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分节阅读 95

作者:锦衣夜行
更新时间:2016-12-03 10:18:37
他的手腕拗过去,刀尖对准了他的眼睛,狠狠向下刺去。

      夏浔拼尽全身气力死死抵挡着,希日巴日发起狠来,一把揪住他的头发,狠狠地往地上撞击,咬牙切齿地道:“给我死!给我死!你给我去死!”

      眼看如此情形,徐茗儿也不知哪儿来的那么大勇气,她突然拾起地上烛台,和身扑上去,用了全身的力气,将手中的烛台向希日巴日的后脑狠狠砸去。

      “啊!”

      希日巴日一声惨叫,烛台上用来固定蜡烛的三枚铁钉般的寸长尖端刺入了他的后脑,紧接着铜制的烛台也重重叩在脑袋上,希日巴日头脑一昏,手上立即没了力气,正奋力招架的夏浔一反手,尖刀便噗地一声刺进了他的咽喉。

      夏浔一把推开希日巴日的尸体,坐起来呼呼地喘着粗气,徐茗儿手脚发软,跪在他旁边,呼呼的直喘大气,头一回杀人,真的把她吓着了。

      就在这时,那掉在地上的火把火苗子喷吐几下,又“噗”地一下灭掉了,洞穴中立时一片漆黑,饱受惊吓的徐茗儿尖叫一声,一头便扑进了夏浔的怀抱。

      夏浔手臂伤处一阵巨痛,却也知道这未经世事的小姑娘真的吓坏了,强忍着痛楚,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柔声安慰道:“乖,不要害怕,那恶人已经死了,我们安全了,不要怕……”

      徐茗儿本来还强忍着不哭,听他柔声一劝,反而软弱下来,忍不住哭泣道:“你怎么样呀,你会不会死?”

      夏浔笑道:“当然不会,千山万水都淌过来了,我岂能死在这里?我可是打不死的小强。”

      徐茗儿带着哭音儿道:“你倒底有几个名字呀,怎么又叫小强了?”

      夏浔:“呃……”

      这时候,一道流星在黑暗中冉冉飞来,犹如一团鬼火。到那鬼火到了二人面前猛地顿住,火苗子才蓬地一声暴涨起来,照亮了面前的一切。

      原来那竟是一枝火把,只因持火把的人跑得实在太快,压制了火苗的燃烧,他脚下是又飘然无声的,黑暗中看去,才只觉有一点火星在飞速地流动。

      来人是个不到三旬,肤色黎黑、脸孔方正,身着内宦衣袍的人,他一眼看见徐茗儿娇小的身影,顿时出了口长气,可是再一看到徐茗儿身上的血迹,脸色立时又变得铁青。

      他可不知道那血是夏浔手臂上的鲜血,双目厉光一闪,向夏浔森然问道:“小郡主受了伤?”

      徐茗儿擦擦一双泪眼,看清了他的模样,忍不住惊喜地叫道:“马公公,你来救我了么?”

      那宦官神色又是一缓,急忙问道:“小郡主,你可安好?”

      夏浔失血过多,精疲力竭,头又被希日巴日抓住狠狠磕了几下,全靠一股意志强撑,这时见燕王身边那个武功奇高的太监到了,心头一松,仰面一倒,便晕了过去。

      徐茗儿见马三宝动问,点头应道:“我没事,我好得很,啊!不好了,不好了,他晕倒了,马公公,你快救他,千万不能叫他死……”

      这时脚步声嘈杂响起,许多官兵向这个方向追了过来,马三宝眉头一皱,心道:“郡主身份尊贵,无端陷身于此,还是不要被人看到的好,人多口杂,传出些不什么不妥的言语,可有损郡主清誉。

      想到这里,马三宝飞快地躬身道:“郡主,请恕奴婢无礼。”

      说着丢掉火把,一俯身抓紧夏浔的腰带将他提起,又伸手一揽,将徐茗儿托起来,飞身闪进岔道里去……

    第112章 情不知所始

      殿角的白铜仙鹤袅袅地吐着兽香,满室暧流涌动,温暧如春。

      黄花梨木的大床上锦帐低垂,地上铺着锦绣牡丹的地毯,不远处是一张古色古香的卷耳方桌,徐茗儿穿着雪绸纱裙鹅黄襦衫,月牙白的腰带,长发绑成两条俏皮的长辫子,头上结着少女特有的双鬟丫髻,正坐在那儿看着一册书。她的两条小腿在凳下轻轻地悠荡着,不时从锦盒中拈一枚杏脯儿,一小口一小口地咬着,显得十分悠闲。

