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分节阅读 567

作者:野狼獾
更新时间:2017-01-06 21:39:22
逃跑,后续车辆撞到了一起。傅小光没有向大桥发射一发炮弹,他也不希望敌人把桥炸掉。不过这次袭击,仍然引发了敌人的炸桥程序,一直到最后一刻才被恢复冷静的最高指挥部制止。

    叶林斯基的指挥部内,各种敌情迅速汇总到眼前,暂时只有北方的日本人传来了好消息,而印度人防守的区域,则全部遭到了突破,开始向他求救。不过,正面敌人的炮火和机动都有所减少了,这是敌人耗尽燃油和弹药的兆头,他说服自己不能分兵去救印度人,新德里有几十万印度军队,只要坚持到白天,就能多少恢复一些战斗力,而敌人的兵力会随着时间而衰竭。他希望日本人能继续力挽狂澜,顶住北方的压力。

    亚希尼的坦克迅速从一堆堆燃烧的步兵战车旁通过,他草草数了一下,如果敌人投入了一个机步团,大约一半的兵力没有了。

    2连的一辆战车报告遭到了穿甲弹射击,没有击穿,当然敌人也没有暴露出来。夜视距离上,哪怕数百米的差距让所有车长赶到无力。这个距离随着诸多因素而变化,除了技术上的差别,以逸待劳的一方,因为发动机或者炮管温度较低,更容易在夜幕中隐藏自己。

    他将战车开到靠前位置,如果敌人从2500米,甚至更远的距离向他射击,他有把我抵挡一下。并且他信不过别的车组可以看到火光,并在对手发射烟雾的短时间内抓住机会。

    激光告警很快就探测到了一束意图不良的激光,这个设备能提供对方方位,当然最好的预防办法是发射烟幕弹避过这一击,比较傻的办法是不做防御,直接迎着激光开过去,当然至少可以用正面最坚硬的装甲碰一下,他选择迎面开过去,现在不是逃避的时刻,他换上了一发贫铀弹,等着敌人开火。

    他看到了前方地平线上一闪而逝的火光,这一击转瞬就到了。

    接近10兆焦的动能撞击坦克正面时,发出了短促而又顿挫的声音,这种震动能够传递到炮塔内,造成成员短时间的耳鸣,这意味着钨芯折断,装甲完全吸收了能量。

    选择挨这一炮使得他第一时间找到了目标,敌人不光夜视能力很强,而且远距离射击准头很好,如果说有什么缺陷,似乎是那门44倍口径的120毫米火炮,并不是这片战场上最强劲的。亚希尼敢于直面敌人,部分是因为对手刚刚远距离射击96式坦克失手,这让他心里大致有底,虽然他本质上讨厌将坦克战等同于装甲和火力的简单较量,但是今天他拖延了太多时间,只能拼一下金属硬度了。

    敌人射击后,在热像仪背景中凸显出来。亚希尼下令停车,以便于塔西姆能够稳定瞄准打出这一炮。从测距数字看,敌人也处于停车状态,距离接近3公里。稳像火控以及射击门控制,可以将高低方向的精度控制在0.1密位以下,但是对于2800米外的目标,这个数字仍然嫌不够,所以必须停车。

    那辆90式在射击后不久,开始发射烟幕弹,于是目标再次在消失在背景的噪波干扰中,不过那不要紧,因为塔西姆已经抓到了它,穿甲弹相对于炮射导弹的一个优势,就在于速速。对于一辆停车状态的坦克而言,炮弹飞到的区区两秒钟时间内,不大可能从原地逃走。

    伴随着巨大的摇晃,一发贫铀弹从99式坦克50倍口径的火炮中射出,直飞目标。

    90坦克果然停在原地等着这一炮,日本车长为了看清目标是否被击中,发射烟幕弹有一些晚,以至于被塔西姆的测距激光扫到,这意味着对手得到了射击诸元,他没有试图在烟雾掩护下逃离原地,从0速度启动并转弯,只能增加被弹面积以及露出较薄的装甲。他做出和亚希尼一样的选择,将最硬的一面对准目标,硬抗这一下,当然他预判对手很可能无法击中自己。根据统合幕僚部的情报,中国坦克的长杆炮弹在飞行抄过2公里后,弹芯会会失去稳定发生抖动,所以部队要求,务必将战斗限定在这个距离之外。

