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分节阅读 18

作者:锦衣夜行
更新时间:2016-12-03 10:18:37
他真的被人刺死了,你来承担这个责任吗?”

      冯西辉一呆,微怒道:“大人,非是卑职不想保护他的安全,实在是卑职手中没有可用的人手啊,落翅的凤凰不如鸡,我们现在要钱没钱,要人没人,朝廷的势力不敢借用,还要千方百计躲着地方官府的耳目。下官手下,只剩下刘旭和安立桐两个人,刘旭只是个跑腿儿的小角色,安立桐更是不堪一用。如今张十三遇刺,卑职身边再无得力人手,卑职又有什么办法可想。”

      那人阴恻恻地道:“冯西辉,你不用向我诉苦,你的日子再苦,苦得过大人么?大人苦苦支撑大局,已是举步维艰,派不出人手帮你了,杨旭此人对我们十分重要,你身在青州多年,难道就想不出一个妥当的法子保证他的安全么?”

      冯西辉无奈地道:“大人,上面不支派人手,卑职如何卫护他的安全?虽说杨旭是青州有名的士绅,可衙门里也不可能派出三班衙役住到他的府上去,自古以来,从无此例。难道要卑职辞了府衙里的差使,毛遂自荐去杨府做他的伴当?”

      洞中人冷笑道:“冯总旗,若非你才堪一用,大人怎会把你派到青州来,如今不过遇到这么点事情,你除了抱怨便一计难出?着实令人失望!”

      冯西辉恼了,反唇相讥道:“难道大人您有什么妙计不成?”

      洞中人慢吞吞地道:“我这里,倒的确有一个法子。”

      冯西辉眉头一挑,只听洞中人道:“你手中无人可用,难道不会借势而为么?”

      冯西辉惑然道:“借势?如何借势,下官能借什么人的势?”

      洞中人道:“杨旭如今有三重身份,锦衣卫、开封士绅、齐王门客。你手中没有人手可用,不能保障他的安全,何不利用齐王之势达到目的呢?”

      冯西辉道:“齐王虽倚重于他,却也不至于派出三护卫的兵马来保护他吧?”

      洞中人道:“杨旭在齐王心中当然没有这个份量,问题是,你知道,我知道,州府衙门的人却不知道。这一点难道不能利用?能借势时借势,不能借势时造势,欺上瞒下、无而生有,以虚为实,由诳而真,本是你们这般人平日里敲诈勒索,假公济私的惯用手段,怎么离开应天府才四年功夫,你便把这些手段忘得干干净了?”

      冯西辉“啊啊”几声,心中霍然领悟,也顾不得这人的讥讽语气,欣然躬身道:“是了,卑职受教,多谢大人指点,卑职知道怎么做了。”

      洞中人道:“知道就好,你尽快去安排。以后有什么事需要通知我时,可在城南玉皇庙前留下暗记,我自然会找机会与你相见。”

      “是,卑职告退。”

      冯西辉兴冲冲地离开陈抟洞,在山中随意转悠着,思索着如何造势借势以达目的,在摩崖石刻下转悠了半晌,才往下山主道行去,堪堪走近,就见山上一群游人下来。

      那群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说说笑笑正往山下行去,看那排场,应该是上山游览的官宦人家,头前两个人,一个穿着大红的僧袍,带戒疤的光头在阳光下锃明哇亮,乃是一个僧人,另一个大袖公服,腰系丝绦,头戴网巾,年约六旬,精神瞿烁,看他气度雍容,举止威严,必是一位官人。

      冯西辉心道:“那和尚应该是山下大云寺的人了,既然穿着大红袈裟,不是方丈也该是首座了,这样尊贵的身份亲自陪同那客人游山,在我青州也只有知府、同知等寥寥几位大人才够这个资格,这几位大人我都是认得的,那位大袖公服的官人可陌生的很,他是谁?”

    第019章 人人有故事

    那一行人下了山便进了大云寺,此时正是午膳时间,看来这位施主除了地位很高还捐献了很多香油钱,要不然大云寺不会派高僧接待,陪他们游山玩水,还安排素斋款待。

       冯检校无暇理会那人身份,他下了山便立即快马赶回府衙去见赵推官,随便找个理由,把他“刚刚发现”的夏浔替齐王经营生意的身份告诉了赵推官,推心置腹地 道:“大人,一旦这杨文轩真有个三长两短,不要说青州士绅会为之鼓噪,齐王爷那里怕是更会大大不满,到那时,就算青州士绅的不满上面还抗得住,齐王爷只消 说一句话,我青州府治下不力,匪盗横行的罪名却一定会压下来,到那时恐怕知府大人都要丢了乌纱帽,大人您……又会受到何等处置呢?”

