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分节阅读 547

作者:棺材里的笑声
更新时间:2017-01-10 22:42:02
,立刻一副责怪的口吻说:“海上帝国以前的规模很小,再加上在海上活动甚是隐秘,盘踞于海岛之上甚少在陆地上活动,早年前曾有人上书先皇是先皇嗤之以鼻没去理会。现在有这样的实力也不怪众位同撩没多加管制,毕竟海禁是我大华的国策,再加上朝廷一向不重视水师,所以对于海外诸岛上的事一般朝廷是采取不理会的态度。”

    “是先皇的遗命啊。”赵沁礼还是觉得心里不爽,不管是什么原因现在和海上帝国就造反了,这等于是老皇帝活着的时候他们就老实,自己登基他们就乱来,简直是对自己的一种蔑视。

    赵沁礼有这想法是越想越恼火,海上帝国,杨家三公,定王,梁华雄,为什么自己一登基这些牛鬼蛇神就敢全跑出来做乱,难道真是在赤裸裸的蔑视自己么?

    那时的老皇帝忙着追求长生不老,事实上是想回过头来再收拾这海上帝国,只是人算不如天算。为了长生不老耗费的时日颇多他几乎要忘了这个小瑕疵的存在,也正是如此才容许了海上帝国的茁壮,因为那时在老皇帝的眼里永恒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可杨家呢,总不能杨家三公暗藏野心没人发觉吧!”赵沁礼说着话狠狠的瞪着御史和吏部的那帮人。

    自古以来吏部每年都会派人考察各极官员的政绩,了解各地的民生,而御史更有代天子巡视天下的大权。按理说杨家三公虽然没实权了但也是国公之列位份尊贵,每年就算做做样子也该巡查上两遍,私底下其实就是走个过场收人家点银子。

    既然每年都有巡查,那怎么可能杨家的人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却事前没人知钱,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些人都是瞎了。

    如果不是瞎了的话,那要么就是太过废物被人家隐瞒得死死的,要么就是收了人家的好处视而不见,并没有把这些事先的异样上报朝廷。

    一想到这,小皇帝更加的恼火了,立刻是朝着这些官员不客气的骂道:“你们这些废物从实招来,是不是拿了敬国公的好处所以瞒而不报。敬国公折腾成这样要是一点动静都没有朕就不信了,想来是你们里应外合早就有了二心,否则的话怎么可能一点风声都没收到,是不是现在有人已经成了别人的臣子,就等着拿朕的脑袋去邀功啊。”

    “不敢啊!”哗的一下跪倒了一片,一群官员战战兢兢已经是面如死灰,这帽子扣得太大了。

    温迟良沉吟了一下,眼见小皇帝怒火中烧已经有些疯狂,立刻摇了摇头说:“皇上这是错怪他们了,敬国公回江南不过短短一年有余,而之前他与定容两个叛王斗得水深火热,江南之地因他行事不择手段缺乏了些监管,这一年还真没人去浙江那边巡视。”

    温迟良说得倒是中肯,也算是说了一句公道话,御史和吏部的人算是松了口大气。

    敬国公在江南的那一顿折腾动静可是不小,那时候他就和疯狗似的逮谁就咬谁,定王,容王,甚至是东宫一派谁没在那吃过亏啊。

    当时温迟良吃了哑巴亏都只能忍着,身为一脉血亲的镇王也吃了些小亏却没声张,大家忙着朝堂内斗对那只疯狗是避而不及。这些满天神佛都不敢招惹他,御历和吏部又怎么可能去找不自在呢。

    “所以你们就是失职了。”赵沁礼听完一楞,不过他可没息事宁人,反而更加的暴跳如雷:“朝廷给了你们俸禄,你们就应该好好的为国尽忠,堂堂吏部御史可是手握重权的京官,居然因为怕敬国公为人跋扈就不敢下去巡查,你们这是在丢朕的脸,丢朝廷的脸么。”

    这话一出温迟良也闭上嘴了,赵沁礼这么说也是合理,不得不赞叹这小子什么时候逻辑思维那么厉害,既然一下就抓到这样的小辫子,一瞬间的机智还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啊。

    御史和吏部的人也全都傻了眼,这大帽子一扣他们还真没办法反驳,心里只能暗骂携个屁的王道正统天子之威,连老温这只老狐狸都不敢去招惹他,我们去了肯定也讨不了什么好。

    当然了这些话只能藏在心里不能说出来,在他们一楞神的功夫赵沁礼找到了发泄对象立刻是神色一狞,喝令道:“来啊,把这些昏庸无能的家伙拉下去砍了。”

