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分节阅读 453

作者:棺材里的笑声
更新时间:2017-01-10 22:42:02
一手掌控师家所有的海冬青,这一次来带来的绝对是其中最翘楚的那些。

    “王爷,末将有事不明!”洪日成立刻抱了一下拳,眼里尽是解不开的困惑。

    “不必多问了,只须知道我是真的借来了师家的海冬青即可。”杨术摇了摇头,其中的纠葛也没必要为他们讲解。

    “是!”洪日成也不敢多问。

    其他人顿时心痒难耐,怎么想都想不通为什么师俊舍得借出海冬青,这百年来他师家都不呈向皇家进贡过一只,难道就不怕杨家心存贪念强夺这神禽嘛?

    没多一会,一位亲兵就跑了进来,气喘吁吁的说那个师家的年轻人要走了,而且他收拾的东西很多,还有好几辆马车上盖着层层的黑布不让人看,亲兵来请示是否需要盘查才能放行。

    杨术沉吟半晌后摇了摇头吩咐说:“海冬青毕竟是师家奉为至宝之物,师俊肯出借已经是天大的人情了,西北战火连天他要走我们不便强留。切记要以礼相待千万不要为难,更不准擅自去碰那些遮盖住的马车。”

    亲兵答应了一声退了下去,在座众人大眼瞪小眼明显个个都充满了好奇。

    想来那些黑布遮掩的马车里运的就是海冬青了,这神禽威名远扬不过始终不示人前,许多人光听过名号却没见过它的庐山真面目,试问在这种情况下谁不想探个究竟满足一下蠢蠢欲动的好奇心。

    “严达!”杨术扫视了堂下一圈后轻声说:“你代表我杨家去相送十理吧,随行而来的还有近千的师家兵马在保护他,想必一出西北就师家还有专人接应,安全的问题倒不用我们操心。”

    “是!”严达恭谨的答应一声后就走了出去。

    这时也不必多想了,既然连人带鸟是师家的至宝那有一千人马混进来随行保护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师俊借出海冬青是个天大的人情,那自然杨家也得想尽办法保护他的周全,只是西北一战如此的大动干戈也是耐人寻味,不少人琢磨的是师俊怎么会那么好心。

    要知道在京城的官场上他可是投靠了老温,和杨家的关系算不上敌人也绝没什么交情,更何况两大武家百年来的摩擦不断,师俊没理由莫名其妙的送一份大礼给你啊。

    曾经师家被戏言过,要借人的话老子儿子随便借,惟独这海冬青你是想都别想,由此可见此师家上下有多看重这神禽。

    所以师俊舍得连人带鸟的相借实在是匪夷所思,要知道十多年前的武举上师俊与王爷的一战几乎让他名声扫地,有这样的过节还肯相助着实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杨术明显不想在这问题上浪费时间,马上举起了海碗沉声说:“本王说了,今夜没有敌袭你们可以喝个痛快以备明日的大战,莫非没人卖本王这个面子?”

    “王爷言重了。”众人尽管都是满心困惑,但还是赶紧举起了海碗敬了杨术一下。

    满座皆是一饮而尽之后这个问题算是揭过了,即使杨术不愿意谈那他们也不会不识趣的继续追问。

    杨术小抿一口后就将酒碗放下,继续询问道:“本王已经点得够明白了,此人的出现和他的身份都很是敏感,海冬青的神奇之处想必你们也清楚,难道你们就没人看得出本王的打算么?”

    堂下一时面面相觑,在座的都是聪明人自然有点想法,不过也怕贸然开口的话没准画龙成蛇让人笑话。毕竟王爷的谋划一向高深而又莫名,想猜透他的意思不太容易,更何况眼下还有师家的人随大军出征,这下更是让人匪夷所思。

    海冬青的神奇自然是威名远扬,在战场上这神禽就犹如千里眼一样勘探敌军的态势和地形,这是它最大的作用也是被人奉为至宝的原因。

    师家那位奇人不仅能饲养海冬青,还能与之交流让它们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任务,任务完成后可以从海冬青的身上读懂它们带回来的信息。光这一点可以说就难以比拟,因为情报的勘探不光光只靠这神禽,还必须有这奇人的配合才能做到。

