩。

    ………………

    九月一日,正是新生开学的日子,晨风送爽,旭日初升,德江市试验一小到处欢声笑语,热闹异常。

    校园的主干道上,插满了各式鲜艳的彩旗,迎风绽放,大大的横幅拉在教学楼的最顶端,写着“热烈欢迎薛向市长来我校视察、指导工作”。

    这日,市委常委、副市长薛向,在市委秘书长许卫国、副市长陆振宇、市府秘书长刘洪、市教委主任张国政,以及宝丰区区委、区政府等领导同志的陪同下,出席了市试验一小少先队员宣誓大会。

    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市试验一小三百名小学生,在庄严的国旗下宣誓,加入光荣的少先队。

    随后,在主席台安坐的薛向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号召全体少先队员,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学习,热爱劳动,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祖国四个现代化而奋斗。

    散会后,薛市长谢绝宝丰区委、区政府,以及市试验一小校领导的挽留,带队出了校园,又马不停蹄地朝市红星机械厂赶去,哪里有条新的生产线上马。

    在红星机械厂用过简易的便饭,已是下午两点了,天色渐渐阴沉了下来,也起了大风,老旧的街道,树舞枝摇,乱篷漂泊。

    一天的日程安排,到此基本结束,薛老三有意松快松快,便辞别了大部队,独自在这青砖红瓦的老街徜徉、漫步。

    近连个月的高速运转,诸事袭来,薛老三的确是累得狠了。

    自那次常委会后,整个德江的权力中心,似乎真得转移到他这里来了,黄思文貌似也学起了周道虔,扮起了隐形人。

    然,薛老三清楚黄思文决计不可能就这样罢手,更何况他背后还戳着个邱跃进,眼前的宁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征兆。

    兵来将挡,水来土屯,在战略上,薛老三是将这两人藐视到了骨子里的。

    难得闲适,薛老三也懒得尽将心思搁在这烦心事儿上,慢慢游走,吹风关街,间或掏钱买上些民间小吃,边吃边游,倒似采风踏景的游客。

    突突突,忽地,远处驶来一辆东方红,厚重的拖箱里堆着高高的肥料。

    薛老三心念一动,决定去农村转转。

    来德江一年多了,因为分管工作和农业脱节,即便是在云锦担任一号,为了调理关系,筹备工厂,他也极少有机会下到农村。

    今次逢闲,他决定下去看看,基层,基层,农村才是真正的基层。

    在薛老三看来,强国唯有工业,但农业事关最广泛的群众的根本福祉,他没到底不倾注心血。

    薛老三挥了挥手,载重极大的东方红老远就刹了车,靠着惯性,哼哧哼哧地到了近前,简易焊接的驾驶舱里探出个布满沟壑的老脸来,“搞朗格啊,撞死你个瓜娃子,老子是不负责的!”

    “大叔,是去大树村的吧,捎我一截呗!”

    挨了骂,薛老三也不气恼,笑眯眯地递过一只小熊猫去。

    入乡随俗,薛老三抛弃了万宝路,改抽了在蜀中官场较为流行的小熊猫。

    “大兄弟,别胡乱叫,我才三十多,咋就成大叔哩,以后可不敢这样拦车,得了,上来吧!”

    说着,那人便打开了锈迹斑斑的舱门,又接过薛老三递来的香烟,在臂间闻了闻,小心架在耳朵后边,咧嘴笑道,“好烟啊,我上回看乡长也拿了一包,放在桌子上充样子,开了半天会,也没见他舍得拆开抽一根,今儿倒让老子开了荤了。”

    赞叹一声,又喝斥起身边的小女娃来,要他站起来,给薛老三让座。

    驾驶舱是自己焊接的土活儿,虽不美观,甚是宽敞,副驾座是张四腿的长板凳,坐两个人也不嫌局促。

    第一百四十一章微服

    “没事儿,挤挤,挤挤,哪能让孩子站着。”

    说着薛老三掏出一块麦芽糖,塞进小女娃破破烂烂的衣兜里,这是他方才在街上买的,并非他爱这口,而是瞧见这敲麦芽糖的,勾起了往事,才顺手买了五毛钱的,沉甸甸,老大一块。

    小女娃七八岁模样,大夏天的,穿一件几步合体的外套,捂得小脸红扑扑的,额头上汗湿一片。

    “来来,你坐外面,靠窗吹风!”