    贫铀弹直接击中90坦克炮塔正面,装甲如同奶油一样被钻破,炮弹直接贯穿炮塔,并且立即引发了内部火灾。

    自动灭火系统迅速将第一次火势扑灭,但是滚烫的碎屑飞溅到后部油路管道上,随即引发第二次大火。

    亚希尼看到了巨大的爆炸,显然目标内部的弹药噼噼啪啪燃烧起来。

    745 无坚不摧

    “竟然打穿了?”亚希尼自己也有些不敢相信,他倒是对塔西姆的射术很有信心,但是一般在这个距离上,很难击穿坦克炮塔正面,就如同敌人的炮弹没能击穿他的正面一样。

    3公里外的横田大感惊讶起来,他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他本人当然很清楚自己这门44倍口径的火炮以及JM33穿甲弹的威力稍有些薄弱,但是情报表明,至少不会弱于对手的 50倍口径火炮。在上级看来,这门炮的综合性能足够最优的,当然综合性能中的主要强项在与火炮寿命。

    很明显,统合幕僚部的情报收集出现了纰漏,首先是对手火炮精度问题,显然由于有些人认为对手在2公里外没有精度,所以对中国坦克炮2公里外的穿甲弹动能衰退的研究,也就显得毫无必要。中国的军事情报一向很难收集,这使得国际间滋生了大量针对中国的情报掮客,在没有情报来源的时候,这些人总是用臆测的东西来迷惑各国情报机关。

    其次让横田吃惊的,是对手的热像仪搜索能力,他的2个小队在保持停车状态下,可以抢先射击,但是对手立即展开还击,也就是说,如果双方处于同样的行进状态下,谁先看到谁,还是未知数。

    横田中队长陷入了进退维谷之中,但是他绝对不能辜负老长官矢村的托付,目前整个联军正处于风雨飘摇当中,没有太多的纵深可以让他退回去,调整一下。

    “各车组听着,从外线迂回过来的,只是敌人的二流部队,必须坚决击退。”

    他只能闭着眼,继续相信弗林斯司令部的敌情通报。情报表明巴基斯坦装甲部队,从来没有太过抢眼的表现,人员装备,全部处于二流水平。

    弗林斯的情报单位,确实长于卫星侦察、通讯监听方面的情信息收集,不过战线上最有价值的情报往往不是靠这些东西能够得到的。亚希尼如同鬼魅般的战术,在印度一些吃过苦头的装甲部队中流传已久,不过印度情报单位从来没有重视过这样的线索。大部分时候,高级军官们会将前线报告,看到巴基斯坦部队的99式坦克,归咎为惊慌失措造成的误判,他们认为基层军官没有能力从1.5公里外分辨出99式坦克,和诸如哈立德或者96式坦克的区别。以上官僚主义,使得印度军队情报机关,从来没有将亚希尼的部队单独分拣出来加以研究。

    印度第二军情报处,每天要接到几十次前线报告,声称阵地前发现巴军99式,在这种草木皆兵的环境下,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被湮没掉了。

    在印度第2集团军情报处,提交给联军的敌人序列以及各部队战术特长报告中,巴基斯坦第1装甲师有一个装备96式的营级规模番号不祥的坦克群,而集团军以下有一个装备99式坦克,很少出动的直属坦克连,他们从来没有搞明白,这其实是同一个单位。

    横田指挥的日军中队稍稍后撤,等待公路上的13式突击炮和印度军队汇合,准备重整旗鼓,他很快就与一支赶到的,装备T72M4的印度部队取得联络,这支坦克部队使用了北约通讯设备,在夜间可以勉强配合作战。横田刚刚部署了防御,就发现敌人紧跟而来。他发现正面的这支巴基斯坦军队突击速度很快,这显示出其指挥官对地形掌握的十分充分,而且求战心切。

    这一次亚希尼可以从3公里外观察到目标显现,日军坦克进行了短暂后退,红外特征直线上升。他当仁不让地率领1连正面冲过去,将左右迂回任务交给其余2个连的各2个排。尽管他不喜欢正面硬拼,不过总不能让夜视能力和装甲较弱的2连,或者经验不足,还损失了一个排兵力的3连来干这件事。

    “全连低速前行,好像有一些T72,躲在掩体后了,我建议你们射击T72坦克时,尽量选择掩体下的车体部分。”

    他下达了简单的命令。他已经看到对手的类似T72,比较低矮的坦克躲到了墙体或者土堆后面,以为可以隐藏车体。不过这些野战时仓促找到的掩护,如果没有厚到1米以上,几乎没什么用处,除了遮挡红外信号。无论什么型号的T72,其车体装甲都要比炮塔薄得多,当然这一点无需他提醒,他手下的老兵也都知道,不过在面对90式那样炮塔正面装甲几乎垂直的坦克时,策略是不同的。

    “不过,还是优先射击那些日本坦克,他们的火力更准。”

    “怎么分辨日本坦克?”

