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分节阅读 7

作者:韩寒 等
更新时间:2017-08-11 15:25:19
是用另一种方式负气地证明了它曾经鲜活过。像极了一段美丽的际遇。而曾经,只是曾经。是岁月和时间所无法转载的。那样的一个冬天吃了很多的药,看了很多的书,见了很多的人,因为太拥挤所以都忘记了,我总是可以没心没肺地说忘记就忘记,一种不带感情的玩笑原来是可以支撑那么多年。我从未知晓。我不想回来的,可是我却回来了。我不想忘记的,可是我却忘记了。夜晚时常会有严重的耳鸣,听到各种各样奇怪的声音,与我频繁的困意纠缠着厮打着。有时候以一种冥冥的姿态半睁着眼睛,重叠着看到漫天飞舞的落花,初生的阳光和未泯灭的希望。触觉是真实的,会让人恐慌,然而繁华落尽,尽收眼底,一切如潮水般退去,遗留下来的只是满目的黑暗,无边的黑暗。似乎可以回溯到古老。不断地收到读者的来信,各式各样的人,在明媚的午后或者光线充裕的晚上,从键盘上敲过来一个个温暖的字,向我诉说着看我文章后的感动与痛疼。有时,我会猜想他们的样子以及年龄,我知道这一刻,我们无比接近。如果说时间是一场暗流,那么请让我忠诚地驻守。印象最深的是一个17岁的孩子给我发的一封Email,他说,写字的人注定一生都不会快乐。他说希望我以后不要再写文字了,让别人痛疼。也让自己痛疼。我看了以后眼睛就湿了,我没有告诉他我其实也是17岁,却失去了一切可以凭借的力量,在时光的洪流之中随波而逐,我拼命地回首再回首,可看到的只是越来越远的岸。我没有回信,我似乎从来都不回信,不为别的,只是不忍破坏孩子纯真的臆想,那是天使,美得不沾尘垢。还有一个海南的孩子,寄过来许多美丽的贝壳,没有留下只字片语,这些都是我从未见过的,有海的味道和回音,空旷恬静的海。在那一刻突兀出现,没有泪水可以冻结,轻轻敲击的时候,一些失重的花粉会轻浮地落下。我所珍惜和宝贝的。我所有的。开始沉默与安静,在春天的时候,眯起眼睛看每一条汹涌的河流,时间在此恍惚地流过,承载了所有的岁月和伤痛,人们往往只看到它表面的波澜不惊,却忽略它的暗涌。年华就像是一条悠长而又深远的河流,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到达什么彼岸,我们都无从选择。只是有些时光是值得回想的。童年的伤痕,第一次泪水的滋味,第一次爱人的感觉,是漫天缤纷的碎片,轻易地击中人脆弱的记忆,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车水横流。无所谓生命无所谓诺言。无所谓记忆无所谓曾经。终于下定决心剪短了头发,失重的头颅像是一颗突兀的海葵,焦灼的太阳隐忍着绝望的脸,干燥的午后,汗水迅速地附贴,成为惟一的依托。去电台做访问的时候,下起了寂静的小雨,滴到脸上是凉丝丝的,没有空间可以停留。没有打到的士,于是步行,走着走着,心情一下子变得空旷与恬静起来,我站在雨中,穿着白色的羽绒服,像只真正的鸟儿一样奔跑起来,耳边有风凛冽地吹过,突然感到时光的停滞,我停了下来,然后,微笑。鸟儿没有脚,鸟儿只能飞翔,鸟儿还有翅膀。就像一条河,时间和年华汹涌地流逝,无可挽回,但无论它是怎样的破碎与消失,都是隔阻不断的,生命的本质其实是脆弱的。我想我就是那只原尘鸟,旅途始终是漫长而无可皈依,翅膀掠过边痕,是一些漂泊的灵魂在过渡,它所承载的已经不单是一次冒险的历史,而是生命的超越。时刻感受着黑暗如漆的纠缠与湮灭,却永远不会驻足,前方总是不可预知的。我终于可以告别和遗忘。