    薛老三伸手一搭,便将小女娃抱到了风口位置,“坐这儿吃糖,可不兴捂,别把糖捂化了,变了滋味儿!”

    “我不吃,留给弟弟、妹妹吃!”

    小女娃摇摇头,也不坐下,许是听进了薛老三的话,将兜里的麦芽糖拿出来,捧了在窗口位置吹风。

    “老哥,您贵庚啊!”

    “啥叫贵庚,我叫曾旺财!”

    “我问您多大年纪!”

    “三十五,咋,看我显老?没招儿啊,庄稼汉子,家里吃饭的人多,能不老嘛!”

    薛老三真是吓了一跳,眼前这汉子脸上皱纹深得如凿刻的一半,说是五十岁也有人信,未曾想才三十出头。

    “曾老哥,这是你闺女,方才听她说还有弟弟妹妹,怎么,你家仨孩子?”

    薛老三大约猜出这家的条件为何困难了,超生户,肯定挨了不少罚款。

    “我还有个姐姐!”小女娃抢道。

    薛向彻底哑然,越穷越生,越生越穷,虽是怪圈,可总绕不过传统上传宗接代藩篱。

    瞧出薛向的惊诧,曾旺财笑道,“正常事儿,咱老百姓拼一辈子,总不能老了。没个养老送终,继承香火的,我算是运气好的,张家庄薛老五生了四个姑娘。也不见个带把的,愁得他差点跳江,对了,大兄弟去大树村干啥,有亲戚?不像不像,你这打扮,抽的烟,咋看都跟咱大树村那个穷窝不搭嘎呀!”

    薛向道,“听说大树村风景挺漂亮,我过去转转。没旁的事儿,对了,都开学了,你这闺女咋不去上学?”

    曾旺财道,“上啥学。哪有那个闲钱噢,姑娘都是赔钱货,学那么多干啥活哟!”

    “现在咱德江的六年义务教育,不是免了学杂费么,孩子没文化可不行!”

    薛老三皱了眉头,农民兄弟啥都好,勤劳。质朴,唯独一样,缺乏远见,对传统抱着根深蒂固的固执。

    曾旺财撇撇嘴,不知怎么作答,憋了半天。说道,“咱家丫头不爱上学!”

    “我想上学!”出人意料,小女娃搭腔了,说完,小心地瞥了仲曾旺财一眼。飞速地撇过头去。

    “上个球的学,支糊你吃穿,都累老子个半死,还想上学,你这是在要老子的命,娘里个蛋的!”

    曾旺财怒不可竭。

    薛老三规劝两句,赶忙偏转话题,“曾老哥,这肥料是给大队拉的吧,看来你们村的年景不错啊,好些村还用不起化肥呢?”

    薛向主政靠山屯的时候,国家才开始推广化肥,虽然时隔七八年了,但推广的速度依旧缓慢,倒非是农民兄弟们看不出化肥的好处,而是年年入不敷出,哪里有钱去购买化肥这珍贵物件儿。

    德江的农业,虽不是他分管,却也有了解,市里也在推广化肥,但是效果十分一般,究其原因,并非化肥不能增产,而是老百姓收的再多,也就是刚糊弄个肚子,多的还是交上去了,还得贴下化肥钱。

    “大兄弟,说笑呢,孙子想用这化肥,的确,用了化肥能增产,可增产再多,也不够还以前的积欠啊,欠公家的也就欠了,但这化肥是人家厂子里的,拉回去,就得真东西去换哟,这帮当官的,就他妈没一个好东西!”

    曾旺财怒骂。

    挨了骂,薛老三也不着恼,没奈何,谁叫官员这个群体中,确实出了坏份子了,常言道,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你这话说的,难不成还能强买强卖?”

    曾旺财撇了撇嘴,笑笑没有接腔。

    他不接腔,薛老三也不强问,便又转换话题,问起了大树村的人口,收成,乡里的奇闻异事。

    曾旺财显是个大嘴巴,薛老三两根小熊猫一上,一路上,这家伙的嘴就没停过,东家长,西家短,骂干部,喷世道,谈得热火朝天,一路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