    在一阵慌乱的饶命声中,御前侍卫如狼似虎的冲上来把最前头的几个全拉下去砍了。

    老温这下也没阻止,待到几颗人头落地以后才抿着茶轻轻的一咳,一旁的朱丛会意的走了出来,拿出一封折子递给了赵沁礼。小皇帝一看脸都绿了,咬着牙将奏折一丢怒骂道:“可恶啊,眼下朝廷是多事之秋居然还有人里通定王,此等逆贼不诛他九族难平朕的心头之恨。”

    密奏上罗列着一排人名,这些人无一例外全都是抄家问斩,今天的朝会伴随着血腥慢慢的结束。

    次日本该好好商议一下这些事,不过前方传来的消息让赵沁礼气得晕厥过去,定王麾下大将屠浩暗渡陈仓给朝廷杀了个回马枪,奇袭禁军后方一举烧掉了禁军的过半粮草,消息一出禁军已经是人心惶惶,被定王趁虚而入打得连退二十里,若不是大将军李满海临危不乱,恐怕这一会已经被定王打得溃不成军了。

    禁军那边现在是兵马和钱粮都吃紧,李满海打了数道百里加急请求朝廷增援,否则的话全军上下人心惶惶他只能等着以死殉国的那一天。消息传来的时候,津门那边的太后反而没有消息,据说是顺道下江南巡查去了。如此的消息简直是不靠谱,师俊既然不臣之心已现又怎么可能放太后去江南了,想来太后是落在师家的手里成了他们的人质。一天之内小皇帝晕了,就连温迟良都接受不了接二连三的打击吐了个口血晕死过去,京城上下顿时乱成了一团。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835章 不请自来

    而与此同时,李满海与定王依旧各显神通的打了个你死我活,战况无比的惨烈即使能分出胜负但胜的一方也势必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因为战况胶着无暇旁顾,屠浩这支奇兵才会得了手,这也算缓解了定王那边的压力。定王也特别的恼火,他是皇家第一武王,镇守东北多年一直南征北战显有敌手,现在被一个不知道哪冒出来的李满海打了个旗鼓相当,论气势而言实际上是弱了他定王的名声。

    更让他暴跳如雷的是自己与朝廷杀得难解难分,以前根本看不上眼的杨家三公竟然声势浩大的造起了反,他们看准的就是这个谁都没法阻止他们的契机。

    定王现在想退兵也不可能了,只能继续和朝廷打下去希望能迅速的一决胜负。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当脑海里浮现这个词的时候,定王气得快要吐血了,好在他心志还算稳,最起码不算老温那样受不了打击一口老血直接就晕死过去。

    屠浩奇袭粮草得手,但其部两万兵马也被禁军后方的兵马纠缠上,双方在乌兰白镇一带打得已经是难解难分。被愤怒冲昏头脑的禁军纠缠得不死不休,屠浩大军没有后方保障与其周旋也是死伤惨重。

    战斗彻底的进入白热化,屠浩一带走两万兵马,与津门遥相对峙的赵沁云只余三万所部,于兵力而言已经没了旗鼓相当的优势。

    赵沁云立刻率军后退三十里依托有利地形防止师家的突然发难,师家的出工不出力定王看在眼里困惑之余也是松了口大气,现在赵沁云已经私下派人许以好处想招抚师俊,不过津门那边却迟迟没有什么动静。

    师家此时桶朝廷一刀定王是喜闻乐见,不过说到底师家也不是好惹的刺头,赵沁云为了防备师家的发难也是煞费苦心,毕竟现在谁都猜不透师家到底意欲何为。

    赵沁云的军营驻扎在大田一带,目前是按兵不动等待津门那边的消息,最好是能等来师俊肯投诚的消息。

    对此赵沁云是满怀期望,若是能拉拢到师家的话那对朝廷的这一战可以说就是胜卷在握了,可等来等去的却等来了一个坏消息。原本一直没什么动静的师家军却在这时集结了浩浩荡荡的五万大军,消息一传来赵沁云顿时是如临大敌,立刻下令全军做好战备的准备。

    可奇怪的是这五万大军却没有立刻挥兵直来,而是在前进到二十里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就在赵沁云纳闷的时候,自己的大营却遭到了莫名其妙的袭击死伤惨重。

    赵沁云把三万大军分开来想依托有力地形对师家进行层层的阻击,从一开始他就不敢小看这个对手,所以在对峙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准备好了一切应对方案。

    可现在师家军还没动自己的兵马就被偷袭了,这样的情况简直是匪夷所思。

    军营内的气氛无比的压抑,一位幕僚拿着最近的奏报跑了进来,上气不接下气的说:“世子,屠将军被纠缠得脱不了身,屠将军说对方纠缠得很狠,多次突围战都没办法逃出来,现在屠将军也受了伤还在与之纠缠。”

