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第9章 装逼靠Zippo

作者:蒲苏
更新时间:2018-11-13 04:20:46
    度过一个冷清而孤单的圣诞节,时间来到1913年。

    在欧洲,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的火药味越来越浓,战争一触即发,只差一丁点火星就把欧洲炸粉碎。

    亚洲,古老的东方帝国共和后,局势一点也没有稳定下来,南北之间,军阀之间,大战小战闹个不停。

    东边的海上帝国日本国力日渐强大,加紧对中国大陆的入侵。

    美国,这个得天独厚的国家一片繁荣,在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产业繁荣,国力昌盛,昂首抬抬头,隐隐露出未来世界霸主的一丝狰狞。

    这是商人的国度,这是美国商人的最好时代,他们留意着世界大战的到来,随时准备赚走交战双方的最后一个铜板。

    金钱,或者说事业,这是司徒南现在唯一感到自己存在这个世界的唯一意义,他把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的产业。

    司徒南一直有紧迫感,想在最短的时间把自己的财富膨胀起来,他不断地剽窃前世一些小巧精致的小玩意。

    Zippo打火机就是其中的一种。

    美国出现打火机,质量不大靠谱,工艺粗糙,防风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灯芯烧完后还留有明显的黑色残留物,久而久之,打火机里面积了不少污垢,很难看,清理也麻烦。

    典型的傻大粗。

    可惜的是现在这个年头zippo还没出现,也没有同类的精品。

    既然没有,干嘛不自己生产呢?

    司徒南怀念前世用的zippo,记忆中掰开zippo时那“叮”的金属撞击声,是多么悦耳响亮。

    其实打火机技术含量不怎么高,这种投资不高,门槛技术低的产业正适合司徒南。

    受限于材料和生产工艺,现时生产出来的打火机还不能做到像几十年后那么精致,也比司徒南手中拿到的这坨傻大粗要强!

    说干就干,没花多少时间,司徒南就把一款精细的打火机设计出来。

    嗯,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把打火机苹果化!

    然而,工厂的技术人员一看司徒南的设计就摇头,以目前的技术不可能生产出这样的产品来。

    司徒南画的是zippo后来的版本,那是二战以后zippo公司才生产出来的版本,设计很精细,对技术的要求也高。

    司徒南并不死心,在他的要求下,工程师还是把样品给做出来了。

    司徒南一看,从外形上看,有几分相似,但用起来就不大靠谱了。不是这里有点问题就是那里有点问题,多次修改结果也是差强人意。

    尽管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总比之前的那个“傻大粗”好多,就选这个吧!

    负责生产的主管给司徒南泼了盘冷水,原来就算是简化版的zippo生产成本会比同类产品高四五倍,这样的产品在市场上估计没有什么优势。

    价格相差了好几倍,大多数消费者估计还是会选择“傻大粗”而不是昂贵的zippo。

    不得已,司徒南只好妥协了,为了减低成本,一些花俏的设计只好被舍弃了,材料也选择普通的材料,最终形成了一款阉割版的zippo。

    在这个时代还是一款非常经典的打火机,实用性和观赏性都比市面上的打火机要好。

    在司徒南的坚持下,技术人员在zippo外壳上刻上精致的图案,这也是zippo的标志。

    工厂设在洛杉矶周围的一个县,所有投资都是司徒南一个人出。

    开始规模不大,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两种,珍藏版和普通版。

    第一批zippo珍藏版zippo打火机,是用来打广告的,用料考究,制造精美,数量不多,第一批生产出来只有500只,zippo公司以成本价出售给英美烟草公司。

    英美烟草公司很喜欢这款精致的打火机,对zippo公司的建议欣然接受。

    他们把这些打火机跟烟草捆在一起销售,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当然第一批得到zippo的人都是有钱人,他们有足够的财力享受充裕的物质。

    随着某个有钱人在聚会的时候,“叮”的一声响亮的金属声,zippo打火机就点着了,那清脆的声音,那独特的设计,还有卓尔不凡的品质马上就征服他们。

    人们被新鲜出炉的zippo吸引,人皆有攀比之心,特别是zippo珍藏版的概念,更迎合他们的虚荣心。他们想拥有这样一个精致的打火机,便打听从哪里买到这样的打火机。

    一传十,十传百,现在全国都知道了!

