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分节阅读 444

作者:野狼獾
更新时间:2017-01-06 21:39:22


    他手上的另一些情报,是关于敌人部队从20分钟前,已经开始退却的,这是侦察机观察到的。不光是退却,还在有计划地破坏了道路和桥梁,也许敌人指挥官被炮击打怕了。

    从战役上看,他的装甲兵力必须快速‘挺’近,绕过一些坚固防御

    带,破坏敌人的有序撤退,尽量多地围住敌人;而歼敌任务,必须留给后面的巴基斯坦部队。

    林淮生的命令已经下达,要求坦克部队在面对敌人分散的部署,也作出了分散兵力的攻击,他命令坦克部队分成两路越过边境,一路迅速向帕坦科特前进,尽量利用森林地带,不要让敌人察觉到意图,帕坦科特有最后一条通向查谟的铁路,是敌人必救之地。另一路坦克,向第4师指挥部所在地阿姆利泽进攻,当敌人将主力坦克部队集结到任何一处时,他期待两路配合,通过一次围歼,将主要问题解决。

    坦克第1营得到了从北方突破的命令,坦克群从隐蔽状态中现身,迅速向前攻击,在他们前面其实已经有一些乘坐步兵战车的侦察部队越过边界了。印度人利用他们的远程火箭炮在他们能够预计到的,可能被突破地带布设了地雷,不过已经经由侦察部队划出了大致地带,在导航路线上也有提示,坦克部队只需要绕开即可。

    王镇北的坦克迅速开到铁丝网、沟壑、碉堡与高墙阻住去路的边界,印度人早就跑光了。在坦克1营后面,是机械化步兵营。部队将以最快速度,利用敌人防线的漏‘洞’,穿‘插’到指定位置,如遇阻击则绕过,将其留给后方部队,只有一种情况必须作战,即遭遇敌人坦克部队,因为后方的步兵应付不了。

    林淮生不计成本地使用无人机,使得中**队收获了巨大的成效,侦察发现了在北方的森林地带,是敌人疏于布防的地区,敌人后撤后,那里出现了一条可以利用的通道。究其主要原因,应该是第4装甲师本身的兵力不够,另一个原因,是那里并不适合坦克进攻,从地图上就可以看出来。不过巴基斯坦陆军曾经在20年前,派遣陆军人员,以旅行者的身份,对那里进行过考察,确定坡度普遍在20°以下,一年中雨水较少的几个月可以通行坦克,进行东西方向的机动。

    王镇北可以大致猜出敌人指挥官的意图,显然那名指挥官希望以退为进,等待在中**队战线拉长后,利用机动部队,不断袭扰薄弱地点,造成中**队的进攻无以为继,这是一种相当积极的防御策略;这里毕竟是印度领土,不必面对通风报信的敌国人民,情况与在巴基斯坦作战时截然不同。

    第1营迅速越过已经化为焦土的敌方阵地,这片阵地位于边界以东5公里,可以看到阵地上横七竖八的的各种火炮以及卡车。敌人的各种车辆和火炮都有不错的伪装,但是牵引火炮先天的缺陷,使得其本身已经不太适应现代化战争了。

    “呼叫泰山,我部已经顺利越过边界地带

    ,敌人已经退却,天黑前可以突破到指定区域。”

    营长黄德兴在前锋连的第4辆坦克上,他爬出炮塔,开始向后方旅部报告情况,通讯中继车就在边界东面,他可以随时呼叫旅部。

    “你部继续沿前锋侦察营的路线向前,除非遇到抵抗,不要暴‘露’意图,也不要破坏本地人的财产。”

    “我会尽量避开村落,不过本地人好像都已经逃光了。我想知道,敌人的挑战者躲到哪儿去了。”

    “刚刚核实,他们把萨特莱杰河上游的桥梁炸毁了,那是河上唯一可以通行重型坦克的桥。应该已经撤到了河东面了。”

    “跑了太可惜了。”

    坦克继续隆隆地在不平的林间道路上行驶,这里的地处北方,树木群落单一,以冷杉和松树为主,没有讨厌的灌木,1月份土质也足够硬,坦克可以小心行进。黄德兴视力不错,他注意到,有一样东西在自己一侧几十米的地方移动,看上去非常的小,如同一丛移动的低矮树木,并且有渐行减价远的趋势。从轮廓和尺寸上看,有些像巴基斯坦大街上常见的三轮运输车。

    他呼叫驾驶员脱离队列右转转30°跟上,他意识到能在这样起伏地形上高速运行的,应该是某种军用车辆,但是他想不起有什么军用车辆会这样的袖珍。不过,如果不是尺寸这么反常,他很可能会把它当做从一侧开过去的己方车辆,因为中巴联军没有这么小的东西

