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分节阅读 511

作者:锦衣夜行
更新时间:2016-12-03 10:18:37


     

      赵通判沉声道:“嗯,本官今日宴请一位贵客,去,把你们最拿手的好菜,依样上来。”

     

      赵通判头一回接待这么大的官儿,不免有些紧张,那汪掌柜的却错把他的紧张当成了凝重,当下不敢多说,连忙答应一声,便退开了去。赵通判又追着叮嘱了一句:“未得传唤,不要进来!”

     

      赵通判把夏浔让进雅间,请他上坐了,听了夏浔吩咐之后才敢欠着身在下首坐下,夏浔道:“本国公奉旨经略辽东,如今回京复旨,其它一干事等,概与本国公无涉。只是,今日于涿州城外,恰见一伙巡捕与锦衣卫大打出手,虽说事情与本国公无关,却也不能置若罔闻,因此请你赵通判来,只是了解一下,你不要紧张。”

     

      赵通判连忙欠身道:“是,国公动问,下官自然知无言,不知国公想要了解些甚么?”

     

      夏浔道:“那尹盛辉、肖祖杰,都是甚么人,因何大打出手?”

     

      夏浔直搂点出这两个人的名字,便是要叫赵通判摸不清自已知道了多少,言语之间不敢有所隐瞒。他可不会以为单凭一个国公的身份,便能叫人知无不言。一省长官、一军之帅,乃至一国之君,叫一个端茶递水的小厮唬弄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赵通判神色果然吏加谨慎,他往前探了探身子,斟酌着道:“回国公,这肖祖杰乃广东南海人氏。善断刑狱,执法不阿,人称呤面寒铁,如今在都察院,任巡按御使。尹盛辉原是上二十二卫的军官,如今乃是锦衣卫中一员千户,纪纲纪大人麾下的一员干吏,甚得纪大人赏识,常赴各地公干!”

     

      赵通判从夏浔的神色和语气,看不出他更关心哪一边便多了个心眼,两边都夸,谁也别忙着得罪。这样一来,他看似不偏不倚,实则那话不免就打了些折扣。

     

      这肖祖杰,的确是一个干吏,尤其善断疑案。此人许多办案传奇故事曾流传于天下,比如有一天,他巡理淅江刑司途经一处,忽见那里有许多飞蚰,出于职业驯鼠,肖祖杰立即察觉有异,便叫人循着那飞蛐行迹追看果然在草丛中发现一具腐烂的尸体,尸体上还有刀伤。

     

      肖祖杰在死者身上找到一把钥匙和一个木质印章。而此印章是当时通行的商号印章,肖祖杰据此推测死者是被强盗见财起意而杀。到达任所后,他立即派人找寻和这个印章相同的印记,不久就在一个布商贩卖的布匹上发现了相同的印记,一经审讯,果然是他见财起意,杀死死者。

     

      还有一次,为了查找一个贪官的证据,他扮作外乡人故意犯案被抓进大牢从狱中囚犯口中,掌握了许多那贪官的罪行,从而将他法办。这肖祖杰虽在大理寺为官,却生活简朴为人清廉,故而官声极好。不过如果公允地评价一下那么这肖祖杰其实和陈瑛一样,都是酷吏。

     

      酷吏和奸佞并不能划等号,许多酷吏,不畏权贵,专门与豪强作对,政绩大多都相当突出,他们大多是在司法上面有很大建树,而且为人相当清廉,这样的人,你能说他是奸佞吗?他们之所以被称为酷吏,是因为三个特征:

     

      第一:他们喜欢用刑,而且喜欢用大刑;第二,他们喜欢“除恶务尽”,一旦犯到他手里,绝对会往死里整你,而且喜欢株连,但凡有所牵涉的,谁也跑不了,一旦有案子犯在他手里,必须得搞得轰轰烈烈,天下皆知,如同搞“运动”;第三,就是唯法至上,扫恶务尽,不惜良莠并除,牺牲其他方面的发展和利益。

     

      像这样的酷吏,哪朝哪代都不缺少,汉武帝时、武则天时尤其居多,说白了,他们这就是一种政治投机,不拉帮不结派,只利用吸引眼球的表现迎合最高统治者的心意,得到仕途的发展和贤名。可这样的人一般一开始能跃然而出,青云直上,成为政治名星,最终的结局往往都很悲惨。

      肖祖杰就是一个酷吏,他政绩突出,有罪必究,一究一片,谁的面子都不给,因此得了个“冷面寒铁”的绰号。据说京城里谁家小孩儿哭闹不止,只要对他说“冷面寒铁公来啦!”就马上不敢再哭,竟有“止小儿夜啼”之奇效。

     

      因为朱棣觉得他能办案、而且能办大案,陈瑛因为管着都察院,不能常离京城,便委了肖祖杰一个巡按之职,巡抚福建、淅江、北京等地,纠察地方司法,这个官儿也就是民间戏说中的八府巡按了

     

