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分节阅读 24

作者:闲时听雨晚听风
更新时间:2016-11-23 21:35:52
。惹得老爷子投直摇,“张洋这臭小子,这会儿怎么不嫌东西重了?”他是年纪大了,耳朵好的很呢,这一路上没少听到张洋私底下跟其他人抱怨手里的包裹重。

      “爸妈,你们慢点,这里的路不像城里,全是土路,坑坑洼洼的,我扶着你们走。”张敏和徐长卿扶着老太太,徐定睿扶着老爷子,慢慢的往家走,顺便还跟两位老人介绍着村子里的情形。

      一进村子,就有扛着锄头明显刚从地里回来的街坊邻居跟徐定睿他们打招呼,“徐大夫、张会计,你们回来啦。”

      “是啊,这不是快开春了,我们赶紧回来准备春耕了。总不能耽误地里的活计啊。”

      “那是那是。”

      “张会计,这两位老人家是谁啊?好像没见过吗?”

      “这是我爸妈,这次跟我们坐车来玩玩的。”

      “哦哦,这是小张你的娘家人啊。他们看起来年纪挺大了的嘛。身体挺不错的。”

      众人就赶紧跟老爷子和老太太打招呼。老太太都搞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跟她说过话了,一路上就迷迷糊糊的。就听女儿说了句,“爸妈,这就是我们家了。终于到家了。”老太太这才暗地里松口气。话说她还是第一次跟这么多人说话呢。

      “小姑,你们怎么才来啊?我们没钥匙进门啊。”张敏带着老两口,走的刚能看到家门,就远远的听见张洋的抱怨。

      张敏看了紧闭着的院子门还有站在门口等着的侄子侄女,一拍脑门,这才想起来,临走那天,她想着家里还有家畜要照应,就把家里的钥匙交给了隔壁邻居赵大婶了。

      她正想喊徐长卿去隔壁拿钥匙,就见赵大婶手里举着个东西,急急忙忙的跑过来了,“小张啊,这是你家的钥匙,听说你们回来了,怕你们着急,我就给你们送来了。”等她喘匀了气来,又说,“小张啊,还真是巧了,你们屋子里的被褥我今天都帮你们晒过了。”

      原来徐定睿一家临行前将家里的钥匙交给了赵大婶,让她帮忙照看下院子里养的家畜。她也不知道徐家人会什么时候回来,隔个一两天就会去徐家把整个院子的门窗全打开了透气。今天趁着天气好,还帮着把屋子里的棉花被褥弄出来晒晒,正好今晚能让他们睡个好觉了。

      “赵婶,真是谢谢您了啊。来,先吃点糖润润喉。”张敏连连称谢。抓了一把糖果塞给了赵大婶,并解释她这会儿没工夫,等忙过了,就去好好谢谢她。

      赵大婶爽朗一笑,“小事一桩,这有什么好谢的啊。”接过糖果并不先吃,只稍稍看了一眼就朝兜里一揣,准备带回去给家里的孩子们吃。这糖看起来就挺好的,叫她一个一把年纪的老太婆吃了也是白瞎,还不如带回去给孩子们尝尝鲜。

      跟他们相处久了,张敏哪能不明白他们这些农村妇女的想法啊,知道他们这是舍不得了,又从袋子里抓了不少零食硬是塞到赵大婶口袋里。

      赵大婶口里一直称谢,怎么说都不肯再拿,趁着张敏忙着拿糖果的机会,一溜烟的走了。

      送走了热情的赵大婶,张家众人这才跟着张敏进了徐家。与想象中的农村家庭都是脏乱不同,徐家给张家人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大,他们老张家的祖宅是三进的,共有十几间屋子,偏偏徐家的院子占地比他们家更大,除了几间屋子,房前房后都是大院子。不过院子虽大,给徐定睿小夫妻两收拾的还算整洁,并不像一般的农家那样脏兮兮的,污水横流。院子里种了几棵果树,另外还养了鸡鸭。

      张洋几个刚帮着张敏把大包小包的放进房里,就拉住徐长林在院子里晃悠。这院子里什么东西都让他们觉得稀奇,他们是吃过猪肉,但还真没见过活生生的猪长得什么样呢。

      徐定睿家里多了好几个从北京来的客人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临河村,村子里以前什么时候一下子来过这么多的客人啊,很快就陆续到徐家瞧热闹,除了最爱八卦的婶子嫂子们,还有不少就爱凑热闹的小孩子。看着衣着打扮、行为举止明显跟农村孩子的张洋、张翩他们,来玩的乡亲们直称赞,婶子大娘们忍不住起了逗趣之心,没事就问东问西,好奇的问着外面的世界。临河村的百姓几乎很少出过远门,对普通人来说,最远的地方不过就是去镇上赶集,对北京根本就没有什么印象,总觉得那是在很遥远很遥远的地方。这会儿听张洋他们用脆生生的声音说着北京,会觉得他们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

