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分节阅读 84

作者:混在沈阳
更新时间:2017-07-30 11:51:23
军区司令的位置,就很少能再见面了,五年里只是在去北京开会的时候见过有数的几次,也是匆匆而别。这当中自然有时间的关系,但两人也有避嫌的意思。当年毕竟都是出身北洋,现在也都掌兵一方,走得太近,落在有心人的眼里,恐生出不必要的事端出来。现在总统电令两人一同入日参战,自然是对两人没有什么猜忌,所以听说今天王士珍的船到港,段祺瑞一早就到港口前来等候。此时也看见了王士珍,立刻跑了过来,一把抓住了这位在北洋时期就在一起的老大哥的臂膀:“聘卿兄,几年不见,你可老了很多了,在西北呆得还好吗?”

    王士珍也是十分的激动:“好,就是风沙大了些。芝泉,让我看看,就是黑了点,不过这气势倒是十足了。”

    段祺瑞笑道:“走吧,别在这站着说话了,上车回去说话。”说完将拉着王士珍走向自己开来的吉普车。王士珍回头和其他同来的参谋等人交代了一番,这才上了段祺瑞的吉普车。自从几个汽车厂生产出了小型的吉普车后,周雨轩就把这种越野性能相当出色的配发到部队,做为师、团级干部的座驾。段祺瑞对这款被总统命名为“铁马”的汽车倒是情有独钟,只可惜在西藏这吉普车开起来总是熄火。

    段祺瑞一边发动了汽车一边回头说道:“这回好了,咱们哥俩又能在一起搭伙了。聘卿兄不瞒你说,当初总统把我们一个放在西北,一个放在西南,几年都不闻不问,我这心里还真挺不是滋味的。当兵不打仗,老觉得缺点什么。”

    王士珍笑道:“你还是老样子,总是沉不住气。不过这回也算是熬出头来了,也该咱们露一手的了。不说这些了,今天你坐东,晚上找个地方好好喝一杯!”

    段祺瑞哈哈一笑:“今天可不行,我这个东道还得等上几天,耿司令吩咐今天晚上让我把你请过去,给你接风洗尘,这顿饭我可是等了快两个月了。”

    “呵呵,你啊,还是这个老脾气,没个正经样子!”

    广岛,国防军日本占领军的总部,耿彪为到达日本的两位助手举行了简单的欢迎晚宴,席间三人的话题自然落到了当前的战局。日军现在是集结成了一个兵力异常厚实的三十万人大军团,日本糟糕的道路和多山的地形又限制了国防军的炮兵的发挥,慢慢地和日军打消耗战,尽管占据了兵力上的优势,可打到最后伤亡也不会小。并且,在和歌山和奈良地区还有日军的两个近卫军团,据说战斗力比这些军团还要高一些。接下来怎么打,三个人都有些头疼,自然这晚宴上的气氛也凝重了一些。

    王士珍沉吟了半天,筷子也在停在了空中,段祺瑞笑道:“聘卿兄,是不是耿司令的晚宴太丰盛了,以至于不知道吃什么好了啊?”

    王士珍醒悟了过来,三人一同大笑,耿彪打趣道:“怕是太过寒酸,聘卿没有下箸的地方了吧?”

    “那里那里,耿司令太客气了,我辈军人,自当长思马革裹尸已报国家,何言无下箸之处!”王士珍连忙辩解道。

    段祺瑞又笑着说道:“聘卿兄恐怕不是觉得这晚宴无下箸处,而是觉得面前这一大坨鬼子无下箸处吧?”

    耿彪眼睛一亮,接着说道:“久闻王聘卿心思缜密,计谋过人,不知对当前战局有何良策?”

    “耿司令,良策倒是没有,下策倒是有一个,不知道耿司令愿意听听吗?”

    “洗耳恭听,愿闻其详!”

    王士珍站起来走到墙上的地图旁,手指着本州的蜂腰部说道:“日军现在严阵以待,我军自然没有机会,可如果把日军调动起来,我就不信他还能保持得住这么严密、厚实的阵形。而调动日军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对这里的攻击!”王士珍把手指移向大阪:“这里有日军的第一近卫军团的驻守,如果我们把它给打疼了,那么其他的几个军团势必要过来救援,如果是全部撤走,那我们在冈山和鸟取一带的军队就可以衔尾追击;如果日军之撤走一部分,那剩下来的兵力也不会太多,我们就可以对它进行穿插包围,消灭它。”

    听王士珍说完,耿彪和段祺瑞开始鼓掌,耿彪说道:“不愧是王聘卿,这番计划的确是够鬼子受的了。”段祺瑞插嘴说道:“那要是鬼子根本就不上当,按兵不动呢?”

