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分节阅读 40

作者:闲时听雨晚听风
更新时间:2016-11-23 21:35:52
录取通知书到了再说,毕竟口说无凭啊。

      见两家的家长在热火朝天的商议着给林和徐长卿办庆功宴,任倩挺羡慕的。他们家是不会给她办席面的,她也想成为全家人的骄傲。家里不会给她办酒,倒不是家人们不喜欢自己,自己取得好成绩他们不高兴。而是爸爸在教育局工作,这些请客的事情最好不要沾边,如果传出去被有心人利用,说不定会成为其他人打击他的把柄。不光是她自己,哥哥们考上大学也没有办酒,就连大哥结婚那会儿,都只是小办了一场而已。

      当然这些话任俊不会跟她明说,但他话里话外说的,很明显是这么个意思。

      成绩出来了,所有人的心算是放下了一半。剩下来的,自然是要等真正收到录取通知书了才能轻松。这时候社会上流传了一些冒名顶替他人上大学的事情,听得大家胆战心惊的。即使大家的理智都告诉他们,北京是京城,凭着任俊的关系,徐长卿他们就不会有人敢顶替他们的名额。可是大家特别是林家众人,心还是七上八下的。

      要是快要到手的胜利果实真的就这样被别人窃取了,谁都接受不了这样的打击。没听说有那无意间知道自己考上大学却被他人冒名顶替的学生因为受不了那刺激,变得精神有问题了吗?

      林家众人天天盯着胡同口,只要一有邮递员过来,就会上前去询问,是不是有林的录取通知书。每每听到否定的回答,都会是一副失望透顶的感觉。弄得人邮递员都不好意思了。

      徐家这边张敏他们还算好些。他们都经历过高考,明白即使成绩出来了,高校还要招录什么的,录取通知书并不会那么快就寄到各人的手上。不过他们还是每天会去胡同口等着邮递员的到来。

      等待的日子就是那么难熬,众人天天望眼欲穿也没办法。林和徐长卿不是没劝说过大家不要着急不用每天都去胡同口等着邮递员,如果有信件,相信邮递员同志会送到家里的。这些并不是着急就能解决的事情,但大家还是一如既往的去等待。弄到最后徐长卿和林没有丝毫的办法,只好随他们去了。

      好在没让大家等多久,录取通知书就被身着绿色制服的邮递员送到了各家。这下子顿时炸了锅了,左邻右舍们得到消息,都上门道贺。他们只知道徐长卿和林今年参加高考。至于考的怎么样,问两家人,都三缄其口。于是众人都猜着肯定是考的不行不好意思说。还有那别有心思的,嘴里劝着林家众人别放在心上,心里指不定在笑话人家呢。

      谁知道林(徐长卿)居然真考上大学了。一个个的那是又羡又妒的。考上大学不就是要吃皇粮了吗?家里根本就不用愁了。这孩子真有出息。慢慢的又联想到自家的孩子,怎么自家就没有这么有出息的孩子呢?看来还是他们不用功啊,要是像这孩子这么用功,指不定就能考上大学了。

      于是附近的熊孩子们就遭殃了,原本整日疯玩,根本顾不上学习,现在家长们天天看的紧,连出去玩一会儿都不允许,搞得熊孩子们怨声载道的。林和徐长卿就成了别人家的孩子。当然这是后话了。

      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林家又是好一番震动。

      老太太用颤抖的手拿着录取通知书,喜极而泣,话都说不利索了。这些年她早就把林当做亲孙子了,现在他有出息,她是真高兴呢。

      林欢他们兴奋的围着林直转。

      拉着林一连说了好几个好,左邻右舍的街坊们都跟着凑趣,直把林夸得脸通红、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即使周围满是溢美声,林并没有飘飘然,实在是徐家一家四口都是大学生,他没有觉得考上大学是件多值得夸赞的事情。

      而徐家附近的街坊邻居的感触更深。徐家一家四口都上了大学,这在他们这附近算是顶厉害的人家了。要是搁古代,怎么也得混个书香门第。大家面上不说,心里渐渐对徐家起了敬畏之心。一家出了四个出皇粮的人,跟他们这些平头百姓,已经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有那心思活络的,就想着自己家里或者亲戚里面有没有年纪跟徐家两个孩子差不多大的,说不定能跟徐家攀个亲呢。

      林志他们本就是想要办流水席,之前没看到录取通知书才暂时把这个事搁置了,这下子收到录取通知书了,办流水席的问题又被提上了日程。这次徐长卿和林都没什么意见了,看家长们兴致勃勃的样子,他们实在说不出什么泼冷水的话。家人为了培养他们成才也不容易,现在能让他们乐呵乐呵,索性干脆由着他们去了。