      那么他和尹盛辉又是怎么结下梁子的呢?原来纪纲派尹盛辉到淅江办差,嚣张跋扈,办事不按规矩,还有收受贿赂之嫌,淅江地方官吏都知道肖祖杰不畏强梁,专门喜欢硬碰硬,恰好他巡按到了浙江,便在他面前告了尹盛辉一状。

     

      肖祖杰是眼里不揉沙子的人,闻言立即决定抓捕尹盛辉,不过仅凭浙江官员的举报,他又恐不足以定尹盛辉的罪,便特意找了人,假意要向尹盛辉敬献厚礼,邀肖祖杰赴宴。这种办案方法,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钓鱼”了,不过,他的密局在在擅长探密的锦衣卫眼里实在不够保密,尹盛辉马上知道了事情真相。

     

      这尹盛辉也听说过他的名声,而自己的行为要说一点毛病没有那是扯淡,不免有些心虚,便避开了去。肖祖杰扑了个空,没有抓到他,本来这事就算完了,谁曾想:冤家路窄。肖祖杰巡按的下一站就是北直隶,结果尹盛辉奉了纪纲之命办案,也到了北直隶。

     

      两个人在涿州城遇上了,虽然上次设的局没有利用上,可肖祖杰自忖要把他先抓起来还是理由充份的,便想把尹盛辉抓捕归案。尹盛辉躲了他一遭,自觉已是仁至义尽,见他不依不饶的,自然不肯束手就缚,就这样,便发生了涿州城外那一幕。

     

      赵通判知道的不是这么详细,说的时候也不敢有所偏倚,因为辅国公杨旭的身份比较含糊,他和文人走得很近,几位大学士跟他关系都很好,御使台也有不少熟人。可是与此同时,他又是出身锦衣卫,锦衣卫南镇、北镇两位镇抚,都是他的旧部。

     

      赵通判不知道夏浔倾向于哪一边,便不敢把任何一方说的不堪入目,这事情的缘由从他嘴里说出来,倒仿佛肖祖杰和尹盛辉都是忠于君上、勤于国事,只是彼此都是执法办差的,一个明、一个暗,在一些方面发生了冲突,这才发生了涿州城外的一幕。

     

      夏浔静静地听着,心中渐渐有了谱,听他说完了,问道:“那么,尹盛辉因何又从牢里出来了呢?”

     

      赵通判暗自吃了一惊,他没想到尹盛辉离开大牢的一幕竟被辅国公看到了,当下连忙离座,向夏浔告罪道:“国公恕罪,下官这身份,实在是为难的很呐!肖巡按把尹千户关在牢里,便往北京去了,还要回来时,到了南京再向皇上弹劾于他。

     

      可尹千户罪名未定,久困于涿州牢中,上峰问责起来,下官如何交待?那尹千户口口声声说是奉了纪大人密令,到涿州来调查一桩秘密案件,若是因此耽搁了,下官如何吃罪得起?下官请示过知州大人,知州大人的意思也是把尹千户放了,这案子……还得锦衣卫和都察院去交涉,涿州这座庙太小,禁不起这么大的风浪啊!”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赵通判一脸的委曲,夏浔枉笑道:“无妨,无妨,本再公说过,只是偶遇此事,才请你来问问,纵放尹盛辉一事,本国公是不会理会的。”

     

      夏浔脸上笑着,神色年渐渐凝重起来。

     

      这事真要持公而论,尹盛辉飞扬跋扈,甚至贪赃枉法,都有可能是真的。但是军人犯法,自有五军都督府断事:而锦衣卫隶属上二十二万,犯法有锦衣司内部法司部门负责,连五军都督府都管不着。就算抛开这份特权不说,光论职位,尹盛辉是千户,正五品的官儿,肖祖杰身为巡按御使,对五品以上官员,只有弹劾权,没有处断权,他是不应该抓人的,可他不但抓了,而且对方拒捕时他还悍然下令捕杀,宰了几个锦衣卫的随从,若此人是因为嫉恶如仇,如此刚烈,也是刚极易折之辈,可往深里一想,却不尽然。都察院是陈瑛的地盘,锦衣卫是纪纲的地盘,都察院的人和锦衣卫的人斗得这么凶,莫非是因为大皇子埋在二皇子身边的纪纲这颗钉子已经漏了馅,两下里已经撕破脸,开始了明争暗斗?这一点,他就不能关注了。

     

      另一方面,纪纲也引起了他的警惕,曾几何时,锦衣卫出京都要藏头露尾,而现在呢?尹盛辉一个千户,在淅江辉武扬威的,淅江三司的官员竟然要等到肖祖杰这个巡按御使来,才敢告他的状。涿州通判是通判是法司口的官儿,三法司算是一家人,可肖祖杰送进大牢的人,赵通判连片刻功夫都不敢留,马上又把他异了出去。

    第642章 我来也

      当初新建的辅国公府,如今已经有了侯门深似海的森严法度

     

      阖府上下,里里外外,在茗儿和一众能干的内眷合力打点下,井然有序。

     