    耿彪接口道:“这不可能,近卫军团都是日本的皇家子弟,要是遭到了攻击,鬼子非急了不可,一定火烧屁股似的跑过来。”

    王士珍也说道:“如果鬼子真不来,那就在大阪这里重兵投入,直接先打掉日军的近卫军团,然后在考虑剩下的四个军团。”

    段祺瑞想了一下:“这个主意好是好,可这在大阪登陆的部队恐怕能活着离开的就不多了,一旦鬼子来救援,这里登陆的部队将陷入敌人的两面夹击当中。要是挺不住,这个作战计划就泡汤了,就算是挺住了,这伤亡也小不了。”

    “而且我们还不能派太多的部队在大阪登陆,登陆的人多了,去围歼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军团的人就少了,很容易僵持下来。所以我说这个是下策,不过,我是实在想不出别的主意来了。”王士珍解释道。

    耿彪想了一下,说道:“把这个计划上报总参谋部吧,今天的战局就谈到这里,接下来谁也不要谈这些事情了,今天是给二位接风洗尘,我们好好吃一顿,这些事情明天再说!”

    加更求票,书友群:15053101,欢迎加入

    第二十八章 两年前的种子

    周雨轩原则上倒是同意耿彪上报的计划,看看日历已经进入五月份了,几个月都等了,也不必急于一时。叫上侍卫官王大宝带上几个警卫,驱车前往国防大学,两年前埋下了种子,现在应该去看看长出来的是小草还是树苗了。

    来到国防大学的门口,因为没有事先的通报,尽管是总统的专车,还是被拦在了门外。周雨轩倒不以为仵,军营嘛就应该有个军营的样子,更别说这是培养国防军高级指挥人员的最高学府了。王大宝通报之后,一会时间,刘五魁匆匆赶到了门口,与警卫人员办理了相关的手续后,才引着周雨轩等人走进了校园,两人一路走一路寒暄。周雨轩转头对王大宝说道:“到了这里我就算是安全了,有周围这么多的军官保护,你们还怕我出什么意外吗?都跟远一点。”

    王大宝自然知道周雨轩想要和刘五魁单独说说话,就带着几个侍卫远远跟在了后面。周雨轩转头看了看刘五魁,几个月不见,这位正值中年的汉子老了许多,头发也花白了很多,只是腰板还是那么挺直。周雨轩暗自叹了口气:“五叔,我最近一直在忙,也没抽出时间来看望你,最近在这里还习惯吗?”

    刘五魁脚步停滞了一下,满怀感触地答道:“我在这挺好的,也这么大的年纪了,的确不适应前线的生活了。原来还不觉得,现在退下来,和这些年轻人在一起,我才觉得,自己真的老了。”

    周雨轩想了想,也不知道怎么来开解刘五魁,只好随口和刘五魁唠着军校日常的工作。提起这个来,刘五魁才有了一些兴奋,开始滔滔不绝地聊起了学校的一些事情。刘五魁担任了国防大学的校长之后,给这所军事院校带来的变化还是很大的。上任伊始,军区司令出身的刘五魁就召开了校务会议,毫不客气地指出:“军校就不能等同于那些地方上的院校,可我一路走来,只闻朗朗读书声,未闻阵阵厮杀声。我们培养的是军人,不是书生!”

    于是在刘五魁的要求下,国防大学彻底变成了一个大军营,作息时间严格参照军营的作息时间,每天六点起床跑操和队列,上午授课,下午进行各种军事实战训练,晚上留给学员们自己安排,九点统一熄灯休息。每周进行一次武装拉练,并把训练成绩纳入到学员的评价考核当中。开始的时候,教职员工和学员们自然叫苦不迭,但在刘五魁面前谁也不敢叫苦。坚持了一个月后,整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开始焕然一新,刘五魁才觉得比较满意了一些。

    当周雨轩问起冯玉祥、蔡锷这些人的情况的时候,刘五魁更是露出了骄傲和自豪的神情。这批学员中当初被周雨轩看好的那些人的确个个都是精英,尤其是冯玉祥、蔡锷、蒋百里等人,无论是学习还是军事训练,样样都在其他人的前头,头脑也都灵活得很,蒋百里还参照参谋部的设置,在这些人当中也成立了两个参谋部,经常对一些战局进行复盘和推演,相互较量,提高自己的指挥能力和水平。

    “哦?那水平到底怎么样?”听到这个周雨轩感兴趣了,一群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可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如果仅仅只是参谋的水平恐怕自己也会觉得失望。凭良心自己可是一点拔苗助长的意思都没有,只是为他们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让他们尽快地成长起来,成为自己想要的参天大树,为中华民族撑起一片广阔的天空出来。