       推官相当于公安局长,职责所在,治内若是出了重大刑事案件,闹得民怨沸腾,再有齐王这样的大人物施压,结果当然可以想见,赵推官不由瞿然变色,惊道:“那 杨文轩竟是齐王的人?这可怎么办,凶手艺高胆大、行踪诡秘,我们迄今毫无线索,恐怕一时半晌是捉不住他的,万一他再次对杨文轩下手……,不成,我得马上把 这事禀报于知府大人和州判大人。”

      “大人且慢!”

      冯检校连忙拦住他,说道:“大人,您把此事报与府尊和州判大 人,固然是应该的,可是这刑名之事,您才是主管,一旦两位大人获悉杨文轩的身份,为了推脱责任,必然把这事儿全部推到您的身上,说不定还要正式行文,黑纸 白字,留一个凭据。如何保障他的安全,最后还不是要着落在大人您的身上?到那时大人又该怎么对府尊和州判大人说?府尊大人、州判大人肯与大人共担道义 么?”

      赵推官咬牙道:“那对老狐狸肯接招才怪,他们一旦获悉此事,只会把事情全部推到本官头上,而且一定会明文下发,把场面做得滴水不漏,若是杨文轩出了事,嘿!他们正好推个干净。”

       说到这里,赵推官仿佛已看到一顶黑漆漆的铁锅向自己当头罩来,不禁悲观地道:“杨文轩是有功名有身份的士绅,有他自己的正当营生,我总不能叫他整日龟缩 在府上不出来吧?可他纵有功名,也不过是一介百姓,本官又不能抽调刀头捕快们去贴身保护他,有违律法制度不说,传扬开去旁人还道我收了杨家甚么好处,无端 惹一身腥,这……这可如何是好?”

      冯检校道:“巡检捕快为国执法,当然不能御于私人,不过,咱们无法出面,可以找人帮忙啊。”

      赵推官脸皮子一动,一把扯住他道:“老冯,莫非你已有了好主意,若有主意快快说来,不要再打哑谜了,我这汗都急下来了。”

    冯检校笑笑,对他低声说出一番话来,赵推官听得双眼一亮,把大腿一拍,叫道:“着哇,我怎么没想起来,若论消息之灵通,爪牙之众多,我青州府也比不得他们 家,对!逼他们出手帮忙,只要有他们相助,不但可以保护杨文轩安全,还能迫使他们全力协助本官缉拿凶手,一举两得,果然妙计!”

      赵推官捏着下巴略一沉吟片刻,拍案道:“去,马上调十个捕快、十个快手,随本官走一趟。”

      冯西辉吃了一惊道:“带这么多人,动静是不是闹得太大了些?”

      堂堂青州府的推官大人带人办案,只带二十个人,真的多么?那倒不然,问题是赵推官实际上带的不是二十个人,而是近二百人。

       青州府一共只有六十名捕快、六十名快手,当然,这是指有编制的“经制正役”,而一个正役外出公干,要带两个副役,每个副役又要带上他的“帮手”和“伙 计”,这样算来,一个捕快公干,实际上出去的人接近十个。所以赵推官调了二十个人,实际上就是两百人,这样庞大的队伍招摇过市,在承平年代的确罕见。

      赵推官乜了他一眼没有说话,冯西辉顿时领悟,心道:“娘的,这些官儿们一个个花花肠子比我锦衣卫还多。”当下一拍额头,便去调人了。

       赵推官想要的正是这种效果,他已经不打算把杨文轩是齐王门下的事情告诉府台和判官两位大人了,而且自己也要装出一副毫不知情的姿态,不然的话,一旦杨文 轩遇刺,头顶上那两位大人分功诿过,他更加被动。而他今日招摇过市,尽量把动静闹大,来日一旦杨文轩真有个三长两短,他至少可以搬出今日之事,说他在自己 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来保证杨文轩的安全,可知州大人和判官大人做什么了?

      这点心思,冯西辉被他乜了一眼,已是心领神会。

       青州府的六十名捕快、六十名快手,平时在府衙待命的只有三分之一,赵推官一声令下,便从中调出了一半,这些人动作虽快,但是要汇齐他们的副役、帮手、伙 计,却着实地费了番功夫,大半个时辰后,人马才到齐,赵推官一身官袍,出衙上马,威风凛凛地带着两百号手下浩浩荡荡而去……