    第15节:穿过高三云雾1

    彭扬男,1984年出生。出版独立摄影采访集《天黑了,我们去哪儿》,小说集《洞》和生活笔记《16mm的抚摩》。永远住在没人知道的神秘的可爱小岛上。光辉已经属于过去,现在一切为零。它在缓慢流动之后,终于像凝固的胶状液体一样,开始衰老。--题记伤花:被缚之后的安然繁忙的高考过后紧跟着是炎热的夏。蝉在叫,声音如同海的波浪层层袭来。大片的云贴在微蓝的天壁。太阳的光线经过漫长的旅途穿过绿的叶以及我的身体。午后2点13分,我在想你。我的中学生涯几乎被这个闷燥的夏渲染得索然无味。单调或者其他,就像过境的船穿越海洋时倒下了帆。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空白之中。纯净得就像牛奶滑过温暖的唇。我开始做两件我认为很有意义的事。一件是整理我所有高中用过的参考资料。我用了整整两天的时间坐在地上把书和卷子分开。地面的木制光泽反射在房间的书柜上,眼花缭乱的各种字母、数字以及公式,电光一闪般地进入意识,然后离开。当天的最高气温是29度,我想一切会不会就此结束。书堆的高度在一点一点增加,我空白的思绪也在一点一点扩大。我像是奔跑在荒岛上的孩子,没有目标,只知道奔跑可以让我存活下来。当书和卷子完全分开时,我看着眼前的景象就唱起歌来。三堆齐腰高的参考书和一麻袋容量的卷子。我的歌词是:你是个超人你真伟大。而旋律则是我自己瞎编的。有人说,在指尖跳舞的人伟大,但我觉得中国的学生更伟大。同样,这首歌也不是我唱给自己的,而是唱给中国所有的高三毕业生的。有的时候,我躺在地板上随手抽一本书,竟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打开书掉下来一张小字条(上面写着"今天麦芽糖和小米去麦当劳,我们去作电灯泡")或是拿到一本写满QQ聊天式的练习本等。于是,我又会接二连三地想起很多事情:曾经那个帅气的微笑,曾经那个漂亮女孩明亮的瞳仁,曾经那些淌着诱人汗水足球场上脱下来的球衣……我甚至开始怀念曾经的敌人,他是那么地可爱。太多的曾经已经让人不堪承受,但他们却真实地构成了一种叫做回忆的东西。是我和他们共有的,而不是陈列在玻璃柜中的纪念品。我把整理过的参考书又一本一本地翻开,似乎要在里面找到我遗失很久的很多东西。于是惊喜就像是哥伦布发现美洲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带来的快感:老师用红笔画过的讲解痕迹,书页底部一个搞笑的皮卡丘,我和好友写下的高考奋斗誓言,钢笔写过后被胳膊擦得模糊的墨迹……你们,如果有一天年华老去,还会不会在我身边。我突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觉得再要起程之前什么也没带上。但我又明白这是一种成长的抽痛。我不怕疼痛,所以又开始做另一件事情--疯狂地迷恋摇滚。平克弗罗依德,大门,甲克虫,U2,Thecross……每个夜晚都匆忙却有力地走过我的耳。音符的烟雾传达出作者心中的怨毒。仿佛每个摇滚歌者都是一个脚印。地上有无数脚印,但不是都值得记住。我坚信每个喜欢摇滚的孩子都不会有极度软弱的性格。这个有着罕见高温的夏季之前,我就坐在教室里,以无比优异的成绩换来长辈们的赞赏。当有一天我在这片平原上对着烈日找不到自己影子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是如此流俗。我开始一寸一寸地反叛起来,尽管我的表面是如此隐忍。这里得谈到我非常向往的一个人类群落--滑板族。当我决定做个反叛的孩子时,我就喜欢棒球帽,牛仔和Tshirt组成的孩子。我发现这点的时候还不到十五岁,但有一个声音告诉我:你必须迷恋他们。宿命就如此巧妙地贯穿在青春期的思想和旅途中。我想过要加入他们,就像中国队总想进入世界杯前四强那样欲望强烈。可是每次总有无数钢筋水泥的围墙和高楼挡住了视线。有一段时间,每每看到心目中的孩子,就会拿一个本子找他们签名。他们露出疑惑不解的目光,我如获至宝。这段时间持续了九个月六天十一小时。我还清楚地记得一个滑板女孩在自己的签名旁边留下唇印。她的微笑和青春就随着美丽的长发在空中弹跳。我把所有的签名挂在墙上,献给我虚无的青春期,我的青春在现代体制和教育下有点面目全非。现在,我已经醒来,他们的滑板载着欢乐和自己,穿越高山和流水。我冲过熊熊烈火,毫发无伤。AvrilLavigen--第一个让我感受到摇滚魅力的女孩子。她也是滑板一族,我狂热地爱着她。她的专辑《LetGo》是滑板一族的摇滚,也是我的摇滚。我疯狂地听,然后自己也写。我把写的歌词放进一个棕黄色的大信封,写上献给Avril。这封装载着青春,梦想,反抗和狂热的信封被我埋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山丘的树林里,以此表示我对摇滚的忠诚。我去过Avril的网站,在论坛发了341张贴子,收到6526个网友的回复。我感到心存暖意。有时你不得不承认,天下乌鸦也有一般白的时候。今年夏天。罕见的高温。包围并且沉沦。蝉的叫声如同海的波浪层层袭来。大片的云贴在微蓝的天壁。太阳的光线经过漫长的旅途穿过绿的叶以及我的身体。午后两点十三分,男孩子的摇滚梦想在焦灼的日光下暴晒得无法触摸。地板上层层的书在静止的空气中偶尔发出吱的声音。世界是一片完整安静的金色。幸福也像一场两百万光年之外的幻觉。如此空虚,却独自穿越了漫长的旅途。AWalktoRemember2003年的夏天。空白和炎热。他暂时离开学业,没有工作。什么都可以不做。每天躲在空调掌控之下二十度的清凉之中。睡觉、吃东西、写歌、看DVD。黄昏的时候,他都会打开窗户,放进夕阳和新鲜空气。他看到对面屋顶羽毛有些金色的鸽,幽暗的走廊,风吹着大片翠绿的林,纵横宛延的河道,墙角处散发的带着颜色的暗香……是记忆中的故乡。8月7日上午十点零五分,一场罕见的暴雨骤降。他脱去腰部以上的所有衣服躺在床上。雨轻轻重重地吻着窗。音质纯净,音色饱满,像乐句一样地飞翔,星群一样地坠落,天地之间的线条,形成身体的形状。相同的旋律,相同的呻吟,在不同的音区飘出,摄魂夺魄。他打开窗把手伸向上方的灰色,声音的根茎继续深入土壤,天空郁郁苍苍。

