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分节阅读 40

作者:马伯庸
更新时间:2015-03-15 10:00:00
天他去宫里看了《石渠宝笈》里收藏的《清明上河图》,推测出《清明上河图》差不多缺了三分之一的长度,其中包括徽宗的签题和双龙小印都不见了。戴熙意识到,很可能《清明上河图》在这之前被人剪走了三分之一,裁成若干碎片,分别补缀到其他十几幅赝品里去,《及春踏花图》只是其中一幅而已。如此的杰作,居然落得残缺不全的下场,还以真充假,真是令人伤心。可是《清明上河图》是天子收藏的,他不敢多说什么,只好记在这里,等后人来考证吧。

      戴熙说的这个情况,在古董造假中很常见。造假者经常会把一张真画或字帖剪碎,补到十几甚至二十几张假画上去。这样一来,假画几可乱真,当成真品去卖,利润可翻几十倍。戴熙一生爱画,当他发现《清明上河图》也遭遇了这样的劫难,失落的那三分之一永不可能恢复,一时之间心神激荡,才会写下这么一张字帖。

      我放下话筒,对《清明上河图》的坎坷经历,终于有了一个通透的了解。

      当时在画院里绘制汴河景色的,一共有两个人,张择端和另外一位不知名的作者。宋徽宗选中了张择端的画,亲题“清明上河图”五字与自己的签题,又配以双龙小印。另外一幅画,则被存在画院之中,湮没无闻,姑且代称为乙本。

      《清明上河图》一直流传到明代,在李东阳收藏之后,此画惨遭毒手,被裁掉了三分之一。造假者把这三分之一剪碎成十几甚至几十片,制成了一批赝品。其中最重要的一幅,叫作《及春踏花图》,留有双龙小印的那一片《清明上河图》绢布,即补入了这幅画中。

      到了嘉靖朝,残缺不全的《清明上河图》正品流入严嵩手里。与此同时,吴人黄彪拿到了乙本,并以此为底,制成了几可以乱真的《清明上河图》赝品,并流入王世贞的弟弟手里。等到严嵩败亡,这一真一赝两个版本,便彻底混淆了。没人知道被嘉靖皇帝抄入内府中的,是真还是假。

      到了清代,戴熙先在别处看到《及春踏花图》,产生疑问,然后在宫中看到《清明上河图》残本。他指出《及春踏花图》上的双龙印,原本属于《清明上河图》。但慑于皇威,他不敢声张,把这个发现写成《戴熙字帖》,和缺角大齐通宝一起珍藏在铁匣内,不示于人,连他儿子戴以恒都没见过。

      戴熙死后,《戴熙字帖》和缺角大齐通宝一并失踪,不知被谁偷偷取走,这两样东西辗转落到了樊沪记。樊老掌柜视若珍宝,从不出卖,只在向晋京汇贷款时当过一次抵押物。此后战乱频生,戴熙字帖遗失,只剩下缺角大齐通宝还留在手里。解放后文物铺子搞公私合营,樊老掌柜前去文物商店卖货,被刘战斗欺负,幸得黄克武仗义执言。樊老掌柜把缺角大齐通宝送给他,以示感激。然后就到了现在,黄克武把大齐通宝交给我,让我去跟戴氏后人交涉……

      这是我这一次调查得出的结论。

      一幅《清明上河图》,却有故宫和香港百瑞莲两个版本,必然其中一幅为真,一幅为黄彪所造之赝品。但黄彪是拿同时代的乙本造假,所以用碳-14无法比较出结果。

      《清明上河图》被剪裁的惨事,发生在李东阳之后、黄彪造假之前的几十年之间。理论上说,只要找齐被裁掉的那三分之一补缀的假画,就能拼凑出完整的《清明上河图》。可惜究竟哪些画上带有《清明上河图》的基因,已经永远不可能知道了。唯一知道名字的,只有一幅带有双龙小印的《及春踏花图》。

      《及春踏花图》我虽然没看过,但这个故事我听过。话说宋徽宗有一次在画院主持考试,给考生们出了一道题:踏花归来马蹄香。意思是骑马出去春游的时候,踏了一路的鲜花,连马蹄都沾染上花香了。有的考生画出马蹄上满是鲜花,有的考生画出骑马者身在花丛中。唯有一个考生,没有画鲜花,而是在奔驰的马蹄附近画了几只萦绕的蝴蝶。宋徽宗大喜过望,重赏此人,拔为头名。这幅画,恐怕就是从这个典故来的。