    “混帐!”赵沁云红着眼拍了一下桌子,满面狞色:“师俊这混蛋真会挑时候,竟然在这节骨眼上集结重兵让我们动弹不得,否则的话本帅就亲自带兵去接应屠将军了。”

    “世子!”那位幕僚缓了一下,还是小心翼翼的说:“屠将军说,他们也受到过身份不明的水师袭击,对方的火器杀伤力极大,那一战他负了伤不说还损失了至少三千的精兵,否则的话也不至于被那群禁军纠缠得动弹不得。”

    “又是来历不明的水师!”赵沁云恼怒异常,这段时间自己傍水的军营就是被这些来历不明的水师偷袭的。

    这些水师来得快去得也快,装备着大批的炮火一上来就是一通乱轰,逼得大军不得不远离有水源的地方。大华水师的战斗力他很清楚,说难听点那是一群混吃等死的废物,战斗力之弱恐怕连一般的地痞流氓都剿灭不了。

    可眼下这一群却是神出鬼没,携带的火器威力大得让人毛骨悚然,光是这样打着袭扰战已经让他死伤近万了,现在不只防着师俊还得防着这帮不知道哪冒出来的家伙,赵沁云感觉是手足无措完全找不到有用的办法。

    “不好了,海辛庄那边遇袭了。”就在赵沁云还没恼火完的时候,坏消息再次传来。

    海辛庄作为对峙的最前线赵沁云在那摆了一万兵马,因为前段时间和平的对峙这一万兵马失去了警惕,同样是被突然冒出来的水师偷袭了大后方。一顿炮火乱轰之下死伤惨重不说军心已经溃散,驻军将军陈德远更是被一炮轰成了肉碎,那样骸人的威力让所有军马都恐慌起来。

    赵沁云已经感觉眼前一黑了,可马上又传来了消息,海辛庄那边的粮草也被那些不明水师几顿炮火轰成了灰烬。

    紧接着一直没什么动静的师家军突然大举进发,痛打落水狗一样趁虚而入杀到了海辛庄,海辛庄的大军军心溃散俨然成了一盘散沙,面对着来势汹汹的师家军根本无力应战,只是短短的一天就彻底溃败了。

    赵沁云得到消息的时候师家军已经离大营不足五十里了,更为恐怖的是有哨子来报,各地的军营在集结来的路上再次受到了这股不明水师的袭击,那些水师埋伏在靠近水源的地方大军一靠近就是一通炮火,各路的兵马都是死伤惨重。

    原本还算安稳的防线在屠浩走后只在一眨眼就被撕得是支离破碎,这样的结果让赵沁云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

    百年来两大武家的作战风格截然不同,在与师家的对峙上容不得半点的疏漏,在这一点上赵沁云下了不少功夫去研究,而大军出发时定王也有过语重心长的嘱咐。

    来这之前赵沁云一直不敢轻举妄动,在排兵布阵上更是半点马虎都不敢有。谁知道屠浩一走师家竟然就下了这样的死手,再加上那支神秘水师的偷袭,这一战简直是在瞬间就兵败如山倒。

    杨家双极旗以骁勇善战著称,大军一到片甲不留,即使明知是一场玉石具焚的恶战也绝不会后退半步。杨家讲究的是稳准狠,打的是气魄,凭着一腔铁血南征北战不仅打出了不世军威更重要的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威慑力。

    杨家能成为第一武家是因为人杰辈出,也是因为这铁血的作战风格比较锋茫毕露,打起来往往是死伤惨重却又让人闻风丧胆,可以说累累功勋都是用尸骨堆起来的,在大华百姓的眼里杨家是当之无愧的铁血之师。

    而相比之下师家则低调多了,虽然不如杨家那般锋茫毕露可是他们的打法事实上更加的稳妥,如果说杨家最善于攻城掠池开疆劈土的话,那师家无疑就是防守反击的典范,没那么犀利但往往却是让人防不胜防。

    两大武家杨家注重攻击,是绝对热衷而又疯狂的狂攻派,稍给点机会的话就是一路势如破竹的横扫,排兵布阵的打法对于杨家来说都算是保守,因为这帮疯狂的进攻派要的是片甲不留的效果和威慑力。

    而师家是绝对的保守派,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绝对不干,打不过就靠防守与之周旋,一顿磨蹭和你耗时间拼耐性。

    师家的防守一向固若金汤,你怎么攻人家都守得游刃有余,避而不战龟缩不出拼的就是定力。这样的打法温吞又没什么血性,在声望上自然没法和杨家那种舍我其谁的打法相比。

    不过要是以为师家只会防守就错了,师家擅长的是防守反击,没好的机会不会轻易动手。不过和他们周旋不能犯任何的错误,一但被他们逮到机会的话那就是往狠了打,一套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