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分节阅读 509

作者:锦衣夜行
更新时间:2016-12-03 10:18:37
见此情景,不禁惊疑起来。

     

      夏浔松了口气,说道:“裴伊实大人,你消消气,这个事儿嘛……”

     

      裴伊实直勾勾地看着丁宇,突然道:“是你?”

     

      丁宇虽然生了一颗吞天的胆子,可是睡了人家闺女,现在人家老子找上门来,也心虚得不得了,他臊眉搭眼地站在那儿,讪讪地道:“裴伊实大人,这个……我……我和了了……其实……”

     

      裴伊实看他吞吞吐吐的,已然明白过来,他大步走到丁宇和了了面前,绕着两人转了一圈,了了有些害怕,情不自禁地缩向丁宇,丁宇忙用手臂护住她。

     

      裴伊实绕着两个转了一圈,突然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你得娶她!”

     

      “啊?”

     

      对于裴伊实如此反应,丁宇的反应有些呆滞,以为双方要大打出手,匆忙赶上来劝架的夏寻也听得呆在那里

     

      裴伊实把牛眼一瞪,喝道:“咋?你不愿意!别看你比我官大,你还是侯爷,你占了我家闺女便宜,你敢不娶她,我就跟你没完!”

     

      “愿意!愿意!”

     

      丁宇和了了担心了老半天,万没想到这个老丈人竟是这般反应,一俟明白过来,丁宇立即把头点得跟小鸡啄米似的,开心无极限。

     

      夏浔啼笑皆非地看着这对活宝,心中不无艳羡:“瞧瞧人这老子,何等开通!唉,想当年,为了梓棋,我可是结结实实,挨了一顿好打!”

     

      萌芽资暖律,养育本仁心。

     

      顾彼苍生意,安知命力深。

     

      气侯三阳始,勾萌万物新。

     

      雷声初发号,天下已知春。

     

      春风春暖、奏华春色,春盘、春饼、春酒、春幡、春燕、春蝶,簪春花、戴春娃,普天皆春色,辽东尽样辉。

     

      辽东风俗,立春之后,无分贵贱,竞食萝卜,名曰“咬春”,脆生生、甜丝丝、白润润的一片萝卜,琼瑶一片,嚼如冰雪,品之的确大有春的味道。

     

      一郫之计在于春,辽东以全新的面貌迎来了新的一年。

     

      了了特穆尔和丁宇的婚事就定在这个春天,丁家和特穆尔家正在热烈地筹备着婚礼的事情。而整个辽东,也正像操办喜事一样,紧张地忙碌着,这是一个不同往年的春天。

     

      张熙童正在紧张的筹备着童试,这可是辽东自归跗大明以来,破天荒头一回有了自己的府试,自然要格外予以重视。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

      县试在各县进行,由知县主持,连考五场,通过后再参加由知府、知州主持的府试,连考三场。顺利通过县试、府试的人便可以称为童生,参加由辽东学政、学道主持的院试。院试合格后才可以取得秀才资格。

     

      对此夏浔也异常重视,此刻正对张熙童谆谆教诲着:“秀才以下乃至童生的录取,可以酌情放宽条件,不要学那些食古不化的腐儒。辽东的底子薄,文教本来就不甚发达,如果今年的童试结束,考中者寥寥无几,必然重挫辽东学子进学求教的信心,不利于辽东文教的普及。

     

      不要削弱了他们求学的积极性,去年就学的,多是辽东大户人家和归附诸部首领的子弟,今年还要扩张的,不能因小失大。再者说,学识毕竟只是一方面,苦学一辈子,毫无办事能力的书呆子有的是,真比起这批学子来,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张熙童恭恭敬敬地应道:“是是是!下官明白!”

     

      “好啦,知道你在忙,忙你的事去吧,亦失哈马上就要起程了,本督要去送他一送。”

     

      “是是是,下官告退!”

     

      张熙童一走,夏浔便立即出府,打马奔了北城,亦失哈的丰队马上就要启程,赴奴儿干地区招抚了。

     

      奴儿干地区包括黑龙江、精奇哩讧(今俄罗斯结雅河)、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及库页岛(今俄罗斯萨哈林岛)等地。随着大明在辽东的地方官府影响力越来越大,辅射到周边地区,许多部落纷纷归附,奴儿干地区的一些部落首领也向夏浔频频递出了橄榄枝。

     

      朝廷对奴儿干很有兴趣,朱棣在下发辽东的旨意中多次表现出对奴儿干的关注,这一决,亦失哈奉旨组建了一个由商贾、儒生、僧侣组成的庞大队伍,开赴奴儿干,就是要去宣抚奴儿干地区诸部;登库页岛,亲抵海外苦夷;接见奴儿干地区心向大明的部落首领们,并在那里建一处寺庙,弘扬佛法。