      只要找到《及春踏花图》,把双龙小印那一块绢布与《清明上河图》两个版本做对比,就可以知道哪个版本是真的。

      这正是刘一鸣要我找的底牌。

      而如何找到《及春踏花图》,就不是我能解决的问题了。

      我整理好思路以后,打了个电话给方震,请他转接刘一鸣。刘一鸣已经休息了,但方震知道兹事体大,还是把他叫醒了。老人的声音很疲惫,这些天为了维持五脉,他殚精竭虑,负担可不小。可我知道这不是愧疚的时候,连问候都省略掉,直接把自己的发现原原本本讲给刘一鸣听。

      刘一鸣听我讲完,感慨道:“前辈手段,竟至于斯――辛苦你了,小许。”

      我又提醒道:“《及春踏花图》是幅明代仿的宋画,如果流传到现在,应该也算是一件文物。我想这么珍贵的画,您应该能查到线索吧?”我一个人势单力孤,但红字门一直从事书画鉴定,又跟许多大收藏家有来往,查一幅画的下落对他们来说,应该轻而易举。

      “《及春踏花图》这幅画我知道。”刘一鸣说,我心中大喜,可他接下来的话却让我心中一沉,“可惜它早就被扯碎了。”

      “怎么扯碎了?被谁?”

      刘一鸣道:“抗战结束后,五脉有一次豫陕之争,你应该听说过吧?”

      “我知道。”我忽然想到,这个典故居然还是钟爱华告诉我的,命运真是奇妙。

      “七家郑州商铺在豫顺楼设下赏珍会,力战黄克武。黄克武连战连捷,他们只得从开封请来一位叫阴阳眼的高人,与黄克武赌斗‘刀山火海’,用的就是这一幅《及春踏花图》。阴阳眼最终击败了黄克武,自己付出的代价却是《及春踏花图》化为碎片。”

      “这也无妨。咱们需要的不是完整的《及春踏花图》,而是双龙小印那一片绢布。哪怕只有一个指甲大小的残布,对我们来说也足够了。”

      “当时具体发生了什么,我并不清楚。黄克武回来以后,对五脉的人绝口不提,似乎是发过毒誓保密。所以没人知道那一战的细节。”

      “那还不简单,问一下黄老爷子不就得了吗?”

      我之前曾经在南苑机场问过黄克武一次豫顺楼的事,他当时骂我不要管闲事。现在这件事变成五脉存亡的关键,他总该开口了吧?

      “唉……”刘一鸣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我心中升起不祥的预感,连声问怎么了。刘一鸣沉默片刻道:“刚刚得到的消息,克武心脏病突发,已经被送去了香港玛丽医院,如今还处于昏迷中。”

      一听到这个消息,我如五雷轰顶:“怎么回事?”

      刘一鸣道:“克武是跟一名女性谈话之时,突然心脏病发作,直接被送去了医院。”

      “梅素兰?”我脑海里跳出那个双目已盲的老太太。

      “据随行者说,她是在黄克武回到宾馆时出现的,两个人在大堂只交谈了几句,克武就病发了。”刘一鸣回答。

      我握紧话筒,暗地里骂了一句。这应该也是百瑞莲的计划之一。素姐本来就是他们手里握着的一张牌,先用来欺骗我,然后再击溃黄克武。如今五脉又折损一员大将,局面变得更加岌岌可危。

      现在黄克武病重入院,生死未卜,当年豫顺楼的真相无从得知,自然也没法追查《清明上河图》残片的下落。

      我呆呆地握着话筒,难道我们努力了这么久,最后还是徒劳而无功?

      刘一鸣听我半天没吭声,徐徐道:“小许,你别太自责,你已经尽力了。放心吧,自古赝不胜真,邪不胜正,就算找不到那张残片,五脉也未必会输。只要秉承求真之心,手握无伪之物,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话虽如此,他的声音却是疲惫不堪。我知道这是老人在安慰我。刘一鸣又道:“我年纪大了,医生不允许我长途旅行。这次京港文化交流,小刘会代表我过去。你尽快赶回北京吧。”

      听他的口气,几乎是有点托孤的意思了。我大声道:“还没到认输的时候呢!”然后把电话“啪”地挂掉。

      虽然刘老爷子向我保证,故宫版是真本,但古董鉴定这种事很难有百分之百的保证,万一他走眼了呢?万一故宫鉴定组从根子上就错了呢?万一百瑞莲突然亮出一个无可辩驳的证据呢?百瑞莲辛苦筹划这么久,必然握有能证明故宫版是赝品的犀利杀招,如果我们没有对抗的底牌,失败的风险极大。到时候沦陷的可不止是五脉,还有中国古董市场的大好江山。

      这种情况,我怎么能放弃,我怎么敢放弃?

