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分节阅读 273

作者:锦衣夜行
更新时间:2016-12-03 10:18:37
 近了,更近了……

      铁铉喉头发干,一颗心几乎都要跳了出来,计算着马速,他突然踏前一步,双手握拳,嗔目大喝道:“杀燕!”

      “咔”地一声,也不知那伏地跪迎的门吏中有谁扳到了机关,木架上方阴暗处,一柄大闸刀“呼”地一声就剁了下来。

      中国人用砍头之刑时,一向是用刀的,而在西方一开始也是用刀,后来则是用断头台。在西方,砍头是贵族才能享有的特权,下等人是不配享受砍头之刑的。拦路强盗要在公开场所施以车轮刑;弑君者要判四马分尸;制造假币者要用沸水煮死,异端分子则用火刑,而平民小偷就用绞刑……

      到了18世纪,法国人率先发明了断头台,但是最初的断头台砍不了几个人刀刃就卷了,还是颇具工匠天赋的国王路易十六亲自指点进行改良,这种杀人利器才算真正完善起来,半月形的刀刃换成了直角三角形,重达四十公斤,砍掉一个头只需百分之二秒,而砍下的人头需要三十秒钟才会失去意识,这样神奇的效率比起每人至少四分钟的绞刑或电刑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神乎其神。不幸的是,这口由路易十六亲自指点改良的断头台,在九个月之后,就断了他自己的头。

      铁铉召集能工巧匠设计的这口千斤闸,基本上就是这种断头台的雏形了,说它是千斤闸,其实不过数百斤重,刃口是平置的,比起路易十六改良的那种倾斜四十五度角的三角形铡刀,它虽厚重一些,砍上几回人大概也是要卷刃的,不过……它的使命,只是要砍一个人就够了。

      铁铉计算的时间很准确,按照朱棣的速度,他应该正好走到铡刀下,别说他只穿了三层皮甲,就算披了三十层皮甲,也将被当头落下的这口闸刀铡成两片。

      可是,马头已经探入城门洞的刹那,骑在马上的朱棣竟然鬼使神差地勒了一下马缰,似乎只是下意识地动作,所以他的动作并不坚决,因此骏马只是稍稍一顿,仍然向前奔去。

      但是就只这稍稍一顿,大闸刀轰然落下,便比他的行速快了刹那。

      “噗”地一声,锋利的闸刀正削在马颈上,重量、速度,加上锋利的刀口,简直如同拿着一把烧红了的刀子去削黄油,几乎没有片刻停滞,铡刀一穿而过,骏马连着马头和马腿,被一削两半。

      马血溅了朱棣一身,他滚鞍落马,看着那口险夺性命的铡刀,一股寒意从脚心唰地一下冲上了头顶,头发都炸了。

      “有埋伏!”

      燕王侍卫们大惊失色,立即跳下马猛扑上去,架起惊得发怔的朱棣就跑,他们七手八脚把朱棣推上一匹战马,一拍马屁股,战马便向外边奔去,侍卫们这才纷纷上马,紧紧护在朱棣身后,一齐向外逃去。

      “射杀朱棣!”

      铁铉顾不得惋惜感叹了,连忙向城头发出讯号,早在城头观望声色的亲信士卒们立即取出早已藏好的弓弩扑到城墙边,与此同时,扮作乞降官员的侍卫则扑到香案前,从桌下抽出兵刃,扑向那正大怒拔刀的四名燕王护卫。

      烈日炎炎,朱棣身上却是寒意阵阵。

      他是来受降的,自己身上并未佩刀,这时双手扳着马鞍,俯下身去护住了头面只顾向前逃命,持弓弩的明军推开茫然不知所措的人群,扑到墙边便向那个伏在马上,很明显地穿着一身藩王蟒袍的人疾射起来。亏得张玉、朱能再三相劝,朱棣来时身上罩了三层皮甲。

      就算是边军所用的狼牙箭,也只能连透两层皮甲而已,何况是济南卫所官兵所用的箭矢。那箭卡在皮甲上并不坠落,却也不曾伤及他的身体,顶多是哪支箭力道大一些,稍稍刺破点肉皮儿。

      朱棣一溜烟儿逃回自己后阵,后背已射得豪猪一般……

      城墙上正在欢呼呐喊的官兵百姓都被这一幕惊呆了。

      站在城墙上挥舞双臂的,骑在墙头上招手欢笑的,拥挤在城墙上观望热闹的,所有的人都像石化了一般,呆呆地站在那里,眼看着燕王朱棣伏在马背上,刺猥似的逃回他的本阵,一阵惊恐至极的寒意顿时笼罩了他们的身心。

      诈降!

      他们不知道,朱棣但有一口气在的话,只要被他攻入济南,他们会受到怎样的惩罚。

      ※※※※※※※※※※

      “天幸!殿下无恙!”