     

      亦失吟这一趟去,带的不是刀枪弓弩,而是粮食、丝绸、瓷器、茶叶和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通过这次巡抚,建立通商和文化关系,并且游说当地部落,重循元朝时候的海西东水陆城站,在江边的森林和草原上,趟出一条更加漫长的丝绸之路。

     

      这,只是一个开始。

     

      送了亦失哈离开,夏浔又奔向都指挥使司衙门,那里征募士兵的工作,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在这一点上,辽东大族和少数民族部落的首领们比一般百姓更加拥戴,他们比一般百姓更具远见卓识,他们送了一些子侄去读书,再送一些子侄去入伍,家族里还要经商、种地、开办各种匠作作坊。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个浅显的道理,这些大家族比任何人都明白的更彻底。

     

      夏浔以经商为突破口,由商贸而立署,由立署而集权,继而大力发展农耕,通过吸引招募、降俘转变等方式,提供大量优惠政策,促进农业发展,农兴则民生,民生则建衙,衙门复建,便改革屯田、改革军户,间之以文教普及,横跨三个年度,终于给辽东趟开了一条新路。稳扎稳打的,在此基础上,以辽东为基地,向东北更远的地区悄悄探出了第一只手……

     

      都指挥使司府前,诸将领、诸官员、诸部首领,参军的子弟以及送亲人参军的百姓,将正、左、右三条大道拥挤得满满当当,汇聚成一条人的河流。

     

      府门前面宽广的空地中央,矗立着一座巨大的石碑,石碑上披着一匹巨幅的红绸,石碑基座周围,有雕刻精致的石栏围着,前面置一书案,案上摆着一只酒杯,杯中斟满美酒,对面所有的人,每人都或捧杯、或棒碗,肃然而立。

     

      夏浔站在案后,对着所有在场将士、部属、子民们慷慨陈词:“百姓之休戚,官吏之贪廉,粮储之丰耗,兵旅之强弱,地方之安危,皆赖于我辽东军民、吏民、汉胡亲同一家,合心戮力!诸君若同我心,请满饮杯中美酒!”

     

      “干!干!干!”

     

      应者如山,声涛如海,一杯酒喝罢,夏浔回首,扯住那红绸奋力一挣,红绸火焰般涌落,缓缓闪出碑上两行硕大的金字:“日明月明大明一统,君乐臣乐永乐万年!”

    第639章 官斗官

      阳春节月,夏浔一封奏章上安,言明辽东诸务并举,已让踏上正途,言语间透出请求回转之意,朱棣一道圣旨下来,夏浔便欣然将辽东事务尽付于三司,打道回集了。

     

      辽东军民官属自然相送隆重,主要官员一直送到沈阳中卫,这才依依告别。归心似箭的夏浔也因此松了口气。人情你不受着,就是不近人情,可人情太热络的时候,真是消受不起。为了避免这一路下去,各地卫所、府衙的官员与当地士绅继续大肆铺张地相迎,夏浔叫护送的人马不得告知前路卫所自已的行程,这才少了许多麻烦。

     

      及至过了山海关,到了关内安靖之地,夏浔更是抛下大队人马,只率老喷等数十家将,换了大户人家公子、家仆的服饰,走到了头里。

     

      夏浔未在北京停留,甚至没进北京城。北京城里他未必就没有朋友,可淇国公丘福正坐镇北京,那老家伙如今恨他入骨,虽不敢把他怎么样,两个人若见了面,唇枪舌剑、暗斗明争那是难免的,一旦发生争执,不免叫与自已友好者为难。

     

      不帮腔,不够朋友,帮了腔,回头夏浔拍屁股走人,那些人还要在北京混的,上头镇着丘福这么一尊大神,日子岂不难过?再说夏浔急于回金陵,也无心在北京逗留,与人吃吃喝喝、游山玩水。

     

      过了北京,经良乡,这一日便到了涿州。

     

      人常说,烟花三月下扬州,夏浔此去是不经过扬州的。不过,南有扬州,北有涿州在北方地界,这座历史名城也是很有名的。

     

      夏浔一路鞍上奔波,自觉有些疲乏,又见那些随从侍卫也都有了疲倦之意便想在涿州休息一天,人和马都歇歇,这一天也好让大家各自走走,缓缓体力精神。

     

      夏浔一声命令吩咐下去,侍卫们顿时欢呼雀跃起来。有那好赌的,打算进了城先找一处赌坊,好好过过手瘾。有那好酒的,便琢磨着寻处馆子,与三五好友,切上十斤上好驴肉痛痛快快地喝上一顿,好好过过嘴瘾。

     

      老喷身上没有四两肉,两个屁股蛋子颠簸久了觉得麻木,此时正蹲在马鞍上,猿猴儿似的左顾右盼,琢磨着进了涿州城,先找个粉头儿快活快活,好好过如……瘾。

     

