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分节阅读 7

作者:闲时听雨晚听风
更新时间:2016-11-23 21:35:52
想着办法上山挖草药来换钱的同时,怀着紧张而又兴奋的心情,期待着高考成绩的公布。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原本还算淡定的心越来越纠结,越来越不安,张敏有时候就在想着要是估分失误了,没考上怎么办?要是考上了,长林和长卿怎么办?学费又从哪儿来呢?

      徐长卿哪知道父母的心思啊,她现在每天最期望见到的人就是骑着二八杠、身着绿色制服的邮递员了。她每天没事的时候就和张翠芳或者哥哥徐长林一起去村口等邮递员。话说她刚开始在村口拦着人家邮递员的时候,人家还被她吓了一大跳呢,待听说她的来意之后,就拍着胸脯保证只要一看到徐定睿和张敏的录取通知书就立马给她送过来。时间长了,邮递员小张也跟徐长卿混熟了,总是哄着要徐长卿唤他哥哥,对着那张明显才16、7岁还充满稚气的脸,徐长卿哪喊得出来啊。

      终于,在等了大半个月之后,徐长卿在放学后照旧在村口等着邮递员小张,远远的就听见小张风风火火的骑着二八大杠朝这边喊话,“长卿、长卿~你爸妈的录取通知书我给你们送来了。快带我去你找你爸妈签字。”

      徐长卿一听拔腿就往家跑。这会儿她爸妈肯定是从生产队下工回家了。小张也不管,骑着自行车就跟在后面。后来嫌徐长卿走路慢,干脆一把将她捞到了自行车上,差点没把徐长卿给吓死。全身紧绷的给小张指路倒也没指错。

      小张的喊话那么大声,不仅徐长卿听到了,正在村口地里干活的村民也听到了,这下子一个个沸腾了,活也不干了,把农具往肩上一扛,就往徐定睿家走去,边走边吆喝着路边不知道消息的村民,“徐大夫考上大学了,祖宗保佑,这是咱们老徐家祖坟冒青烟了,老徐家终于出了个读书人了,咱们也有吃皇粮的人了。”

      很快,到徐定睿家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他们都想看看录取通知书长什么样,都想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

      刚到门口,小张不等将自行车停稳,刚将徐长卿轻轻放下,就冲着院子里面喊道。“徐定睿、张敏在家吗?”

      “我们就是。”徐定睿和张敏闻声出来,他们还奇怪了,村子里的人基本上称呼他们为徐大夫和张会计,还真没人喊过他们的全名,乍一听还真没反应过来。待出来看到小张那标志性的绿色制服和包裹大包,立马怔住了,居然有种身处梦境之中的不真实感。

      小张这两天送录取通知书见多了收到之人的反应,也不以为意,满脸的汗都来不及擦干,仍然笑嘻嘻的从碧绿色的包裹里掏出两个信封递给最近的张敏,“大哥,恭喜恭喜啊,这是你们两的录取通知书,请你们在纸上签个字给我。”

      张敏晕乎乎的接过信封,晕乎乎的给小张签了字。还是徐长林先回过神来,见小张要走,连忙拉住不让走,“兄弟真是谢谢了,麻烦你大老远的跑一趟。你吃过晚饭再走吧。”

      小张忙推辞,“不客气,真不用客气,我还要给其他人送录取通知书呢。”他边说边拍着大邮包,这里面还放着好几封录取通知书没送出去呢。

      小张这么一说,徐定睿他们也不好再强留人家了。毕竟别人同样需要早点亲手接到这份录取通知。不过张敏还是转身将张敏做好的饼给小张装了一些,根本就不容人家小张不要,搞得本来就脸皮薄的小张脸红的像个红苹果。

      小张刚要走,就被生产队队长徐胜利以及村里的几个族老拦住了,“小张同志,别急着走啊,咱们请你三天后一定来咱们村吃席。三天后咱们村开流水席好好的乐呵乐呵。”当然徐胜利他们是村里脚头快的半大小子通知的,正好赶上小张要走。

      都这么说了,小张自然应承下来,当然他也想来沾沾喜气。

      第十三章

      小张赶时间,与来人稍微打了个招呼,就赶紧蹬着自行车走了,他还要赶着去给别人送录取通知书呢。

      徐定睿一看来人,立马走上前去搀扶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三爷爷,您老怎么出来了?”原来跟生产队长徐胜利一起出现的老者正是徐胜利的爷爷,他是临河村前任老族长,已年届七十,德高望重,是村里年岁最长的长辈,自从前两年生了场大病之后,身体大不如前,平日在家休养,轻易不出家门,按照辈分,徐定睿也要唤他一句爷爷。老人家要是发一声话,就连生产队长徐胜利都不得不听。