    有人问道,显然依靠热像设备在极限距离上残缺的轮廓(对手利用掩体遮挡)不容易分辨出那些应该优先。

    “那些先开火的是90式,T72应该看不到我们。”

    99式坦克展开大约400米宽的正面发起进攻,亚希尼不希望队形太宽,让敌人有机会射击车体侧面。99式坦克并没有浪费太多的重量加强侧面防御,指挥官必须深谙其中的利害。远处的对手再次抓住机会抢先射击,这使得90式暴露出来,而捷克产的T72果然停在原地,他们还无法看到目标。

    1连的低速推进,使得日军火力保持较高的准头,但是这绝对是让横田以下的官兵们绝望的一次射击,事实上这次射击的2次命中,反而起到了一些适得其反的效果,那些夜视能力不足,而无法观战的印度装甲兵,却发现自己可以清楚地看到钨芯穿甲弹在一片黑暗中,崩飞到天上的诡异景象。

    正面蛮横的冲锋,确实可以给对手施加强大的心里压力,尤其当对手的炮弹总是打不穿的时刻,这是亚希尼从来不敢预期的效果,他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才被迫利用坦克坚不可摧的一面来瓦解敌人。

    “长官,我们的炮弹无法击穿敌人?”

    一名小队长颤抖的声音飘进横田的意识里,他注意到对手的大约10辆坦克就横在前方3公里,射击过后,却没有一辆停止前进的,并且也不释放烟雾。90式20年未更新的弹药和偏低的膛压,显然镇不住对手。

    “沉住气,等再近些。”

    测距数字显示敌人进入了2900米,日军坦克展开了第二轮开火,发命率提高了不少,但是仍然无一击穿。

    巴军坦克似乎忘记了开火,继续有恃无恐地推进,于是横田抢到了第三次开火的机会。震耳欲聋的炮声中,他看着一发穿甲弹直飞目标,然后撞上目标,变成了一簇碎片,带着曳光管的最大的碎片打着旋飞向了一侧,这是弹芯断裂的典型特征,但是他不甘心,继续等了一会儿,对手停了下来,但是炮塔仍然在转动,显然没有击穿。

    亚希尼的坦克车组终于开始停车反击,双方都选择停车后开火,除了增加准头,也为了保障自动装弹机的可靠。

    塔西姆将炮口转向目标,在静对静的条件下,他有把握打出接近百分之百的命中率,目标的炮口正对准自己,无力地吐着白烟,刚才这门炮已经射击了一发,但是没有击中。塔西姆不敢造次,仍然选择了一枚贫铀穿甲弹。

    巨大的炮声过后,他看着一道白光劈中了目标正面,钻了进去。这种弹药何止是更加犀利,其引发目标内部燃烧的机会也更大。

    果然对手开始冒烟,烟雾不是从两侧发射器或者后方热烟雾喷口发出,而是从座圈里钻出来,这是火灾失控的迹象。钨芯穿甲弹的碎屑引发的火势容易被自动消防系统扑灭,而这种新弹药则具备极高的,点燃目标的能力,至少是亚希尼车组观察到的2次击穿,都引起了大火。

    印度T72M4坦克开始参与进作战,他们可以看到巴军坦克开火时的火光,但是亚希尼的坦克并不继续靠近,而是停在2500米外,向所有这些目标开火,保持着极高的击中和击穿率。

    战场上所有敌人的注意力被正面无法击穿的敌人吸引,侧翼警戒的车长们也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正面,即使从公路上远道赶来的轮式突击炮也是如此。在亚希尼的火力展示下,两支侧翼包抄兵力,得意悄然行动到了对手防线的两侧,随着战场上更多的90式被摧毁,这股敌人夜间观察能力也急速下降,现在他们即将面临被彻底消灭的命运。

    从侧翼靠近的拉赫曼终于抓到了报仇的机会,他一上战场就被打了一闷棍,现在他小心翼翼地搜索前进,尽量不再犯错。

    凭借热像仪优势,和对敌人位置的大致掌握,他从1.5公里外,看到了群聚在侧翼的敌人T72坦克群,至少有6辆坦克和2辆步兵战车,敌人背靠公路,静静等待着。

    他命令自己的部队展开,准备一次报销全部目标,新的敌情出现,公路上出现了一队装着长身管火炮的轮式车辆,它们在印度士兵带领下,悄悄开上了预设的制高点,准备向亚希尼开火。

    拉赫曼强制自己冷静下来,在权衡了半分钟后,他决定先打轮式突击炮,尽管他认不出这些车辆型号,但是对手的炮塔形状,以及那门加农炮,让他深感这种火炮可能威胁更大。他看到了第二辆突击炮上钻出炮塔的车长,正在于下面印度步兵连做手势带喊话,显然这个人是部队的指挥官。

    日军突击炮中队在2个钟头内连续倒霉,临时接替阵亡中队长的代理指挥官,再次在敌人的第一轮攻击中被干掉。这使得其余战车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而这种装甲薄弱的战车,一旦出现在战场的错误位置上,是没有太多时间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