      忽然,锦帐里传出一声低吟,徐茗儿一怔,停了手上的动作,侧耳听听,一蹭屁股跳下地来,飞快地跑过去掀开了帷帐。

      床上躺着夏浔,一番厮打当时还没看出来什么,其实他身上的伤可不只是手臂一处,头被磕破了好几处,淤肿了一大块,他头上缠着厚厚的绷带,好象印度阿三,肩胸部斜袒着,上臂被他自己先用烛台戳烂,又中了一刀的地方也被包扎好了,身上有股淡淡的药香,用的显然是上等的药膏。

      他没有醒,疗伤的药物本身带有安神效果,他又失血过多,精神不济,此刻睡的正香。

      徐茗儿趴在床头,双手支着下巴看他:“咦?这个大骗子其实挺好看的呐。”

      茗儿好象忽然发现了什么,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雪白稚嫩的小脸一笑时居然已经有了几分少女的妩媚:“黑亮亮的眉毛,呀,那眼睫毛好象和我一样长哩,整整齐齐细细密密的。”

      “高挺的鼻梁,还有那嘴唇……”茗儿撇了撇小嘴:“男人的嘴唇长那么好看干什么用。”

      她的目光又从夏浔胸口掠过,很健美的胸部,胸肌宽厚,充满阳刚的美感,很遗憾,小丫头年纪还小,对肌肉的堆积多与少还没有什么感觉,她的目光投注在夏浔的手臂上,那里缠着绷带,有淡淡的血迹渗出来。

      茗儿伸出一根手指,轻轻地摸了摸,想起尖刀刺至自己胸前,他以手臂为自己挡刀时的模样,犹自感到惊心动魄。后怕了一阵,感动了一阵,小丫头的注意力很快就转移了,开始研究起夏浔受伤的那条手臂来。

      “好粗的胳膊……”

      茗儿伸出自己的手臂跟他比了比,摇摇头,又伸出双手比划了一下,然后弯下腰去试自己的大腿,一直移到大腿根上,才吐吐舌头:“哇,比我的大腿还要粗些!”

      夏浔这时已幽幽醒来,他的鼻端先是闻到一阵幽幽甜甜的兰草香气,有些熟悉的味道,紧接着他就看到了一个娇小的身躯,小姑娘正弯着腰背对着他,衣服质料柔软贴身,青涩的、曲线还不够圆润的瘦削的小屁股正朝着自己。

      夏浔轻轻咳嗽了一声,茗儿立即飞快地转过身,一见他张开了眼睛,不禁惊喜地叫道:“你醒了?”

      夏浔展颜一笑:“我醒了。”他游目四顾,讶然道:“这是哪儿?”

      茗儿道:“燕王府。你是为我受伤的嘛,我应该照料你的。”

      说到这儿,她脸蛋一红,有些难为情地道:“当然啦,换衣服啦、看伤啦、敷药啦,包扎啦、喂粥啦,唔……这些都有人做的,我只是在一旁看着……呃……,不是我不想服侍恩人,是他们不许我做。”

      夏浔嘴唇抽动了几下,想笑又忍住:“劳烦郡主了,在下一介草民,可承担不起。”

      茗儿摆手道:“没什么承不承担的,我姐夫汇同三司衙门,正在清查北平府,以免蒙元余孽还有漏网之鱼,后宫人等刚刚搬回来,地下秘道也需要进行清理封堵,姐姐也忙得很,反正我没事做。等他们忙完了这些,会来看你的,还会重重赏你。”

      “对了!”

      茗儿忽然想起了什么,赶紧的跳起来,往腰间一探,在那纤纤不堪一握的小蛮腰上摘下一枚金丝银线,精心织就的香囊,下边缀着七彩的丝线。香囊上绣着兰枝花草,中间还有一个花朵儿似的小字,仔细看看,绣的分明是一个茗字。

      茗儿小小年纪,家教虽严,却还没人教她男女之事,她可不懂得女孩子贴身的香囊不能随便送人的。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三国时繁钦这首诗写出来后,香囊就成了男女情人之间以身相许的暗语,这随身之物,纵是两情相悦,不到决心以身相许的时候,也是不可赠出的。不过,她不知道,夏浔同样不知道,在这方面的知识,夏浔就是个棒槌――一窍不通。

      茗儿拿起香囊,说道:“我身上实在找不出什么可以送你的东西,喏,这个香囊是我最喜欢的,送给你吧。”

      夏浔为难地道:“我一个大男人,身上带这东西多不像话。郡主所赐之物,我又不好转赠他人。”

      茗儿瞪起眼睛道:“谁要你送人了?我这香囊,徐国公府上下,人人都认得的。如果有朝一日你到应天府去,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就拿它去找我呀。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自然是要报恩的。”

      夏浔听了登时心花怒放:“这真是打瞌睡送枕头,茗儿小郡主简直就是我夏浔的及时雨、顺船风呐。我正要回江南,想那杨氏一族在当地经营多年,士绅人家,潜势力极大,若再出几个作官的中功名的族中子弟,更加的不好对付。我正愁此番回去,能否了结小荻和肖管事父女二人的一个大心愿,如今有了大明第一功臣世家徐家的助力,还怕他何来?”