      原本威风凛凛的一群汉子,这时各起心思登时便换了懈怠模样。其实这些人原本就是如此,人活一世,终有所求,他们的爱好和追求也不过如此。酒色财气四堵墙,多少贤人在中央难道叫他们时时刻刻、人前人后,俱都是冷血铁卫?他们又不是阿诺扮演的终结者傻力,而是有血有肉的人,自然也有自已的生活。

     

      夏浔把贴身侍卫们的模样看在眼里,只是摇头一笑,并不甚在意。就在这时,一阵刀枪铿锵声忽地随风传来,声音虽然隐约,老喷一听却立生警觉,马上呼哨一声那些侍卫们训练有素立即将夏浔护在中央,个个按紧刀剑。

     

      这一刻,就看出他们的训练有素来了,这些人原本只是前前后后以松散的队形随着夏浔前进,陡听警示立即提马靠友将夏浔团团护在中央,避免冷箭暗器的袭射,同时完成了跃马劈杀的全部准备,这等马术和敏捷的身手,不是一等一的侍卫断然做不到。

     

      夏浔并不慌张,而是对侍卫们道:“不要慌张,这里不是关外,在这通关大道上想找一伙马匪山贼可不容易。老喷,去瞧瞧究竟!”

     

      “好哦!”

     

      老喷双腿一分,稳稳地坐在马上,双腿一挟,嘴里吆喝一声,他胯下那老伙计便长嘶一声,撒开四蹄奔了出去。夏浔并不原地停下,吩咐道:“缓缓前行!”

     

      道路两旁,栽着许多柳衬,柳絮随风飘起,仿佛回风之雪,异常缥缈。

     

      可这景致,只是瞧着漂亮,那柳絮落在脸上、脖梗里,痒酥酥的,落在身上也不易拂去,十分恼人。可这时那些侍卫们可没人分神去理会那柳絮,俱都警惕地扫视着树上、树后、草地和前方,提防有人突然行刺。

     

      行不多远,拐过一条土坡,夏浔看见老喷又习惯性地蹲到了马背上,蜷缩着身子,一副聚精汇神的样子,夏浔眉头一皱,刚要唤他,看见前边情形,夏浔也不禁呆住了。

     

      路上正有人打架,打得死去活来,鲜血四溅。

     

      打架的双和……

     

      也难怪老喷蹲在马上发怔,就算是见多识广的夏浔见了眼前这一幕,都不由得发怔。

     

      这激战的双方,人数居多的一方,都是些六扇门里的公人打扮,青黑色圆领公服,无起乌纱帽、白底黑缎的皂靴,携有镭链等戒具,舞着单刀铁尺,叱喝连声。而正跟他们交手的,则是两个簪花帽、飞鱼袍、手舞绣春刀的锦衣卫!

     

      难怪夏浔瞧了发怔,大家都是吃公家饭的,居然在这里亡命相搏,如此情景,闻所未闻,见到他们打架,真比看到一个光屁股的大闺女突然跑到这儿来裸奔道要叫人惊讶。那地上还躺着八九个人,夏浔匆匆扫了一眼,其中有三个也是穿飞鱼袍的,另外的人都是巡检捕快,其中有的人正呻吟挣扎着,另外一些人躺在那儿一动不动也不知是死是活。

     

      方才老喷一个人出现,那缠斗的双方还无人理会,现在夏浔领着数十个佩着武器的壮汉出现,公人们便有些不安了,立即有一个公人抽身离开战场,快步跑到他们面前,把巡捕的腰牌向他们一亮,高声道:“官府拿人,闲人回避!”

     

      夏浔的脸颊抽了抽,拱手道:“请教这位公爷,你们拿的……这是甚么人?”

     

      “哎哟!”

     

      后边有人惨呼一声,肩膀被刺了一刀,血淋淋地退下来,那亮出腰牌的捕快扭头一看,立即大叫一声:“大人莫慌,我来也!”

     

      手中单刀一晃,冬复冲入战团。夏浔这才注意到,围捕锦衣卫的公人之中,有一个竟然穿的是官袍,只因他的官袍颜色是青色的,官帽也被打飞了,所以方才夏浔没有注意到,这时看他袍服颜色,与其他人果然不尽相同。

     

      只是他现在背对着自己,看不见胸前补子的图案,袖子挽着、袍裾掖在腰里,也看不清袖口袍裾处的花纹颜色,只凭官服颜色推测,应该是五至七品的官儿。在这涿州城跗近亲自率人拿贼,应该是一位七品的推官大人才是。

     

      想到“拿贼”二字,夏浔心中好不怪异,什么时候锦衣卫竟然成了贼了?

     

      老喷回头问道:“大人,咱们要不要出手相助?”

     

      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