      与老族长一起同行的,还有族里其他几位长辈。他们也早就不问村中的事务。

      这一下子族中久不问世事的长辈全体出动,使得徐定睿心里咯噔一惊,忙询问他们的来意。徐长林他们也赶紧帮着扶着其他的老人。

      老族长颤颤巍巍的拍拍徐定睿,一个劲的说着“好小子、好小子啊~咱们老徐家终于出了个读书人了。”

      “睿小子,把你那什么录取通知书拿出来给咱们念念。”一旁的白胡子老者更是激动的使劲一拍徐定睿的肩膀,徐定睿一阵苦笑,自己孩子都十多岁了,怎么还是睿小子?不过谁让人家是长辈,他就只能忍着了。

      跟着来的乡亲们都纷纷跟着凑热闹,“是啊,徐大夫,给咱们瞅瞅这大学证明是长什么样的。”

      徐定睿闻言微微一笑,顺从的打开信封,话说他也挺想看看他究竟是不是如愿考上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大声的念着“徐定睿同志,经学校录取,云省高校招生委员会批准入我校中医学普通班学习,请于1978年十月五日至八日,凭本通知书到本校报到。”

      再打开张敏的那份,自然又是念了一遍。除了姓名和院校专业不一样,大体都差不多。张敏也考上了第一志愿北京师范大学。

      在场的众人鸦雀无声的听完徐定睿念完两封录取通知书,开始啧啧称赞,什么文曲星下世啊,女状元啊,七嘴八舌之下把徐定睿夫妻俩夸的心里直抽抽。考上大学了确实是件喜事,可也不至于这样吧?他们有这么厉害没?

      吵吵嚷嚷好一会儿,徐胜利才道出了大家的来意。“徐大夫啊,你们夫妻俩这不是考上大学了没?这是咱们临河村八百年难遇的一次喜事,刚才在路上咱们生产队加上族里都商量好了,咱们就在晒谷场上大办三天的流水席,好好的庆贺一番。当然,你们放心,这办席的事情就由咱们生产队的人张罗了。”至于办席的事,还是很好办的,每家出点桌椅板凳,生产队里出粮食什么的,想来遇上这样的喜事,不会有哪个不开眼的说不愿意的。他们自然有自己的小算盘,不管怎么说,人徐大夫都是他们临河村的人,跟他们是一门宗亲,眼看徐定睿夫妻俩考上了大学以后就是国家包分配吃皇粮的人了,以后说不定就有求他们的时候。在现在这种锦上添花的时候,多帮衬人家一点,等人家有能力的时候,不论走的多远,就不会忘了生他养他的家乡。

      不等徐定睿拒绝,张敏就头直摇的婉拒了,“这哪行啊,不就是考上大学了吗?哪能这么兴师动众的。再说了,就算是要办酒,也是咱们家办了请大家来吃席,哪能让大家出钱又出力啊。”

      这么话音刚落,老祖宗眉毛一瞪,慢条斯理的说着:“这是你们家的喜事,更是咱们老徐家的喜事。都是姓徐的,一个祖宗一门宗,这么见外干什么?你一个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男人说话你别插嘴。”

      张敏只好呐呐的望着徐定睿,希望他能劝说这些长辈。她算是意识到了老族长他们就是些封建老顽固,就算她考上了大学,在其他人眼中是个顶厉害的读书人,在他们眼中还是轻视她的。

      徐定睿好说歹说之下,他们才同意将三天的流水席改为一天,就这样,这些族老们还不无遗憾地说这样还不够热闹,应该大摆宴席让大家都知道他们老徐家也出了个大学生了。

      好不容易送走了来道喜的乡亲们,徐定睿一家都忙出了一身汗,看着堆满角落的道贺礼物,相互看看,都能看出彼此眼中的欢喜和无奈。他们这时候才能一起分享内心的激动。只有家里人才知道徐定睿夫妻俩为了考上大学付出了多少的心血,不说别的,光是家里的煤油灯都点坏了2、3盏,更别说他们夫妻俩有多少个夜晚彻夜不眠就为了多看一会儿书了。有付出就有回报,考上大学就是对他们的付出最好的回报。

      这会儿徐长卿才走到徐定睿夫妻俩的面前,鞠了个躬,一本正经的说,“恭喜爸爸妈妈考上大学。”刚说完就自己忍不住笑场了。

      张敏笑着一把搂过她,笑骂道,“你这孩子,说这个干吗呀?”

      徐长林也跟着凑趣说了些恭喜的话。

      一家人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笑过之后,好半晌,徐长卿才背靠着张敏,问着,“爸妈,你们都考上大学了,是要去北京上学的,那我和哥哥怎么办啊?”