      朱能、张玉、邱福等人连滚带爬地跑到朱棣身边,一番检视,见这头豪猪依旧龙精虎猛,这才放下心来,一个个先喜后惊,惊后又喜,大悲大喜之下,几乎都要号啕大哭起来。朱高煦小脸煞白,他到底年轻一些,虽见父亲无恙,一时半晌仍旧缓不过颜色。

      张玉颤声道:“明军竟然诈降,幸亏殿下神助,竟尔……竟尔逃过一劫……”

      朱棣将那带箭的皮甲脱下,直接往地上一扔,强作镇定地冷笑道:“哪有什么神助,是城中有人向俺示警。”

      他策马轻驰,将要进入城门的刹那,一道强烈的闪光猛地掠过了他的眼睛,朱棣下意识地一勒马缰,就只这么一耽搁,差之豪厘地逃过了一劫,想起那口锋利的闸刀贴着自己的面门削下去,把一匹骏马切成两半,直到此刻,他仍心有余悸。

      “城中有人示警?”

      诸将闻言,面面相觑,待往城头望去,只见城上人群乌压压一片,哪里找得出示警的人来。

      此时,城门已被那八个门吏重新合拢,条石重重地抵上,不消再问,那四个先入城去的侍卫,已是被人斫成肉泥了。

      在城外燕军愤怒的叫骂声中,铁铉昂首阔步,走上城头,向惊愕不知所措的守城军民慷慨陈辞道:“还愣着干什么,快快拿起刀枪弓矢守城!燕逆侥幸生还,定然不肯饶我城中军民。一旦落入燕逆之手,剥皮抽筋、锉骨扬灰,死得惨不忍睹!大家根本没有退路了,唯有死守城池,尚得一线生机,纵然战死,那也是为国捐躯,报效君王,英骨忠魂,死得壮烈!

      随即走到城边,扶碟墙向朱棣大骂不止。朱棣这才知道,竟是此人施诈降计,险些害了自己性命,不由得血贯瞳仁,大怒之下戟指城头,厉声喝道:“铁铉狗贼,尔竟敢诳骗本王,休教你落入本王之手,否则定叫你生不如死!”

      两位大佬在那摞着狠话的当口,夏浔正骑在墙头上,像所有呆若木鸡的军民一样,一动不动,可是一柄雪亮的小刀,正悄悄地,一寸一寸地滑进他的袖筒。

      西门庆、谢雨霏和南飞飞就站在他身侧,将他与其他观降者隔开,挡住了旁人视线。片刻功夫,那柄小刀又出现在他左袖中,西门庆挎着药匣挨着他,手指一动,药匣掀开了一条缝,那柄用来清理腐肉、切开伤口的锋利小刀便神不知鬼不觉地塞了回去。

      “咔!”

      药匣重新合拢,小动作没人看到,看起来,他们仍然和其他人一样,呆若木鸡。

    第341章 我刀我剑

    “攻城!攻城!一定要拿下济南城,本王定要抓住铁铉,把那匹夫千刀万剐!”

      朱棣怒不可遏,燕军也打出了真火,他们集中了抛石机,专对济南城一处要塞猛烈轰击,张玉、朱能、邱福等几员悍将轮番领军冲锋,这一番激战,真比任何时候都要惨烈。

      城中守军已经被逼上了绝路,诈降本就是自古以来守城一方慎重的计策,因为这样做很容易遭到屠城的报复,现如今不但诈降,还险些要了燕王的性命,一但城破会怎么样?死亡的恐惧把他们的勇气和死战的决心都激发了出来,前仆后继,城上城下,尸山血海。

      “哗啦!”

      在抛石机反复抛砸下,城墙坍了一个豁口,云梯可以直接搭在上面,兵员蚁附,源源不绝,城头立即调集人马反扑,双方在城墙豁口处拉锯般反复争夺,城墙几度易手,刚刚落入燕军手中,又被亡命反扑的守军夺回去。

      “调集铜火铳,把他们都给我轰了!”

      朱高煦提着刀站在土墙上,见此情景立即大声喝道。

      六七门铜火铳被调了过来,虽然它的威力不足以轰塌城墙,可是大面积溅射的铁砂却对城头守军造成了极大的杀伤效果,由于城墙已经出现豁口,铜火炮在城外堆起的土墙上平射压制敌军,下边的燕军可以继续攀爬,火炮停下的间歇,他们就可以马上窜上城头做战。

      这一来守军就陷入了更艰难的战斗,火炮轰鸣的时候他们不敢避入掩体,死伤自然惨重。

      “报,将军。城墙坍塌,来不及修筑。燕军以火炮疾射压制我军,伤亡惨重,再这样下去,咱们就守不住了。”

      一个满脸满身鲜血的总旗官踉踉跄跄扑到盛庸面前,盛庸一咬牙,拔刀道:“情势危急,铁大人,请代本将军坐镇于此,我率督战队去夺回城墙。”

      “将军且慢!”