      真要做什么事,家长们的行动力那是杠杠的。稍微讨论了下,林家就把日子定在了7月28、徐家则是在29。这两个日子是老太太特意请附近的老先生翻黄历算的,据说是顶好的良辰吉日。

      徐长卿和林都不信这些,但架不住人老太太兴致高啊,他们拿老太太没办法,只能随她去了。

      话是这么说,这次办酒张敏为了锻炼徐长卿,做什么事都把她带在身边。一件件的从头教她,如果有不懂的,还会去问林薇。徐长卿其实挺不耐烦这些俗事的,基本上是左耳听右耳出,根本没放在心上。

      徐家的老家是在云省临河村不错,但到北京也有好几年了。张家人是张敏的娘家人就不用说了,石家是徐长林的舅家也是要请的。还有任家、林家。当然也少不了徐定睿和张敏的同学及同事。徐定睿张敏都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再怎么内向、不善交际,也有这么几个相处的好的同事和同学。大家都是平日里有来往的,这要是家里有事不请他们,一个个的还不得冲上门来大骂一顿啊。

      这么粗粗一算,怎么也得好几桌人了。这会儿就体现出家里地方大的好处了,徐家地方大,就这么四口人单独住个小院子,摆个几桌酒席还是有地方的。而且这几天天气不错,不冷不热的,就算把席面摆在屋子外的大院子里,也是使得的。而且能来吃酒的,明显跟徐家众人关系亲近,哪里还会在乎这些小细节啊。说不定还有人羡慕嫉妒恨呢,现如今不少人是和其他人家一起住在大杂院里,有的一个大院里面都住了十几户人家。哪会像徐家这样独家独户就住这么个大院子啊。

      这大厨,自然得厨艺传家的石家来掌勺了。两家算得上是姻亲,现在徐家有事,即使徐定睿不开口,石鑫都认为他们应该主动帮忙。家传渊源,他们家基本每个人都是厨子,做流水席什么的自然不在话下的。都是自己人,他们肯定更得用心了。光是想菜单,就花了好一番的心思。这席面总不好跟当初亲外甥徐长林考上大学时的流水席再用一样的菜式啊。席面上的每盘菜,端上桌子说出来都有一个好的寓意。就这几桌席面,石家兄妹几个费的心思都跟给人家办结婚这种正经的大喜事差不多了。

      徐长卿是想着他们的年龄在这儿,就算办流水席,他们也不一定能帮的上什么忙。这些事有家里人帮着操办就行了,她只要到时候出面招待下来宾就好了。毕竟办这流水席是为了庆祝她考上大学,要是什么都不做,那就不好了。

      事实证明,貌似是她想简单了。

      等真正到了办酒的那一天,徐长卿晕了。她还是觉得自己快要累趴下了。尽管有作为外家的张家还有林帮忙,但有些事还是得她亲自出面的。毕竟她是主角啊。

      只是无论哪个长辈看到她都会笑着赞着,还有的会语重心长的说些鼓励的话语,也有人非要夸她是文曲星下凡。直把徐长卿夸得哭笑不得。她虽然考上了大学,但成绩并不算特别好,只是正巧够录取罢了。如果如果这样都能被称作文曲星的话,传出去说不定会让人笑掉大牙呢。

      再说了被人夸是件好事,可也架不住这么多人一直夸啊。每每被长辈们夸奖,徐长卿都不得不微笑一下,没过多久,她就觉得自己的脸已经要笑僵掉了。

      甚至家里有孩子正在上高中的,居然还吵着问她要复习笔记,问她到底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之类的。直把徐长卿弄得哭笑不得。她哪会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传授给其他人的啊,不就是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多复习吗?再说了,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这个方法她觉得不错,但别人用起来就不一点能取得好成绩了啊。说到底,还是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情况的学习方法才有用的。

      徐长卿本就不是长袖舞风的性子,除了亲朋好友,跟外人基本没什么话好说。一下子应酬这么多人,她觉得吃力的很。好在还有哥哥徐长林陪在她的身后帮着解围,她才多少能松口气了。这应酬什么的,还真不适合自己啊。这么一天下来,都比看一天的书、做一整天的复习题还要累了。