    刘五魁这位原来的华东军区司令自然是个识货的人,笑着说道:“尽管这帮小子掌握的情报不是太完全,但是应该说,很多计划、设想都很大胆,在研究了在国内时期和前期日本的一些战例之后,大范围的穿插和运动战都掌握得有模有样,一些模拟制定的作战方案我也看过,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我看将来都非池中之物啊。对了,你还真来巧了,今天周末休息,恐怕又是他们进行军棋推演的时候了。”

    “那好啊,走,我们也看看去。”

    这个时代的军棋推演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大沙盘或是地图上双方把代表不同军种的棋子摆上并进行调度。调度的结果提交给评判之后,评判在根据双方的兵种、所在的地形、攻防数据等情况,再根据一张概率表计算出双方军队交战后的损失情况。

    周雨轩和刘五魁走到进行战棋推演的大礼堂的时候,双方刚刚开始。两人进来后站在了后面,周围的学员看见校长进来,刚要敬礼,被刘五魁制止了,让大家悄声观看,和周雨轩悄悄找了个比较靠前的位置坐下。周雨轩看了一眼中间的沙盘,这次选择的是东北军的一场经典战役――七台河保卫战。周雨轩点了点头,这个战局选择得比较恰当,双方的火力、兵力都相差无几,也都有两个可以快速移动的骑兵师,俄军当时火力和兵力还稍强了一些,但是国防军占了防守的便宜并首次使用了堑壕和铁丝网让彼得诺维奇吃了大亏,并使用了特种部队对基谢列夫进行了斩首行动,这才在较短的时间内打赢了这场战役。不过这场战役中的一师损失相当惨重,几乎全军覆没,今天倒要看看这些学员们能拿出什么样的谋略出来。

    周雨轩看了一下双方对垒的人员,蔡锷、蒋百里、张孝准、唐继尧、赵玉珂等五个人是进攻的蓝军一方,冯玉祥、吴佩孚、郭松龄、阎锡山、陈炯明等五人是防守的红军一方。几个临时请来的教师领着一群学员充当了评判部。还有更多的学员在周围观战。周雨轩小声问道:“为什么冯玉祥和蔡锷没有分到一个阵营呢?两个人平时关系怎么样?”

    刘五魁自然知道周雨轩问的是什么意思,笑着说道:“蔡锷善攻,冯玉祥善守,蒋百里计谋百出,吴佩孚果断坚决,所以每次推演这四个人自然是要分到两个阵营的,否则打起来很容易就一边倒,无论是他们几个,还是周围观战的,都会觉得不过瘾的。私下里这些人都是民主党的党员,政治观点和倾向也都很一致,关系都相当要好,用冯玉祥的话来说,是上了战场可以相互为对方挡子弹的交情。”

    这时沙盘上的交战已经开始了,看得出来,蓝方是以蔡锷、蒋百里为首,其他人组成了参谋团队,红方则是以冯玉祥、吴佩孚为首。冯玉祥的阵势和当初周雨轩与耿彪摆出的阵势相差无几,将一个骑兵师放到蓝军的后面,不断袭扰蓝军的后勤和后卫部队。两个军十几万人马依据山势埋伏在蓝军进军的地方,等待蓝军钻进口袋。

    看来双方对这一战研究得都很透彻,蔡锷已经知道冯玉祥可能设伏的地区,所以并没有直接撞进冯玉祥的埋伏,而是在前进到兴凯湖地区之后,开始分兵。不过跟彼得诺维奇的分兵有所不同,而是派出了俩个精锐的骑兵师,直插七台河方向,大军随后也向着七台河前进,看样子是准备全力先拿下七台河,然后再回击鸡西。

    冯玉祥倒是不为所动,鸡西和七台河都布置了一个炮兵师。既然蓝军准备轻骑奇袭七台河,那冯玉祥也将做为预备队的骑二师调往七台河方向。不过冯玉祥不认为两个骑兵师会对七台河产生什么压力,所以,骑二师主要还是在鸡西附近游弋,监视蓝军的动向。两个军的大口袋也向蓝军的大部队兜了过去,还是准备对蓝军完成包围。

    迄今为止,双方的安排基本都是中规中矩,没有什么纰漏也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不过周雨轩相信,双方的能力应该不只如此,否则就太让自己失望了。果然,蓝军的两个骑兵师在经过了一系列试探之后也不能诱使红军分兵之后,突然向七台河到鸡西之间的红军骑二师下手了。这个变化比较突然,红军大部分骑兵兵力比较分散,情急之下,在损失了近一个骑兵团之后,剩余部分进入了七台河。在留下了一个骑兵师对七台河进行监视之后,蔡锷又把另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