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分节阅读 384

作者:野狼獾
更新时间:2017-01-06 21:39:22
变成了瞎子,不敢‘露’头的驾驶员,开始盲目地‘乱’冲‘乱’撞起来,企图甩掉敌人的火力,但是完全疯狂状态的巴基斯坦步兵差不多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了,他们对眼前庞然大物的态度慢慢从恐惧变成了轻视,尽管印度人躲在厚重的装甲后面,但是他们率先崩溃了。

    紧接着又一辆阿琼坦克被无后坐力炮摧毁了行走部分,被打断的履带滚落下来后,迅速被步兵包围。车长在被火箭弹击中第10次的时候,终于绝望了,他揭开顶盖伸出一条白‘色’的‘毛’巾,挥舞起来,同时大喊着投降。狂吼中的巴基斯坦步兵蜂拥而上,不知道谁一枪将高举双手的车长击毙,然后情况失控,士兵们索‘性’不要俘虏了,一起从舱盖口投进手榴弹,将其余3人杀死。

    5分钟内,一个坦克连就损失大半,表面上亚希尼派出拦截的160人的加强步兵连死伤更为惨重,即使活下来的也个个挂彩,但是在及时赶到的另外2个排的支援下,他们仍然在疯狂地发起攻击。十分钟前,还不可一世的c连只有很少几辆从不同的几个方向夺路逃了出去。巴基斯坦人没有抓到俘虏,他们向每一辆动弹不得的印度坦克都反复攻击,直到打光所有的弹‘药’。

    亚希尼从获得的汇报中得知敌人完全被迟滞住了,虽然他不太相信消灭大半的战果,但是现在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他必须着力收拾掉眼前残敌,同时歼灭另一个完整的坦克连。他命令2个排用高速度‘逼’近敌人指挥部核心,务必全歼残敌,又命令作为预备队的另一个步兵连派人来检查战场,看看有没有重要的文件可以收集。自己则率领6辆坦克包抄阵地上的另外一个连敌军,他今天想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的歼灭敌人。

    桑德尔上校正在一路倒车后退中,他陷入了极度的惊恐中。正面敌人的数量已经压倒了他,而且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一发穿甲弹,竟然无法击穿不到300米的对手,对于坦克手而言,这样的体验是最扼杀勇气的,即使你所有的应对都是正确且及时的,但是面对一块无法击穿的钢板,逃跑只能是唯一的选择。

    上校不断地呼叫路上的c连,但是那里的报告突然中断了(连长第一时间被狙击手干掉)。他意识到,今天的败局难免,必须赶紧脱

    身向东穿束缚自己的丛林,达尼席瓦村建立起新的支撑点,同时等待空中支援,村里还有他留守着镇压村民的部队,有一个车载反坦克导弹分队,以及支援火力可以依靠。

    上校率领指挥部唯一残余的两辆阿琼坦克开始转向逃跑,没有预先部署的撤退顺序,让另一侧的步兵先跑,结果引发了‘混’‘乱’,不过他的本意就是让步兵顶缸,拖延敌人。随后杀到的2个排6辆99式坦克,向自‘乱’阵脚的敌人开火时,桑德尔已经即使脱身了。

    亚希尼的另一队人马路过不久前,步兵连袭击印度c连时留下的,大约一平方公里的战场时,还是被深深的震撼到了,这是他见过的最惨烈的战场。树干上布满了各种弹片,树枝上则挂着残破的武器零件和残肢断臂,地上满是敌人坦克仓促倒车时留下的履带印,而低洼处中积满了血水。

    履带印中,还有一滩滩扭曲却又平整的人形,如果故意不去琢磨,则无法分辨这是碾平的尸首,还是仅仅几件破衣服,战斗的惨烈由此可见一斑。

    步兵连长向他报告时,已经无法站立起来了,连长的右手失去了3根手指,那是在与60吨的庞然大物‘交’手时,被对手发‘射’的散弹破片割断的;他的左‘腿’严重烧伤,那是‘激’战中被己方发‘射’的火箭弹尾焰扫中导致的。

    不过连长在受伤同时发‘射’的火箭弹,直接穿透了座圈结合部,在一辆敌人坦克上留下了一个细小的孔‘洞’,那名死在车内的印度车长的情况,比他更糟一些。

    亚希尼草草查看了敌人的损失,一共有8辆被摧毁的坦克,中有4辆集中在很近的距离内,大概是在短时间内一顿猛揍打懵了,他们的炮管指向四面八方,当时的态势犹如被定格一般。

    作为营级指挥官,他当然为步兵的表现如此赶到骄傲,他们远远超越了那些见了敌人坦克望风而逃的家伙,但是作为坦克手,他难免有一些伤感。以往的战斗中,他总是排斥与步兵的协同,要么嫌他们慢,要么认为他们耽误事,但是眼前的情景提醒他,坦克绝对不是无往不胜的兵器,实际上坦克的弱点很多。