      张洋他们也不恼,就这么大大方方的任他们围观打量,嘴里很有礼貌的喊着人,还很有耐性的回答乡亲们的各种问题。

      “来,这是我们从北京带回来的特产,挺好吃的,拿点回去吃吃啊。”张敏就忙着把从北京带来的小点心还有她特意买的糖果什么的分给来玩的人。至于其他的土特产,她准备等安定下来好好收拾一番再给村里的每家每户送去。现在刚到家,有这么多包袱,还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根本就不知道给邻居们准备的土特产究竟在哪个包袱里。

      大家刚开始觉得不好意思,你推我我推你,见徐家人再三诚挚邀请,才接过张敏和徐长卿递过来的零食。

      知道徐家人这一路坐了好几天的火车,这一路奔波肯定累了,人们就很有眼色的告辞回家了。再说了,农家人只要想忙,就没有忙活不完的事情,根本就没有那么多时间闲玩的。

      等张敏简单的收拾了家里,把晚上张家众人睡觉的屋子准备好,渐渐的到了傍晚,整个临河村都升起了袅袅炊烟,张敏这才意识到要做晚饭了,她有点头疼了。话说十多天不在家,家里除了特意留下来的野味,根本就没有其他的菜。可晚上十几个人呢,就那么一点野味根本不够这么多人吃的啊,没过多久,她所烦恼的问题就被解决了。

      生产队长徐胜利知道徐家人回来的消息,拎了些腊肠还有腊肉还有些蔬菜。陆陆续续的又有不少婶子嫂子来串门,都没空着手,或多或少的带了几个鸡蛋、酱菜什么的,人来人往的弄的整个徐家院子热闹的很。当然还有不少人,把家里做的好吃的盛了一份端到徐家,说是要给他们加餐。更有那跟张敏走的近的婶子大妈,知道今天老徐家来了不少人,想着他们家这会儿肯定缺被褥,特意将家里备用的被褥送过来。

      张敏之前在火车上还头疼呢,家里住的地方是有,可惜没有那么多被褥,现在的气候虽说不像北京的冬天那样冷的很,但也是要盖被子的。现在有了这些邻居们送来的被褥,最起码今晚能安稳的度过了。至于其他的,明天再慢慢想办法吧。实在不行,明天去买个两三床被褥,给孩子们挤挤也差不多够了。

      不过在感动于这些乡亲们的好意的同时,徐定睿夫妻俩都有点头疼了,这下子又欠了村里不少人人情,前面的人情债还没还清,又要欠了,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难道真是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

      见女儿女婿一回来家里就人来人往的,张老爷子心里直点头,这样最起码说明女儿女婿会做人,跟村里的乡亲们关系不错。另外也说明这里的民风淳朴,邻里之间守望相助,比城里各人自扫门前雪显得更有人情味的多了。

      这是他们回家的第一顿饭,也是娘家人头一次上门,徐定睿特意喊了生产队长徐胜利作陪,另外再加上族里年纪最大的三位长者。好在有邻居们送来的食材,张敏在徐长卿、张翩姐妹几个的帮助下使出了浑身解数整治出了两桌好菜,又让徐长卿去打了一坛酒,今天就让他们几个大老爷们好好吃好好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然就凭她有再大的本事,也没办法凭空变出两桌酒席啊。

      第三十九章

      张成儒一行人在女婿徐定睿家的第一顿饭吃的非常尽兴,尽管他们多少有点不习惯在吃饭的时候时不时有人过来串门,但他们很是喜欢临河村淳朴的民风。他们在北京城生活的久了,每家都自顾不暇,根本就不会有那份闲心去管其他人家的事。哪会像临河村这样,坐在家里时不时都有人来串门啊。

      说说笑笑,一顿饭吃到晚上九十点钟才结束。还真别说,作陪的两个老徐家的族老,尽管大字不识一个,居然还能跟饱读诗书的张老爷子聊的到一起去。把徐长卿他们几个小的看的一愣一愣的。

      而村里的婶子大妈们则陪着老太太说些家常话,乐的老太太到平日里睡觉的点都还没一点睡意。老太太因为眼睛不好,平日里很少出家门,能说话的对象就是两个儿媳妇。可惜他们都要上班,并不能随时在家陪着她。这会儿有这么多的年纪差不了多少的伙伴跟她聊些家常,就算很多时候有些语言不通,但大家并不在意,只要能正常沟通,就高兴了。