      铁铉一把拦住:“火炮犀利,将军亲身赴战,恐也无济于事,一旦将军战死,铁某不习兵法,如何指挥军民?”

      盛庸无奈道:“当此时刻,你我又能如何?”

      铁铉情急智生,冷笑道:“将军稍候,我有一法,且看那燕逆敢不敢冒天下之大讳!”说罢急急转身走向书案,盛庸和高巍等人相顾愕然。

      片刻功夫,铁铉便提起墨迹淋漓一张大纸,长长如同一幅对联,上书一行大字“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铁铉道:“来人,速速将它糊在木板上,置于城墙豁塌处,我倒要看看,他朱棣敢不敢轰城!”

      “铁铉、铁铉!”

      朱棣听说炮哑了,连抛石机都哑了,惊愕莫名,到了阵前一看,只气得他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可惜气得跳脚,却也没法。

      两军交战,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那被夸为至诚君子的铁参政,竟然请出了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的神主灵牌置于城墙垛口上,这样的痞赖手段……,城下燕军空持利器,面对那小小一张灵牌,竟尔无人敢动,那是燕王殿下亲爹的灵牌,谁敢轰它?

      “铁铉啊铁铉!”

      朱棣又羞又辱,怒不可遏,拔刀直指城头,厉声咒骂:“本王不把十三娘你千刀万剐,油炸锅煎,难消俺心头之恨!”

      嘴里说着狠话,可是看着城头矗立的亡父灵牌,他却是一筹莫展。3

      朝廷的六十万大军,都没能挡得住他的脚步,可是面对皇考的灵牌,他如何劈得下手中的钢刀?

      ※※※※※※※※※※※※※※※※※※※※※※※※※※※

      李景隆夹着尾巴,硬着头皮回了金陵。

      他从济南领着残兵败将一路往南逃,一口气儿逃到徐州,他不走了。他没法走了,皇上前前后后给了他八十万大军,结果他连吃败仗,现如今身边只有几万人,他有什么脸回金陵?回去不被砍头都没有天理了。

      李景隆在徐州站稳脚根,琢磨琢磨,想着还是先收拢残兵再说,他先派人打探了一下燕军的动静,

    得知燕军已围困了济南,随后便传令郭英、平安、陈晖等将领率兵来听候差遣。

      这老哥儿等了大半个月,老将军郭英没鸟他,直接把他的令箭掷到了他的传令兵脸上,轰出中军大帐,然后接着写他的请罪兼告状奏折去了;平安还算给他面子,哼哼哈哈的答应下来,只是答应归答应,就是不挪窝,他在单家桥附近苦心经营,把一个小兵镇打造得铜墙铁壁一般,然后就不断出兵截燕军粮道、抄燕军后路去了;陈晖那边倒也答应下来,只是今儿说残兵败将还没收拢,明儿说探知燕军半路设伏,总之,就是不动弹。

      其他各路将领也是大体相似,老资格的直接不给他好脸色,同一辈儿的就找许多稀奇古怪的理由。自古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到了李景隆这儿改了,改成将在外帅命有所不授,根本没人理他这个碴儿,曹国公、讨逆大将军李景隆还没被皇帝免职,先被麾下的大将给抛弃了。

      李景隆进也进不得,退也退不得,无奈之下,只得把战败的原因尽量推诿到他人身上,然后写了一封密信,叫人送去金陵给黄子澄,希望危难关头,黄大人再拉小兄弟一把。

      黄子澄看了李景隆的书信,整个人都要崩溃了,先前李景隆五十万大军败退德州城,他能把这么一件朝野皆闻的大事瞒下来,只哄着皇帝一个人不知道,这已经几乎是逆天大能了,现如今六十万大军一败涂地,比上次败得还惨,六十万大军活着的不过一半,其中伤残士兵又有数万,德州百万担军粮尽付敌手,济南府被围困,各路将领纷纷上书,众口一词指向李景隆,他黄子澄纵是一手遮天,这事儿也瞒不下来了呀。

      黄子澄没有再拉他一把,而是揣了他的书信找皇上弹劾他去了。

      朱允还在学周礼,这东西博大精深,想要以周礼治天下,复古安邦,自己不学个透澈是不行的,他正学得津津有味,黄子澄揣着李景隆的书信灰头土脸地来了。

      朱允一见他面色有异,不禁奇道:“先生何事慌张?”

      “陛下,陛下啊……”

      黄子澄仆倒在地,老泪纵横:“李景隆败了,德州大败,八十万大军一败涂地,如今燕逆已兵困济南城,李景隆败走徐州,诸将各自为战一盘散沙呀皇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