    看来年轻人的手艺也是密不外传,百年来连师家的人都偷师不了他们的这门奇术,所以师家只能一直供奉着他们奉为上宾,让他们一直为师家饲养着这稀世的珍禽。

    而师家的保密工作做得真是不错,海冬青饲养的地点,这一门奇人是何许人也一直是从不外宣的秘密。

    觊觎海冬青的人不在少数,甚至杨家和皇家都不只一次想得到这种神禽,只是在师家密不透风的保护下没人得手过,至今都没听过大华上下谁得到过这一门奇术。

    众将想到这无不感慨叹息,若是杨家也有此等的神禽就好了,有它们神奇的千里眼大军还没进入西北恐怕被这里的一切已经是了如指掌。“王爷,属下有点猜想,可否冒昧一说。”刚才被严达喝责的那位小将战战兢兢的站了起来。明显众人唏嘘感慨的时候,身份低微的他一直认真的思索着杨术提出的问题。

    第679章 绝境

    敌人行事没有章法的契丹人,擒贼先擒王的想法在他们身上根本没用,因为他们的散漫与军纪不严反而成了一种不得不考虑的郁闷之处。

    这场侵略可以说并不是一种国战,很多人都是抱着掠夺的目的来的,事实上这些兵马很多都没抱着那种为了左王可以牺牲一切的忠心。

    小兵得到了一碗赏酒更是精神一振,这次上的是一碗粘稠得几乎挂碗的女儿红,那香气一起让人几乎要晕厥掉。

    一口海饮后他才大着胆继续开口道:“王爷一开始就派出四万大军四处扫荡,还发出了可以化整为零的军令直接放权,可想而知现在西北的境内号称除了左王部以外都是连左王都管辖不了的散兵游勇,但这些散兵游勇的数量之多绝对是一个致命的威胁。”

    “不可能吧!”众人哗然,毕竟四万大军正是杨家的正规军,没理由散兵游勇多到这四万大军都是杯水车薪的地步。

    “没错!”杨术却是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随手从桌上拿出了一张图纸丢到了案上:“你们自己看吧,这是我们要进入西北之前就勘探到的一部分情况。”

    众人传阅了一遍,一看之下可说是个个眉头紧皱,若是情报上显示无误的话,在这还不算完整的统计中契丹的散兵游勇已经有七八万人了,而且不少还是人数在一两千左右的小部落集结而成的大股兵马。

    依照上边的地形人数标记来看,能记载的也不过是西北的半境而已。

    “王爷,这可信么?”众将怀疑,毕竟这统计还不完全的情况下兵马已经这么多了,那这些散兵游勇的威胁不是比左王更大么?

    如果他们分布的密度是相同的,那代表西被境内的散兵游勇最少得到十六七万的地步。

    “是师家的人帮忙勘探的!”杨术放下酒杯,忍不住满面肃色的感慨一声:“难怪师家一直把海冬青奉为至宝,若是每次大战在即都有这等可怕的情报收集能力,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确实是战无不胜啊!”

    一听这些是海冬青收集来的情报在场的人都沉吟了,毕竟这种战场上的神鸟留下了太多的神话,没人会去怀疑这些海冬青于战争之中发挥的强大效应。

    一开始的分兵四万不是无用之举,只是四万兵马遏制那么多的散兵游勇,情况看来也不是太乐观啊。

    “四万大军,我担心他们能不能抗得住啊!”杨术难得沉重的叹息了一声,这一声也让营帐内的众人心里有些压抑。

    按照这份情报来看,契丹在西北的散兵游勇数量绝对多到让你头皮发麻的地步,而且还都是能征善战的部落青年。四万大军看似威风凛凛的四处剿灭他们,不过他们面临的敌人却是庞大的,说难听点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不败落已经不错了,想要他们支援更是不可能的事。

    就算他们有心,但分散开的兵马一但与一些契丹人交上手的话也很难脱身,更何况这西北一地上契丹人多如牛毛,无法预测的遭遇战也注定了他们即使想增援也没那个可能。

    一千,两千,不是亲戚就是一个部落出来的,这样的兵马实际上战斗力与凝聚力都是很强,甚至不客气的话他们恐怕比左王的兵马更可怕。

    “王爷,看来这战是难啃的骨头啊。”洪日成忍不住苦笑了一下。

    “王爷,那大可星夜下调军令让宝爷的大军火速与我们会合,我们在这等上三两天不是正好让左王有集合兵力的时候?”严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杨通宝手上的三万大军。

    毕竟这个情况太突然了,谁都不曾想到西北之境最难缠的并不是左王,而是流水般冲进大华境内的这些散兵游勇。

    也难怪严达会这么想了,左王一但集合起兵力差不多五六万兵马,再加上其他被他号召而来的散兵游勇,以现在双极旗两战过后不足三万的兵马想和他们硬拼确实是难事。

    现在和左王打又怕接踵而来的袭扰,晚点打的话又怕左王的兵马太多应付不了,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自然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杨通宝手上的那些兵了。