      而张洋几个小的,在徐长林的带领下,早就跟村里的小子们玩到一起去了,他们看什么都稀奇,根本就不知道肚子饿,要不是到吃饭的时候,张敏一个劲的催,他们说不定要玩到天黑呢。难怪啊,城里的孩子整天就只能在尺寸之地玩耍,能玩的东西有限,最多就是你到我家、我到你家。哪像农村啊,上山下水的,什么东西都能从中找到乐趣。

      现在虽然是冬日,但云省跟北京的严寒不一样,并没有下雪,最多气温比平日里低一些罢了。就算这样,不一样的冬日景色还是让张溪兄妹几个感触颇深,他们突然泛起一种想要到全国各地去走走的冲动。特别是张洋,他本就是在家呆不住的猴子性子,这会儿暗暗下定决心,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后来到底如他所愿了,不过那是后话了。

      “徐大夫,你们回来的还真是时候,今天早上我去镇上的时候咱们刚接到通知,明天晚上县里的放映队就会到咱们村来放电影了。听说这是县里的放映队下乡慰劳咱们贫下中农,咱们村是第一站。我还真忘了跟大家说这件事呢。”这边生产队长徐胜利见张敏的娘家人被招待的还算满意,他就放心了。这才猛一想起来,他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对于知识分子,他们这些泥腿子有种发自内心的尊敬与崇拜,听说徐定睿的教授岳父来了,自然想要把张家人招待好。

      “放电影?”原本在一旁说着闲话的徐长林一听,顿时眼前一亮,看露天电影是很多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特别是在他们这些文化生活极其匮乏的农村,看电影是件生活中的大事。《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东方红》、《红色娘子军》,一件件耳熟能详的作品很多就是通过放电影,被根本就没去过电影院的农村百姓给熟知的。

      就连张洋几个都激动起来了,看电影对于他们这些城里孩子也是极其难得的机会。城里是有电影院,但张家的家教严,平日里孩子们很少有机会能去电影院看电影。而且就如今这种什么都要票的年代,能搞到几张电影票算是十分难得的。他们也有好一段时间没有去看电影了。

      这个年代,普通百姓家根本就没有什么娱乐,基本上吃过晚饭都会早早的上床睡觉,像他们张家还算好的,晚上还会点起灯要么让孩子们一起学习,要么由张成儒或者张灵智兄弟俩讲古,要么就听听老爷子那边,他的学生送的唯一的一台广播,所以他们几个兄弟姐妹根本就没有天一黑就睡觉的习惯。要是晚上有什么娱乐活动,那自然是很好的事情。

      而刚才徐长林第一时间就跟张溪他们几个描述了农村看露天电影的热闹情景,惹得他们恨不得立马就到第二天晚上。

      徐长卿也挺好奇的,她从记忆里找到了看电影相关的几个片段,那还是“徐长卿”小时候的事情,徐定睿和张敏都不是爱凑热闹的人,除非是在临河村放电影,他们夫妻俩才会带徐长卿凑个热闹,不然他们情愿在家休息,都不会特意跑去隔壁村的。而县里那么多的村镇,能轮到临河村的机会就少的可怜了,徐长卿都十来岁了,脑海里也就只有2、3次看电影的记忆。她还挺好奇电影究竟是什么样的,毕竟前世哪有电影这种神奇的科技啊,她也就是十四岁那年在他们镇上的王员外家看过一场戏。

      说起看电影的事情,徐胜利也挺高兴,毕竟放映队能到哪个村子去放电影,说出去就是那个村子的光荣,镇上公社开会时他的腰板都可以挺的比其他村的队长直一些。“是啊,说起来这还是咱们沾了徐大夫夫妻俩的光。我今天去镇上开会,正好县里的放映队这次要下乡慰问贫下中农。他们听说咱们村这次有好几个青壮年考上了大学,就特意把第一站放在了咱们村上。”他这会儿挺高兴自己有先见之明。当时徐定睿夫妻俩和另外几个知青要参加高考时,他没有像那些目光短浅的村支书那样横加阻挠,而是尽量给予方便,现在多少有点回报了。

      一番话说的徐定睿和张敏挺不好意思的,对他的话并不放在心上。想也知道到底还是徐胜利这个生产队长努力争取的,不然谁会知道根本就没有什么特色的临河村啊。

      “放映队要来了?”一听明天要放电影,很多来串门的乡亲都坐不住了,纷纷跟徐定睿一家告辞,恨不得立马奔回家去通知亲戚们。他们是住在临河村,但附近的十里八村谁家没有几门亲戚啊。一般放映队下乡,不光本村的百姓,就连附近的乡亲们都会成群结伴的来看电影。他们临河村的人没少去别的村,这次放映队到他们村,他们自然不能忘了附近的乡邻。不然不是让乡亲们说闲话吗?

      没多久,整个临河村都知道了明天晚上放映队要在他们村里放电影的消息了,大家都沸腾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