    关于zippo的广告铺满了大大小小的报纸。

    从富豪圈子传到普通百姓中去,就算不吸烟的人也想得到一个精致的zippo。

    甚至有人买烟草就是冲着烟草公司送zippo打火机,他们从广告上看到用zippo点烟的样子很帅而迷上了吸烟。

    装逼的不是苹果,而是zippo!

    烟草公司一次性下10000只珍藏版的zippo打火机大单,被司徒南婉拒,他只同意生产2000只珍藏版zippo打火机,其中提供一半给烟草公司,剩下的zippo公司自己销售。

    Zippo公司后来给烟草公司提供的打火机大部分都是普通型的,这些物美价廉的zippo打火机大部分都随着烟草公司的渠道销售出去,无形中又为zippo做了一次广告。

    市面上的zippo打火机已经供不应求了,工厂正在加班加点地生产,却依然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心急的供应商就堵在工厂门口,挥动着支票,只要工厂让他运走那些刚刚包装好的zippo打火机。

    有些人从东部过来,zippo的出现让来自东部的商人大吃一惊,他们没想到印象中只有农场和牛仔的西部也能生产出如此精美的打火机。

    要不是亲眼所见,还以为这里是芝加哥,底特律等东部制造业发达的城市呢!

    从这次zippo采购中,有些精明的商业开始意识到西部的崛起,他们开始投资西部。

    司徒南本想保留一批zippo,后来大多都送人了,只剩下几只却被他收藏起来。

    从西部到东部,又从东部传回西部,30美分一只的zippo热席卷美国,它的市场份额正在不断扩大。

    而珍藏版的zippo打火机售价开始是每个2美元,后来又渐渐地涨到了5美元,20美元,最后有价无市。

    工厂管理层有些人希望提高精致版zippo产量,被司徒南拒绝。

    他告诫zippo公司的管理层,精致版的zippo其实是用来做宣传的嘘头,数量越少反而越珍贵。

    工厂必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生产普通版的zippo上,而不是本末倒置。

    一个打火机无论做得多精美,始终是个日常用品,只有被社会普通大众使用才是成功的产品。

    尽管30美分一个的普通打火机价格没有精致版那么高,销量却是精致版的1000倍,一万倍,甚至更多。

    向社会提供大量的物美价廉的打火机这才zippo公司发展壮大的根本。

    短短半年,zippo公司销售了100万多个普通版zippo打火机,售收入30万美元,盈利超过10万美元,不仅收回投资,这笔投资好像翻了几倍。

    司徒南笑呆了,决定追加投资,把更多的工厂开到东部地区。

    于是Zippo公司在芝加哥,费城,波士顿等地连续兼并一批打火机工厂,生产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一下子达到36%。

    通过股权置换被兼并的打火机产商成了zippo公司的股东,司徒南的股份也降到40%,不过他依然是zippo的大股东,也是zippo的董事长,牢牢地控制着这间很有创造力的公司。

    这是司徒南经营的第一家企业,从zippo发展过程中,司徒南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为他以后驾驭更广阔的事业打下了基础。

    一年后zippo公司的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只每年,销售收入超过了150百万美元,保持很高的盈利水平。