    一个月前,他以孤胆英雄的傲慢姿态,拒绝参加陆军参谋部指派参与的与中方的‘交’流活动,现在想起来,这是一个严重错误。中国人或许没有太多实战的战例可以教他,但是他们‘摸’索信息化作战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当坦克深陷敌人步兵重围时,坦最缺乏的就是周围的信息,单单依靠单车上的各种传感器或者小群体的车际数据链,来掌握周边态势,显然还是不够的。如同眼前这个敌人坦克连,就是吃了这样的大亏。亚希尼从

    未接受过正规的指挥课程,不过他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

    此刻正面佯攻的t80部队,监视到了敌人大约一个连,正撤出阵地缓缓撤进了达尼希瓦村前进,并且观察到一些装备反坦克导弹的8轮战车掩护。敌人没有一下子垮掉,说明指挥部跑掉了。上级突然通知他发现敌人空军。不知道是不是冲他去的,亚希尼决定先缓一缓,他命令全部人马退进丛林,以免被敌人空军侦察到。

    不一会儿,印度空军的战斗机果然出现在了空中。亚希尼提心吊胆地听着头上飞来飞去,不过敌人明显有些着急,最后草草向10公里外的浮桥扔下集束炸弹后,向西返航,很快巴基斯坦的雷电战斗机赶到,兜了几个圈子,也回去了。最近的空中较量双方都显得比较克制,也许是中国在北方牵制的结果,也谢是在积蓄力量,准备着最后的一战。敌机投下的集束炸弹显然是冲着装甲部队来的,对付浮桥效果不好,只炸毁了一部分,不过为了不引起敌人的过度反应,巴方没有迅速修复桥梁,这使得亚希尼暂时陷入了孤立中。

    远在阿萨姆提斯普尔的林淮生,此刻差不多已经将主动权扭转了过来。

    通过审讯被俘印度内务部队人员,他得知了更多的情报。首先,洛桑确实在准备用多种手段渗透进来,引爆他的核弹,而目标就是提斯普尔附近的中**队。目前他只剩下了一颗核弹,藏身的基地所剩无几,也就是说,他已经到了穷途末路,必须孤注一掷的地步了。

    当然俘虏卢贾德纳汗的意义远不止对付洛桑。这个人曾经是特种部队指挥官,后来是印度国防部长的办公室主任。在辛格实质‘性’地架空了陆军参谋部之后,从他身上就可以获得的情报价值是非常巨大的,这是徐景哲迅速将此人空运到国内的原因。

    情报部‘门’通过特殊手段,已经从他嘴里翘出来不少有用情报,他在阿萨姆战役尚未接受前,就带着一支人马偷偷来到阿萨姆,主要目的有两个。其一是要以某种方式解除到洛桑。按照辛格‘交’代的意图,就是要给予叛徒洛桑嘉措一些情报上的支持,而梅加拉亚邦的秘密‘洞’‘穴’仓库,是洛桑不知道的,是卢贾德纳汗通过他的管道,送给洛桑的大礼。

    另一个目的是整合该地区,继续效忠印度的部队。以梅加拉亚以及曼尼普尔邦的丛林地带为依托,建立起游记战基地,待中**队收缩时,进行反扑。而他辞去国防部的职务,则是为了不落下印度政fu支持恐怖主义的把柄。

    从徐景哲掌握的其他渠道的情报看,印度政fu确实还不知道辛格利用洛桑的计划,虽然他在

    内阁会议上提过,但是立即被卡汗否决了。这次行动完全是辛格自己的意思,想借着洛桑的手,完成一次报复。由于担心洛桑无法驾驭核弹,或者找不到特别载具,卢贾德纳汗还特别准备了一些图纸,准备以“丢失”的方式,落到洛桑手里供对他“参考”。其中有2架梅加拉亚维修仓库内残存的直升机位置,以及核弹起爆装置的电路图。

    作为后备,自以为聪明的辛格还另有一套解决方案,他指望在洛桑的恐怖袭击得手后,由特种部队出身的卢贾德纳汗,将残余的印藏特种部队全部铲除,以绝后患。不过洛桑决定先发制人,他假意约卢贾德纳汗前来‘交’涉,结果半路上进行了伏击。没有迹象表明洛桑看破了辛格的‘阴’谋,不过对他这样的人来说,也许忘恩负义才是最自然的选择。

    俘虏对洛桑下一步的计划s涉及不深,所知有限,只知道另一颗核弹三天前就已经运走了,具体将要实施的运载方式只有洛桑自己知道。卢贾德纳汗最后‘交’代说,洛桑扎西完全就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所以最后一击的方式,一定是出乎所有人预料的

    533 EMP的难题

    林淮生长时间凝视地图,一方面他指望洛桑早些出手,无论从陆上还是空中,他都有万全把握拦截住对手,从而将这次自杀袭击的伤亡控制在最小范围,不过另一方面他也必须考虑一件事,就是敌人会不会用一种出人预料的方式将一个沉重复杂的装置运到提斯普尔附近?