    三万兵马啊,以双极旗的战斗力一但排兵布阵成功的话哪怕是与契丹的五万大军对峙也吃不了半点亏。

    “不可,通宝那边的本王留着还有重用!”杨术犹豫了一下,立刻斩钉截铁的摇了摇头,语气不悦的说:“怎么,我堂堂双极旗大军的精锐也害怕了,是不是契丹左王的威名太过显赫了,让你们惊慌失措忘了杨家是大华的第一武家。”

    “属下不敢!”所有人闻言顿时大惊,慌张的跪倒一地。

    有四万分兵的深思熟虑在前,其他人一时也不敢再追问什么,只道王爷留这后手是有重用。

    杨术也没办法解释什么,只能立刻转移掉话题:“本王此计深思熟虑,还不惜屈膝降尊的朝师家借来了海冬青,难道你们就没人猜得出本王的用意么?”

    这话一出在场之人顿时沉吟一片,所有人都是百思不得其解。

    若以眼下这些兵马与左王一战的话绝对是决一死战,胜算之低可说是一种赌博式的高傲,双极旗战斗力是很强没错,但似乎也强不到能把契丹左王视若无物的地步。

    严达沉吟半晌后突然惊讶失声:“王爷,我们与左王一战莫非已经到了孤注一掷的地步?”

    “没错!”杨术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严声说:“本王今晚让你们开怀畅饮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此一战我双极旗势必得一战而定西北,我们没有任何的退路,因为一但有半点败势的话绝对是兵败如山倒,容不得我们另有后谋。”

    “在我们的地盘上,哪怕歼灭不了但与他们耗着就好了,王爷不必那么挺而走险吧!”洪日成困惑了一下,但话一说完随即冷汗瞬间流遍了全身,意识到自己的话绝对是错了,而且错得特别的离谱。

    王爷的顾虑是对的,西北一战绝对是孤注一掷,从大军出征的那一刻起这一切就注定了,除非王爷肯牺牲杨家百年的美名和双极旗的威名选择围而不战,否则的话平定西北的这场战役绝对是没有退路的。

    现在出征的不是朝廷,而是杨家,这一战一但开打的话全是因为王爷在乎杨家的荣耀,而与朝廷一心平定西北无关。

    这战只能胜,不能败,因为一但败的话杨家就势必陨落至此,不仅杨家的百年威名毁于一旦,就连这些兵马也势必葬身黄沙死不瞑目。

    因为这一战没有任何的后援,朝廷不会给你一兵一卒的援助,甚至进入西北的那一刻起也别指望朝廷会调拨粮草给你。双极旗一出京城的时候整个朝廷的精力都放在了定王的身上,他们乐得看见双极旗与西北狼同归于尽。

    号称天朝第一雄狮的双极旗也不会得到朝廷半点哪怕是情理中的支援,因为温家要倾尽所有对付定王,双极旗从出征的那一刻就已经被彻底抛弃了。

    这是一支彻底的孤军了,进入西北的那一刻开始这支军队已经不是朝廷的平定大军,而是为了维护第一武家的荣耀而战,彻头彻尾的变成了杨家军。

    没有时间,没有条件与左王周旋,人马的调配哪怕是后勤的供给甚至都比不上侵略者左王。面对西北沦陷的这个严峻局势,除了拼死一战外根本没别的办法可言。

    粮草的优势没有,兵源的补充也没有,除非是直接从西北退兵不战而败,否则的话这边一但战火燃起的时候那面对契丹人的就不是朝廷了,而是孤军在外已经没任何增援的杨家。

    “王爷,我们明白了。”在场诸将已经了解了现在的处境,气愤压抑之后面色上无一例外的浮现着前所未有的沉重。

    千算万算,他们就是少算了朝堂上的局势和定王的存在,现在可谓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他们瞬间就明白王爷为什么要这么做了,因为身为镇王他必须考虑得更加的长远。

    “明白就好!”杨术放下了海碗,仰头叹息道:“现在我们不是为朝廷而战,是为了西北无数惨死的百姓而战,为了维护我们双极旗的荣耀而战。朝廷想必现在已经全力准备对付定王了,在这关口上我们将得不到任何的支援,本王一向不喜欢假大空的鼓舞之言,所以希望你们能有那背水一战的决心。”

    “王爷放心,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