      流水席自然少不了要请徐长卿的高中老师了。徐长卿他们这个班的班主任秦老师就感觉自己倍有面子。

      这次他们班上加上徐长卿三人,一共有十五个人考上大学了,可以说是她当班主任这些年来成绩最好的一届了。其中更是有一个考上了最高学府北京大学。这成绩在他们学校历史上都是非常不错的了。她在心里盘算着这个月的奖金估计要多上不少了。教书育人是个神圣的职业不错,但他们当老师的也需要吃饭啊,更何况家里还有一家老小需要他们养活呢。当老师特别是高考毕业生的班主任,她平日里基本上是耗在学校的,陪伴在子女身边的日子并不多。她总感觉亏欠家人良多。多拿点奖金,她就能给家里的老小买点好吃的、置办些衣服鞋子什么的。

      光是想想,秦老师就激动不已。学生有了好的前途她挺高兴的,但更高兴能得到一笔丰厚的奖金。谁会嫌钱多呢。自从成绩出来之后,她走路都带着风呢。连隔壁班的班主任带着羡慕嫉妒恨说的酸话都不放在心上了。

      这一天,一向爱惜自己身子的徐定睿难得的喝多了。基本上亲朋好友只要来敬酒的,都来者不拒。喝到最后,醉的东倒西歪的不成样子。直把张敏气得不行。

      不过张敏气归气,跟徐长卿一一送走了客人,还是亲自下厨给徐定睿做了醒酒汤。这么多年的夫妻,她自是明白自己的老公这次的醉酒失态是多么的难得了。她都忘了上次他喝醉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这些年为了养家,他素日里丝毫不敢放松自己,总是想着要努力赚钱给女儿挣上一份丰厚的嫁妆。可惜前世他们并没有看到女儿嫁人的这一天。这辈子,女儿靠着自己的努力有了一份好的前程,相信以后的生活就不会差到哪儿去。

      多活了一辈子,张敏最大的感触就是,作为女子,生活的重心并不一定非要放在丈夫子女身上,他们也可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属于自己的交际圈与生活方式。女人真的可以不依附男人而活,而且还会活的很好。张敏相信自己的女儿这辈子自然不会成为某个男人的附庸。就像舒婷的《致橡树》里说的那样: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送走了最后一个客人,又将醉的一塌糊涂的徐定睿和徐长林安置好,张敏和徐长卿母女两早就累到不行了。没办法,客人们见徐定睿被放倒了,就鼓动起了徐长林,非要徐长林陪着喝酒。徐长林哪喝过什么酒啊,只喝了几口就醉倒了。好在他的酒品比较好,喝醉了就安静的在一边睡觉,很是让张敏热闹省了不少心。不然光凭母女俩,根本就忙不过来。当然这其中林他们没少帮忙。

      第二天一大早,林志就带着林就上了门。除了一早就赶到学校看书的徐长林,徐家几个人此时刚起床,见到这么早就上门的林家父子两挺吃惊的。毕竟昨天大家才见过面,如果真有什么事,昨天就能说了,根本就没必要今天再特意跑一趟。

      不等张敏他们开口询问,林志就开门见山的说了他们此行的来历。原来他们是来邀请徐家人跟他们一起去林志的老家玩的。

      林志的老家在湖北武汉,伟大领袖□□的著名的诗词《水调歌头.游泳》里面说的: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里面的武昌就是林志他们的祖籍。只是林志的老家在武昌下面的一个小县城下面的一个顶小的小村子里,并不出名,即使是土生土长的武昌人,都不一定能找到那个地方。

      说起来林志也有十多年没有回老家了。家里的亲人都已经不在了,回去只是徒增感伤罢了。这些年逢年过节都不一定有人给双亲的坟添土的,更别说烧纸祭拜了。这些怎么说都是林志这个做儿子的不孝顺。这次儿子林考上了大学,林志就想着带他回去看看。特别是在林志做梦梦到逝去多年的双亲之后,就更想回老家探亲了。提起这些,林志感慨万千。

      子欲养而亲不在,他的父母去世的时候他还在部队,根本就没来得及见他们最后一面。前些年一直在忙着找林,无暇顾及其他;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亲生儿子林了,孩子要上学没时间回去。这次林考了好成绩,怎么也得回去给爷爷奶奶上柱香。

      “长卿,我爸要带我回老家祭祖,听说那边在长江边上,风景很不错,你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去玩玩?”林边说边看着徐长卿的反应,生怕听到她拒绝的话。他没回过老家,但爸爸想回去,他就应该跟着去看看。不管怎么说,那里毕竟是他们老林家的根。中国人就讲究个叶落归根,他总得知道自己的根在哪儿。

      徐长卿还真没见过长江。听林说起,多少有些意动。她是知道武昌的,书本上就有不少关于武昌的知识。自古以来武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外扼地理要冲,内依地势险阻”。1911年,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