    已知洛桑曾经计划利用假冒的解放军军车或者本地民用车辆实施攻击,但是现在这个漏‘洞’已经堵上了,托工兵的福,现在可以通行车辆的道路上,每隔几公里就会有隔离墙和检查点,车辆必须在铁丝网和两道‘混’凝土墙之间接受检查。靠近检查点不减速的车辆,都可能会遭到‘射’击;而部队口令和车上特别标志经常更换,战斗时代的‘混’‘乱’已经结束,敌人故伎重演怕不容易‘混’进来。

    第二种可能,是利用安装了中国敌我识别系统的直升机渗透过来,不消说技术上的难度,他几乎做不到,并且林淮生已经按照最坏的打算进行了部署,防空系统进入警戒状态,对低空低速目标采取极为严格的监视,最为配套措施,林淮生甚至禁止了非必要区域的直升机升空,以防范敌人这一手。

    如此好像是没有漏‘洞’可以钻了。但是他面对的毕竟是丧心病狂的洛桑,保险起见,他一直保留着最后的特殊手段,那是几枚上级从未承认存在的电磁脉冲炸弹,就挂载在提斯普尔机场的值班直升机上。

    这只是靠靠常规炸弹起爆的emp武器,原理上靠炸‘药’威力在螺旋线圈上产生极大电流,瞬间转变为微‘波’频段的强大脉冲‘波’。炸弹的攻击方位有一定的指向,投掷得法,可以部分避免载具自身的伤害,但是总的来说是一种无差别攻击武器,对投弹载具,具有潜在危害。目前,这种以破坏电子设备为专长的武器在各国间,还都处于讳莫如深的状态,虽然它对人体近乎无害,但是具备无差别和大规模杀伤等骇人标签,没有谁正式承认其存在自己的武器库中。

    实验效果表明,这颗200公斤级别的特殊炸弹可以对半径10公里内的电子设备发挥作用,但是如果对手有一定的屏蔽措施,这个距离可能会缩短到几百米之内。所以必须将其‘精’确地投掷到目标附近,才会产生足够的能量密度毁坏敌人设备,从已经缴获的一枚核弹的起爆器看,使用了较为可靠而又粗笨的工艺,注定了没有对抗微‘波’‘波’长范围内,脉冲攻击的能力。这种武器暂时还只有‘激’光制导炸弹以及普通航弹两种形态,前一种依赖‘激’光照‘射’,并且不太适合攻击高速机动的目标。两种形态的炸弹都需要一段长时间且不可逆的加电过程,如果早期目标识别产生误差,极易导致炸弹误加电而

    报废。以上种种都限制了这种武器的战术价值,原则上,它是为了对付固定的或者成片的大量目标设计的,比如军队电台群,或者城市电视台之类的目标,而非一辆卡车神出鬼没的卡车。不过炸弹的威力光速传播,似乎超越了克制手握起爆控制器的控制人员的反应速度。

    丁克广几次要求取消这种完全看不到意义所在的武器的准备工作,因为利用武装直升机演练发‘射’,本身有悖于林自己下达的直升机不许在提斯普尔附近升空的低空禁空令,这使得防空作业变得无端复杂起来,导弹阵地指挥官必须时刻与联络官保持联络才能防止误伤,而另一方面敌人可能会利用这一漏‘洞’(如果他们知道的话)。

    不过林淮生与洛桑打‘交’道的时间比卢贾德纳汗更长,他也更清楚,洛桑是一个喜欢出人预料的指挥官,更何况他现在除了出怪招别也无其他办法了。第三种进攻路线不可能存在在?洛桑是否真的已经玩不出什么把戏了?林淮生不敢打这样的包票,所以emp的演练也一直在进行中,他想即使这次用不上,说不定一个月后能有用?

    布拉马普特拉河,横贯斯利那加市区,实际上这条河横贯了整个阿萨姆。战争发起后,河上的航运就停止了,中**队发布的禁航令,限制所有船只在靠近提斯普尔的河道上航行。原则上任何靠近的船只都可能遭到中**队的‘射’击,但是空军无法运输几条巡逻艇来沿河防范也是事实,而这条河一公里以上的宽度以及附近的河汊,注定了完整控制她是很困难的。而空中侦察对于宽阔的河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