      内宅里边,回廊曲户,通道幽深,各式房舍、道路复杂曲折,没有园中人引导,若有外人贸贸然地闯进来,在这重门叠户中转悠半天,也未必能找到正确的位置。

     

      西厢的精致暖阁里,春寒寥峭,湿气又重,所以依旧燃着一盆兽炭,烘得室中暖意融融。

     

      室中布置富丽堂皇,凳、椅、几、案、橱、柜、台架、屏风……”取材皆用紫檀、花梨、红木,造型古朴,简洁洗练,从骨子里就透出一股贵重之气。镂空的博古架上,摆放的古玩瓷器,也是件件珍品,坊市上绝对买不到的东西,有价无市。

     

      正是傍晚时分,几盏细木为骨、彩缓玻璃为罩的宫灯将置在桌上,将室内照得一片通明,别的不说,光是这几盏灯,就是极昂贵的物件儿了。

     

      杨家几位女眷,都坐在屋里,有的倚在罗汉床上,有的坐在金丝藤的圈椅上,花梨木的小圆桌旁,茗儿发上不簪髻,只挽着一窝丝的栊州缵,长发恰似光油油的乌云,上身穿一件白藉丝对衿的短檑,下身着一伴月华湘水裙,娉娉婷婷地坐着。

     

      巧云引着几个侍女进来,端了概气腾腾、香甜宜人的冰糖燕窝粳米粥进来,都使青花小瓷窝盛着,几位夫人一人一碗,茗儿使汤匙轻轻搅着粥汤,笑盈盈地道:“老爷已经奉旨还京了,估摸着路程,再有五六天就能到。老爷这趟回来,一时半晌儿座该不会再离开了。

     

      老爷回来了,家里的事儿就得老爷做主,算算日子,老爷这一走一年多,咱家许多事儿得叫老爷知道。小荻,咱家的田地、桑麻、丝茶,包括府里上上下下的事情,都是你父女两个管着,这些方面要盘理清楚,得叫老爷心中有数。”

     

      小荻棒着瓷碗了,有些急性子地吹了吹气,笑眯眯地点了点头。男人是一家的主心骨,自已的相公就要回来了,全家人都喜气洋洋的,小荻自然也不例外。

     

      茗儿道:“梓棋姐姐管着山东到辽东诸多营生、雨霏姐姐操持着的各地商铺、分号,颖姐管的浙东、南洋一带的生意,也都理会一本明白帐来,等老爷歇过了乏儿,都得一一叫他过目。”

     

      茗儿刚怀孕时反应比其他几个女子尤其强烈,闻着点油腥味儿就犯恶心,吃的很少,如今已经怀孕四个多月了,妊娠反应已经不再强烈,但是头几个月的折腾,现在还没缓过来,以致一张瓜子脸儿清减了许多,下巴尖尖的,冷不丁望去,小脸上就剩下两只大眼睛了,不像一个孕妇,倒像日漫里边的美少女,卡哇伊的很。

     

      茗儿吁了口气,攥起粉拳,轻轻捶了两下后腰,微笑道:“老爷奉旨经略辽东之后,茗儿便与几位姐姐操持这个家,一直谨慎小心,生怕出点什么岔子,无法向老爷爽待,还好,家里一切安好,老爷回来,咱们也就有个交待了。对了,还有思浔和思杨的学业,咱们尤其得上心,这两天督促的紧着点儿,老爷回来,一定会考较她们功课的,可别叫这两个丫头在她爹面前露了怯。”

     

      一提起自已的两个女儿,苏颖就生气,大概是小时候野惯了,两个丫头学习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从来不上心,倒像男孩子似的喜欢爬树翻墙,嬉戏打闹,整个俩假小子,把那西席老师气得整天吹胡子瞪眼的,一听茗儿嘱咐,苏颖便道:“这俩臭丫头,再淘气我就打烂她们的屁股,看她们还疯不疯!”

     

      茗儿轻笑道:“颖姐,打不是个法子,她俩只是贪玩了些,性子并不坏。像我小时候,爹娘也好、兄长也署,从没碰过我一手指头,我还不是认真学东西么?倒是我三哥,听说他小时候不肯读书,常被爹爹狠揍一顿,结果还如……”

     

      提起三哥,茗儿神色微微有些黯然,轻叹了一声,才又展颜道:“孩子总归要管的,道理先和她们讲清楚,要是还不听话,就罚她们的站,再不然就罚她们少吃一顿饭,只要姐姐你舍得就成。”

      “两个丫头这么不乖么?那我这当老子的,可真要打她们屁股了,颖儿不舍得,我舍得!”

     

      门口突然传来一个声音,茗儿听见那声音,身子便是一震,陡然抬头,笑吟吟地站在暖阁门口的,赫然正是夏浔!

     

      “相公!”

     

      谢谢、苏颖和小荻都惊喜地叫起来,还是梓棋身手敏捷,一个箭步冲过去,已然忘形地扑进了他的怀抱,搂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