      夏浔听肖管事向他汇报了这些天登门拜访或者打听过他消息的人,暗暗记在心里,之后便让肖管事去彭家武馆,自己则拿过那摞拜贴、请柬,逐一翻阅,进行筛选。

       这些大多是来往比较密切的人,有些人张十三曾详细地向他介绍过,有些不太熟悉的,那也没有关系,身边还有个小喇叭呢。根本不需要太多的询问技巧,夏浔就 能从她那里得到许多对自己有用的资料,比如这个人的身份、和自己关系的远近,大致有些什么往来或恩怨。当然,小荻的叙述中还挟杂着许多家长里短,阿猫阿狗 的消息,自动过滤就是了。

      最后夏浔从中挑出了三个最有嫌疑的人:林北夏、庚薪、江之卿。

      夏浔选出的这三个怀疑对象,都有作案动机,其中嫌疑最大的就是林家当铺的林北夏。

      林家当铺现在已经改了名字,叫“林杨当铺”,因为杨文轩现在也是这家当铺的掌柜,占着一少半的股份。

      杨文轩能入股林家当铺,起因是前年的时候林家当铺起了一场大火,那场火烧毁了林家的一间典当品仓库,库里有许多活当物品,其中不乏珍贵之物。失火的消息传开后,在林家当铺典当过的客人都拿着当票来赎回原物,就算是本来没钱赎回典当品的人也借了钱铁了心的要赎回。

    因为典当行的规矩,活当物品在一定期限内,允许典当者赎回。所以活当物品在未过期之前,典当行是不能进行处置的。现在林掌柜拿不出原物,就得高价赔偿,那 些典当东西的人也缺德,哪怕只典当了一件棉袄的,你现在拿出三件棉袄的价钱来赔偿他也不干,硬说他家那棉袄是他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留着是个念想,用后世 的话来说就叫记念意义,这无形价值可就大了,人家不要钱只要原物,你能如何?

      这些典当的人把林掌柜的挤兑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上吊的心都有了,这时候杨文轩登门造访了,据杨文轩说,在齐王府和青州知府衙门,他都有一定的人脉关系,他可以帮林掌柜的解决这个难题,条件是要让他入股,成为林家当铺的东家之一。

      就这样,“林家当铺”变成了“林杨当铺”。

      如今杨文轩财势越来越大,得了功名之后在士林和官场也有了一定的地位,渐渐形成以客压主之势,再这么下去,“林杨当铺”就得变成“杨林当铺”,最后变成“杨家当铺”。

       应天杨家在青州这一支就只剩下杨文轩一人,把他杀掉的话,杨氏家族从应天赶来接收这一房的全部财产时,必然要发卖各种不动产的,那样的话,林家祖上传下 来的这家当铺,仍然能够掌握在林北夏手中。丢了祖产的人是败家子儿,死了都没脸入祖坟的,对林北夏来说,这个风险无疑值得一冒。

      庚薪,“生春堂药铺”的大掌柜。“生春堂药铺”是青州的大药材商,在益都、临朐、临淄都有分号,店主姓孙,庚薪是入赘孙家做的上门女婿,所以他现在的正式姓名,前边还应该冠上一个孙字,叫做孙庚薪。

      老庚和杨文轩本来只是泛泛之交,两人之所以成为朋友,其实也是有故事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初的时候,孙家商号进了一批假药,病人吃了假药闹出了人命,药铺一时陷入危机,店号资金周转不开,便以房产、店铺为质,向夏浔贷了一大笔钱。

      当然啦,林家当铺也罢,生春堂药铺也罢,先后发生的这两件事都是冯检校他们在暗中搞的鬼,杨文轩才成了林家当铺和生春堂药铺的“及时雨”。试想冯总旗他们不过是一群精于破坏却不懂建设的人,你还指望他们有什么好法子来扶持杨文轩呢?

       这些内因夏浔都听张十三说过,夏浔之所以把庚员外列为嫌疑人,是因为杨文轩对生春堂药铺原也没怀什么好意,当初放贷的目的,就是想吞并这家药铺,如今还 贷的期限早已过了,杨文轩已多次催促还款,夏浔怀疑杨文轩很可能已经向庚员外透露过一旦无法还款就要入股的打算,这样的话庚员外铤而走险就有了理由。

      杀掉债主虽然赖不了帐,但是杨家在青州只剩下这么一个当家主事的人了,如果他死了,杨家本族得到消息再派人过来处理,各种事务处理完毕,怎么也能拖个一年半载,说不定生春堂药铺资金紧张的危机就解决了。但有一线希望,狗急跳墙,买凶杀人也未必不可能。

      至于江之卿,则是一家绸缎庄的掌柜,夏浔曾帮助安员外与他竞争过生意,此外,“潇湘馆”的依依姑娘挂牌梳栊的时候,两人还曾为了夺得依依姑娘的头筹而挥金斗富,最后杨文轩胜出,所以两人颇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