    601 空中走廊

    营部的另外2两辆坦克也跟上营长的坐车,向这边跟过来。驾驶员已经看到了那辆可疑的车辆,试图跟上,但是那个小东西在雪地上启动的速度竟然特别的快。

    黄德兴下意识钻进炮塔,不料枪声先响了起来,打得四周树木枝叶乱飞,那是一种射速很快的机枪,快得听不清枪声,犹如一把电锯在切割空气;实际上他还未在战场上听到过类似的机枪。他也不知道这辆小巧的印度侦察车,怎么会撞上了偷袭的坦克纵队,以它的尺寸,很容易隐藏才对,至少应该在远处先听到动静。

    敌人反击的机枪打得仓促,有一些弹幕泼洒到了坦克装甲上,当然如同隔靴搔痒一样。黄德兴操作遥控机枪反击,向底盘扫射,希望打坏轮胎抓活口,虽然这是侦察营和无人机漏掉的目标,并不在他职权范围内,但是他也希望能获得一些战场情报,敌人的侦察人员知道的,一般而言也不少;列入敌人的挑战者ii型坦克躲到哪儿去了,可是这辆高度伪装的战车下面不是轮子,竟然是履带。黄德兴研究外军装甲车辆不少年,愣是花了一些时间才想起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炮手使用稳像瞄准对准目标,坦克炮管开始转动,但是目标以不可思议地快速地转弯逃,竟然快过射击线移动,迅捷程度如同一辆摩托车。

    但是一转眼,那辆敌人的微型侦察车似乎中心过高,无法适应这样的高速转弯,眼看要侧翻,驾驶者反打方向,结果彻底失去控制,一头撞到了一颗大树上,大树轰然倒下时,那辆履带车辆也翻倒在了路边。

    黄德兴呼叫其余坦克不要开火,同时通过电台协调后面机步营第1连派一辆营部步兵战车靠近,那里有一名懂一些北方印度话的营部参谋,偶尔也可以负责调查那些侦察营漏网的有价值的情报。

    3辆巨大的坦克则减慢速度围过去,现在不能一炮轰烂了这辆小车,如果能逮到几个活口,显然是最好的;另外,如同战场上其余的中**人一样,黄德兴对印度最近又弄来了的什么新玩具,充满了好奇。这显然是一辆德国造的鼬鼠侦察型伞兵战车,在情报单位提供的,相当庞杂的当面敌人可能使用的武器清单里竟也没有它的存在,德国似乎一直假惺惺地没有参与对印度的军事援助。

    他命令其余部队暂停向指定区域行进,心警戒四周,侦察型的鼬鼠战车固然比一个人还矮不少,活像个玩具,但是这种小东西的其他车型,有可能搭载咬痛主战坦克的反坦克导弹。他调整倍率观看目标,大致可以确定这就是一辆侦察型的鼬鼠空降战车,只有一挺机枪。据他所知,这种战

    车只有2名乘员,他很担心全部完蛋了。他掏出手枪,慢慢钻出炮塔,听到了印度士兵的呻吟声,于是壮起胆子跳下了坦克走过去。

    一名头破血流的印度士兵正从驾驶员位置爬出来,看上去摔得不轻。黄德兴上去帮忙把伤兵拖出来,又查看了这辆小巧车辆的里面,刚才向自己射击的那名乘员已经折断脖子死了。他想,应该没有哪个驾驶装甲车辆的士兵,会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因为撞到树上阵亡。

    坦克部队上空,几架飞豹呼啸而过,他们将配合地面行动,执行纵深打击任务,主要攻击目标位对手部署在边境后方100至150公里区域的远程警戒雷达。目前,印度在这一地带上部署的雷达网仍然有恃无恐,对进一步的突破构成了威胁,在这个范围以西,已经鲜有雷达敢乱动的了。

    这是张成岩本日,第二次起飞作战。他的编队携带了自卫用反辐射导弹,和500公斤的卫星制导炸弹。

    对付一些波长较大的远程雷达,一般的反辐射武器效能不强,但是那些天线巨大的雷达机动能力很差,一旦暴露位置,则可以使用卫星制导炸弹或者战术导弹进行定点攻击。从成本和反应时间上看,通过能够在目标区域外,长时间盘旋等待战机的轰炸机携带卫星制导炸弹,显然比战术导弹优越。