      我这个人没别的优点,只有固执。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咬定青山不放松。我们许家,从来都是如此迂腐,如此顽固。

      我从电话亭出来,定神环顾四周,突然涌起一个奇怪的念头。此时已是晚上十点多钟,车辆和行人都很少,只有一排排泛着白光的路灯矗立大街两侧。我走到人行道上,迈开步子开始奔跑。开始只是慢跑,然后逐渐加快,我的双脚有节奏地踏在路面,双拳紧握,交替摆动,像一只笨拙的鸽子在拍打翅膀。我沿着这一条宽阔街道一路不停地跑下去,耳边有呼呼的风响。

      我不是个热衷体育的人,体格也只能算中等,骤然这么大的运动量,身体马上就起反应了。只跑出去大概一公里多,我的呼吸开始喘得厉害,双腿酸疼不已。我咬紧牙关,让大脑鞭笞着运动神经,要榨出它们的最后一点能量,继续保持着匀速奔跑。很快我的额头开始流汗,衬衫的背部也开始出现洇渍。

      但随着身体疲惫的加剧,我内心那一股烦闷之气被一点点散发出体外,脑子越来越清明。我从老徐那里学到了一点,坏心情就像是海绵里的水,可以被繁重的体力运动挤压出身体。我在紫金山下,用碑拓挤出了失衡纷乱的情绪,现在用这种疯狂的跑步,把烦躁消耗一空。

      我一口气跑回到我住的宾馆,全身都是汗水,像刚从黄浦江里爬出来一样,肺部火辣,两条腿抖得几乎站不住。我走进房间,门都顾不得关,一屁股坐进沙发,再也站不起来了。

      肉体极度疲惫,情绪却无比放松。我靠在沙发上,脑袋后仰对着天花板,开始回忆从郑州开始的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仔细地搜检,看是否有什么被遗漏的线索。说来奇怪,我已经连一个小指头尖都抬不动,思考却前所未有的清晰,之前的一切场景就像是放电影一样,一格格在我眼前放映。

      我就这么安静地坐在沙发上,让这些场景在脑中一一回放。不知过了多久,一段场景在我眼前点亮,随即另外一段场景也亮了起来,一条看似细小的细线连缀两者;随即这条线段又抛出另外一个线头,从深邃的记忆里拽出第三个点,随即是第四个、第五个……很快在我的脑海里构造出一张错综复杂的蜘蛛网。

      我闭上眼睛,试图把这张蜘蛛网看得更加清楚。我在想象中伸手过去,曾经模糊的线索,这次变得异常清晰。我可以摸到线条之间的组合,可以捋清楚彼此之间的走向。我感觉自己甚至可以把蜘蛛网拆卸掉,再一点点拼回去。

      我睁开了眼睛,恰好是午夜十二点整。我摊开双臂,支在扶手上用力,勉强让自己从沙发里站起来。接下来,我必须要赶去一个地方,可是发现我连房间前的走廊都未必能走完。

      这种靠大运动量排除烦躁的方式固然很好,但当你想继续行动时,却会造成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

      但我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了。

      我忍着剧痛,一步步挪到前台,朝值班服务员借了一支拐杖,然后在她怪异眼神的注视下,一步步挪出宾馆。

      我要去的地方,是复旦大学。此时校园早已陷入沉睡,大门紧闭,只有几所实验室的灯光还亮着。我对门卫说我是打篮球受伤了,才从医院回来。门卫也没多问,挥手就把我放进去了。我稍微辨别了一下方向,直奔博士楼而去。

      博士楼里虽有宿管老师,但管得没有本科生宿舍那么严格,都十二点多了,门也没锁。我轻手轻脚爬上三楼,然后轻轻地敲了敲戴海燕的门。戴海燕还没起来开门,附近的几个宿舍门却悄悄打开一条缝,暧昧的眼神从门缝里射出来,在我身上扫来扫去。我顾不得理睬他们,继续有节奏地敲。敲了二十多下,门里才传来一个慵懒的声音:“谁呀?”

      “是我,许愿。”

      门被打开了,戴海燕穿着花布睡衣,睡眼惺忪。她迷迷糊糊地说:“如果你是想追求我,那可真是选了个最错误的时间。”

      “我知道太晚了,打扰你休息了。但是有件急事我一定得问问你。”我压低声音。

      “事关生死?”戴海燕问。

      “事关生死!”我郑重地点点头。

      戴海燕“哦”了一声,把门再打开一点,让我进去。我把住门框说:“事情紧急,我就不进去了,我就问几句话,问完就走。”

      “你说吧。”戴海燕索性靠在门边,双手抄胸。

      我问道:“我记得你上次提到过,戴鹤轩一脉是戴氏的分家,很早就迁离了钱塘。”

      “没错。”

      “你那次说的是,他们家先去的河南,再迁到南京?”

      “是。”

      “他们家在河南做什么营生?”

      “古玩。据说做得还不错,河南地面上数得着的大字号。一直到解放前,他们才迁回南京。”戴海燕回答。

      “多谢!”我一拱手,拄着拐杖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