    真正让它发展壮大,为全世界所知的是在一战期间。

    关于zippo的传说还有很多,这是一个类似可口可乐或者吉利剃须刀走向世界的故事。

    1913年,除了做zippo,司徒南还扩大农场规模,在洛杉矶郊区建了一间罐头加工工厂,专门加工肉制品。

    这家罐头厂取名为加州肉制品公司,总投资100万美金,其中司徒南占股60%,亨达·布朗20%,博特·福特劳斯15%,海耶斯5%。

    这家肉制品公司从投产开始就凭借着先进的生产技术,良好的口味,充足的原料,和亨达等人广阔的人脉很快就在西部站稳了脚跟。

    司徒南还花了10万美元收购了一间小药厂,技术员加上工人不到30个人。

    按照司徒南的指示,这间小小的药厂只生产医用三角急救包。

    除了这个再也没有别的产品了。后来在司徒南那么多的产业中,相对而言,这家药厂却是经营得最差的。

    唯一有点例外的是,药厂成立一个技术小组,组长就是刚刚从麻省理工毕业的化学工程师李仁桥。

    嗯,李仁桥被司徒南招来了之后就在这家药厂研究一种红色的染料,并试图在这个红色的染料中提取一种物质做药。

    化学和医学不分家,许多医学家准确地说是药学家都是读化学出来的。

    李仁桥对司徒南的安排多少有点不满,除了这个有些奇怪的要求,司徒南再也没有干涉过李仁桥的研究工作,反而对李仁桥的工作非常支持,要什么仪器设备都尽力找来。

    李仁桥又陆续地招来不少化学方面的专家,技术小组的人员逐渐膨胀起来,分成了好几个研究项目。

    有人对一家小的不能再小的药厂能有堪比大药厂的技术力量不解,但这里条件那么好,老板舍得投入那么多钱给自己做研究,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司徒南指示李仁桥研究的红色染料就是百浪多息,他知道从百浪多息之中提炼出一种叫磺胺的药物。

    这是一项不下于青霉素的发明,一旦成功得到的回报将是惊人。

    司徒南知道的只是大概的情况,化学他不懂,所以才给李仁桥下了很模糊的要求。

    到底能不能成功,司徒南也不大奢望。

    历史上不少重大的发明都是在不经意之间产生的,有时候除了努力之外还得多点运气。

    不过相信付出总有回报的司徒南相信就算发明不了磺胺也有其他的收获。

    zippo,农场,肉制品厂,药厂,当然还有石油公司,司徒南的产业非常规地膨胀起来,为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资产,司徒南成立威廉投资公司,管理名下的产业。

    其中最大的一块是加州石油的30%股份。

    加州石油在亨达?布朗的苦心经营下,圣达分泉油田发展良好,年产量达到30万吨!

    加州石油陆续收购十几块油田,石油储备增加了几倍,加上加州石油自身的管道公司、炼油厂,基本完成对上下游产业链的布局。

    这是一件资产规模数千万美元的公司,在西部石油行业也算是一小霸。

    利益是最好的推动力,司徒南又想到计划中要拿到手的几块大油田,蛰伏了一年的心又活跃了起来。

    不过在陆续地投资了好几项产业,司徒南的资金所剩不多,为了筹款,他把加州石油20%的股份抵押给银行。

    听说司徒南把股份抵押之后,亨达劝司徒南别玩大了,可惜没能让司徒南改变心思,反而司徒南把产业抵押给亨达·布朗,又借了一笔百万美元的款。

    几乎把威廉投资公司抵押出去后,司徒南拿到手的时候差点一哆嗦,900万美元啊!

    相当于1艘大英帝国的顶级的君权级战列舰!

    亨达他们曾经问过司徒南要那么多钱做什么?

    被司徒南以投资钢铁行业掩饰过去。

    事实上司徒南也想过投资钢铁行业,欧洲要打起来了,投资钢铁肯定是有利可图。

    不过这只是司徒南的借口,他准备用这比钱去把让他垂涎三尺的油田偷偷地买下来。

    如果真的有剩余的钱的话他也不介意投资钢铁,当初博特不是转让一个钢铁厂给自己么?司徒南一直无心打理罢了。

    1913年10月,司徒南兜里怀着900万美元的汇票,带着何文秀,海耶斯一行三人悄悄地离开了洛杉矶,一路向南。

    出发之前,洛杉矶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有一天,司徒南看报纸的时候,《洛杉矶时报》有篇报道引起了司徒南的兴趣:报纸上面打出了一个响亮的标题:“打击意大利侵略者!”

    第二天,报纸整面广告打出了另一个更让人蛋疼的标题:“贫穷的意大利借钱给贫穷的小市民和劳工。意大利是贫穷人之友。”

    原来是旧金山的一个银行家跑到洛杉矶来收购一间名为派克银行的即将破产的银行,惹起了本地银行家的反感,于是双方打起了口水仗。

    说起来也巧,亨达刚好也是那间倒霉银行的股东之一,司徒南在得知那个意大利银行家是阿玛迪?贾尼尼后,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商机。

    通过亨达的关系,于是抢在贾尼尼之前收购这家派克银行,让意大利人铩羽而归。

    被银行的事拖了一个星期后,司徒南再也无心逗留在洛杉矶,他的目标是德州!

    一个牛屎和石油一样多的神奇地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