      夏浔立即伸出没有受伤的那只手,像抢一样从茗儿手中接过香囊,塞进里怀藏好,连声道谢道:“多谢小郡主,多谢小郡主。”

      他这一贴身揣藏香囊,茗儿才忽地意识到这东西似乎是不便送人的,可人家都揣好了,她也不好意思再换一样,只得晕着脸点点头,故作大方地道:“没甚么,滴水之恩,还当涌泉相报,何况你是救了我的性命呢。”

      这时候,殿外有人禀报:“郡主,昨天那个诡称要送郡主狐狸皮的人又来了。”

      茗儿没好气地问道:“他今天又给我送什么来了?”

      门外的人忍笑道:“回郡主,他今天甚么也没送,还多带了一个姓彭的人,说要接夏浔出去。”

      夏浔被送出了燕王府,这倒不是燕王过河拆桥,而是夏浔的身份确实不宜留在王府养伤。不过夏浔这一离开,他所住的悦来客栈便蓬荜生辉起来。只不过来的那些贵人都用了假身份,掌柜的还不知道自己客栈曾经来过这许多权贵。

      第一天,是燕王大驾亲自赶来探视了一次,第二天,是燕王妃和徐国公府小郡主又来探视,燕王府是这般态度,于是第三天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大人联袂赶来探视,第四天比他们低上一阶的权贵们接着……

      对燕王来说,夏浔是救了他一家老小的,如果没有夏浔之前的闯宫示警,那后果可想而知,后来夏浔落入陷阱的时候,王宫中大部分人员已经撤离,即便火药引爆也不会造成大的人员伤亡,可又因为他,护住了小郡主的性命,保护了燕王宫的周全,凭着这份恩德,他就是燕王一家的大恩人,所以于公于私,燕王都要来探视一番,徐妃和徐茗儿自然也不例外。

    更口多口好口书口尽口在口非口凡口电口子口书口论口坛

      济南府三司衙门的官员更是暗暗后怕,如果那伙蒙人的毒计成功了,且不说会对北平造成多么巨大的伤害,是否影响草原上群雄争霸的局面,至少他们的脑袋是保不住了,燕王都出面道谢了,他们安能不来?

      夏浔就在这样纷纷扰扰的探视中过了九天,等到第九天,最后一批货物上路了,他的伤也养得差不多了,伤口已开始愈合长出嫩肉,这才决定返乡!

      其实之前燕王探视之际,已经表露出了对他的欣赏,还通过随行太监马三宝之口,暗示可以招纳他为己所用,奈何夏浔现在已经不是无产阶级了,他家有桓产,又有美人,何苦去当造反派,刀光剑影的搏前程?与燕王朱棣有今日这份香火情谊在,他就不怕将来燕王成事后自己没有靠山,因此自然是故作不知。

      燕王也了解到,他是有功名的生员,如果能考中进士,那才是正途出身,自己是个藩王,虽说除了长史等寥寥几个王府属官,自己都有权提拔任命,可对读书人来说,毕竟朝廷正途才是光彩的出身,只道他另有大志,因此也不勉强。

      第九天的时候,夏浔、西门庆和彭梓祺踏上了返乡之路。

      有关北平这件大事,三司衙门都是宁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为事情一旦传到执法苛厉的朱元璋耳中,即使没有酿成巨大祸患,他也是一定要严惩,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那样一来,可能会刨出不少污七八糟的事情。

      朱棣也有他的考虑,前些天刚刚传来父皇病重的消息,这个时候他也不愿意呈上一个会让父皇龙颜大怒的消息影响父亲身体。同时,他也知道那个素以仁孝著称的皇太孙其实远不及他那死去的父亲厚道。

      大哥朱标那是真正的厚道人,如果这事被他知道了,他绝不会落井下石,可朱允就不然,他一定会借题发挥,假惺惺地关心皇叔安全,然后撺掇父皇严惩北平军政官员,把与与自己交好的地方官员调走,安插些跟自己和不来的人过来。

      于是在各方都有意把事情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态度下,这件事出奇的平静,民间几乎没有耳闻。夏浔得了燕王的暗示,自然也不会声张。他反倒因此有些摸不着头脑了,历史上如果曾经发生过这么一件大事,应该会有所记载的吧?为什么从不曾听说?

      可惜燕王成为皇帝前,有关他的记载本就少的可怜,也难保这件未曾发生的大事在他们的隐瞒下确实没有记载。可这到底是因为自己做这桩生意,才促成了历史上本来没有发生的一件事发生了呢,还是历史上也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