    中国战机的位置,处在敌人北方集团与斯潘加部队的防控网结合部地带,这里属于印度部队地面部队的任务重叠区,表面上飞临这里的战机,将要面临来自南北两面的威胁,但是由于敌人两个集团的雷达没有组网,缺乏空情信息交换,北方反而出现了一条可以自行通过的走廊地带,对于战机而言,更容易突破和滞留。

    张成岩一直留意来自四面八方的电子威胁,显示器上,地面雷达按照其特征被分为了几类。目前大部分都是来自远方的雷达,没有强大的威胁。

    告警设备已经跟新了软件,可以有限地识别出来自北方的紫菀30导弹的火控雷达,如果它继续在上次使用的频段上工作的话;不过由于这种雷达露面次数较少,且指挥官总是小心翼翼,要用反辐射导弹对其实施打击,似乎还没道时候。

    另外,印度还有一些很难在临界距离外,被机载雷达告警设备截获的,老式trs2215警戒雷达以及英迪拉雷达,这2种雷达都具备远程探测的能力,尤其第一种法制老式雷达,具备一些功率控制以及频率捷变能力,使之能够与优势的空军玩一些捉迷藏的小把戏。印度陆军获得这些雷达的时间比较长,操作人员较有经验,且信心十足敢于开机。

    当然老手的对抗,意味着利用技术优势而非莽撞,通常此类雷达的操作员,会使用高增益天线,能够接收微弱的反射的特点,在发射峰值功率控制上下功夫,这使得比其他雷达更难被发现和进一步探测到位置。在各个战场上,如果这些东西部署到200公里开外,一直都没有很好的办法加以摧毁和干扰,索性印度雷达网前后脱节,一些雷达在参差不齐的纵深地带,处于了比较突出的位置上个,这使得它们进入了对林淮生的视野,对他而言,这是一个必须处之而后快的麻烦。

    与飞豹一起行动的,还有歼10战斗机以及一架尺寸极大的高空无人机,它担负着看似不起眼,但是非常核心的电子侦察任务。

    这架飞机以一定的弧形轨迹在印度防空导弹无法企及的高度飞行,近2万米的高度使得它可以轻绕开南北两边的威胁,收集各种蛛丝马迹。它存在的目的,是利用机载设备,精确定位敌人雷达位置。由于印度在这一地区,制空权基本丧失,最终导致地面雷达持续开机时间增加,这为硬杀伤提供了机会。

    紫菀30系统时钟没敢露头,这让飞豹飞行员有些失望,他们不能深入太多,一旦航程吃惊,就必须返回巴基斯坦领空加油,如再无收获,就只能无功返航。

    高空中的无人机在19500米的极限高度上小心控制航线,它的电子侦察系统,较之战斗机上的更加灵敏,它正在悄然捕捉并适应躲藏在120公里外的印度远程雷达频率,这一过程完全被动,不易引起敌人的注意。被侦测的那部部署在温格德湖以北的trs2215雷达,处于整个雷达网的最突出位置上,它自己或许还不知掉这一危险的境地,仍然不间断地开机。对于中国空军而言,这一节点一旦被摧毁,剩余的印度雷达要么在短时间内填补空白,否则印度统帅部,应该会发现自己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空白区域,这对于下一步的防御,当然是极为不利的,因为中国空军可以利用这一地带不断延伸打击,最终扯烂整个防空网。

    敌人雷达差不多能够在同样距离上看到无人机和飞豹,但是它们应该还无法识别目标,也无从识别威胁;印度雷达必须保持开机,不断地变化频率,以为别人不知道。显然它的要紧位置使得它不能关机了事,它必须紧盯着10000米高度的飞豹战机。

    敌人应该凭借经验知道,中**队对雷达的打击无外乎干扰或者反辐射打击,目前来说来说,这两种打击的条件都远未达成。

    张成岩终于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等到了数据链提供的目标位置信息,同时指挥机上有

    人提醒他,敌人雷达正盯着他,所以下手小心些,别动作太大吓着对方。

    卫星制导炸弹的飞行速度始终是一个麻烦,当然另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是,敌人这部米波雷达,能在多远距离上看清滑翔的炸弹来袭,最终它将有多少时间采取反制?

    3架轰炸机飞行员各自在武器面板上选择炸弹,并同步输入目标位置。电子侦察能够侦测确定的位置范围,仍然只是近万平方米的矩形区域,需要多枚炸弹同时攻击,飞豹的战斗优势终于显现出来,他进行载弹攻击的出动效率,要高于歼10战斗机。

    利用卫星炸弹本身精度不足,造成的散布,达到一定的毁伤概率,非常适用于此类脆弱目标,当然前提是所有炸弹到达时,敌人最好别动弹。

    飞豹编队悄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