      徐长林比徐长卿更想问这个问题,他想着妹妹小,叔叔婶婶去上学说不定会带上她,可他自己毕竟不是亲生的孩子,只是个侄子,也已经是个半大的小子,要是叔叔婶婶不带他去北京,就剩他自己一个人了。虽说临河村是他从小就生活的地方,村里的长辈都是看着他长大的,可他还是想跟叔叔婶婶一家在一起,因为最起码他们还是一家人。

      谁知徐定睿不假思索直接回答道,“你们当然跟我们一起去北京啦。”

      张敏也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不知为什么,听到这样的回答,徐长林莫名的有种想哭的冲动。自从知道了叔叔婶婶报考了北京的大学,他的内心就一直处在焦虑中,他就怕叔叔婶婶不要他了。现在听到肯定的回答,他的心瞬时落了下来。

      徐定睿拍拍他的肩膀,“长林,别多想,咱们是一家人。叔叔不会丢下你的。”他一把年纪了,对徐长林这个侄子这阵子的种种都看在眼里,他只是不善言辞、不会安慰人罢了。

      “可是叔叔,我快要上高中了,咱们云省的能在北京参加高考吗?”徐长林有点患得患失了。

      这回不等徐定睿夫妻俩说话,徐长卿就忍不住插嘴了,“哥哥,你还没上高中呢,想那么多干嘛啊?”

      张敏也劝道,“是啊,长林,你真想多了。还有好几年呢。到时候咱们再说吧。”

      徐长林想想也是,就真不再多想。心里唯一的念头就是,我还是跟叔叔一家在一起,真好。

      第十四章

      徐定睿一家还以为族里说要给他们办流水席是说的好玩的,谁知道第二天一大早生产队长徐胜利就出现在徐家门口,兴冲冲的说他们昨晚已经商量好了,后天也就是腊月初六在晒谷场上办酒,酒席上的东西大头已经差不多,剩下的就还剩一些杂七杂八的小零碎,他们还要去镇上一趟,置办些东西。他就是来问徐定睿想什么时候去镇上的。好在这会儿已经是进了腊月了,离过年没多久,不仅供销社货源准备的充足,镇上的乡民还时不时偷偷弄些山货和野味去卖,倒不愁买不到东西。

      看着徐胜利兴致昂然的脸,徐定睿夫妻俩快到嘴边的拒绝始终没能说出口。徐定睿暗地里叹了口气,心想罢了罢了就这样吧,就随他们吧。他应承了下来,跟徐胜利商量了一会儿就决定赶早不如赶晚,就今天去吧。

      听说是今天,徐胜利赶忙回家准备东西去了。不管怎么说,钱、粮票什么的肯定要带的足足的。

      徐胜利一走,徐定睿一家人就开始犯难了,如今家里哪还有多少钱啊。好不容易把之前村邻们借给他们家的粮食还了,他们夫妻俩又去市里参加了高考,就算他们省吃俭用了半天,花销还是大得很,特别是来回的路费就是个大头。这会儿哪还有多少闲钱办酒啊。生产队是说这次办酒由生产队负责,不用他们管,可毕竟是为了他们夫妻俩办的,他们家怎么滴也得意思意思吧。可是马上就要过年了,更何况明年还要去北京读书,哪一样都要花大钱。

      张敏最犯愁,想了半天,她狠了狠心,从箱子底下拿出一块玉佩,递给徐定睿,“孩子他爸,你把这块玉佩给当了吧?我听我爸说过,这是个古物,怎么说都能换些钱吧。”说实话,这块玉佩还是她外婆传给她的,已经有些年头了,后来因为某些原因,她就给收了起来没有再戴。现在这么缺钱,她就算再喜欢,也要拿出来换钱了。

      徐定睿只微微扫了一眼,就拒绝了,“你收起来,咱们还没到那个地步。钱的事我来想办法。”就算到了新时代,他还是有很多古人的思想,在他的眼里,嫁妆是属于妻子的财产,一个男人再怎么没本事也总要养家糊口的,用妻子的嫁妆算什么本事。

      “你来想办法?你能想什么办法?”张敏知道他的心结,可是知道但并不代表赞同。夫妻本事一体,用得着分的那么清吗?

      “明天我把剩下来的那些药材卖掉就差不多了。”徐定睿想了半晌,才沉声道。

      听到徐定睿说要卖药材,张敏立马反对,头直摇,“这哪行啊。那些药材是你好不容易存下来精心炮制的,药效非常不错,等着以后治病救人的时候用的,哪能这么轻易的卖掉啊。”这批药材是他们一家三口穿越到这个时代之后,徐定睿在山里无意间发现的一颗野山参还有三七什么的,每一个都是有些年份的,就算是他们在古代,也很少见。徐定睿想办法弄回来之后精心炮制了很长时间,还用一些药材泡制了药酒。不说徐定睿花费的工夫,仅是那些药材就值不少钱。这些药材可遇而不可求,这次要是卖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碰到品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