    第16节:穿过高三云雾2

    8月7日上午十点零五分,一场罕见的暴雨骤降。他幻想自己站在雨中。他决定不再逃避。幻觉和单调就这样坠毁,他搂着回忆。他想起了Aaron。高二刚到文科班的时候,一个穿着Levis牛仔裤和宽大的Tshirt,抬起棒球帽英俊的脸上露出稚气微笑的男孩伸出手对他说,你就是彭扬吗,我看过你的小说,很棒。他一向喜欢有些孩子气的人。不管一个人的年龄如何,孩子气总是一种很大的魅力。因为它象征着善良和单纯,可爱和可亲。他喜欢摇滚,爵士和蓝调,而这些都是Aaron的最爱。Aaron欣赏他的小说,他会抽空去看Aaron精彩的篮球比赛。后来Aaron喜欢了一个女孩子,他就帮Aaron写情书。Aaron成了他高中最重要的朋友之一。高三体育课的时候,他常被Aaron拉去看电影。那时的空气有一种难言的喧嚣。白天的忙碌是强制性的,此时的忙碌是自己的。车流哗哗地响,路灯盏盏的亮,内心的愿望就昏沉沉地舞起来。其中之一是《铁男》。一部黑白的片子。没什么明确的故事情节。一个上班族有一天发现地上有一个怪东西,旁边有一个女的就去碰那个东西,结果身体就开始长铁。他也开始长铁。这个女的就开始追杀他。一个铁的人追杀另一个铁的人,中间还有他跟他女朋友的关系,他跟他的女朋友由人变成非人,并展开搏斗。总是在逃跑和搏斗。最后,他们合为一体后说,我们去把整个世界都改成充满希望的世界吧。Aaron在影片即将结束的时候顿生睡意,把他的腿当枕头躺下去。Aaron的气息慢慢地浮向他的鼻。汗水以及潮湿的雾气。在阴暗的光线下他静静地感受光与影的转换交接,这喜悦而无限惆怅的时与地。青春会不会像电影一样一闪而逝。高二的尾声,Aaron怂恿他一起申请美国的哈佛大学。他估量了一下,决定申请哥伦比亚大学。高三的春天,他们双双被录取。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他放弃去美国,而选择了国内一所他心仪已久的大学。Aaron走之前,他和几个好友一起为Aaron准备了一场篮球赛,也当是高中毕业之前的"最后晚餐"。几个男孩子的汗水和誓言和青春的风一起,被定格在蓝色的天幕。送Aaron上飞机时他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像是把亲手养的猫送上绞刑架。Aaron提着大包小包一副匆忙的样子。他看见Aaron走上机梯,走进舱门,消失不见。只是不过一会儿,Aaron突然从舱门里探出头,像发现什么忘带的东西一样慌张,从夹克的口袋拿出一张他们的合影,笑着喊,我会记着的。他也笑了,心想,小孩子。夏季的高温以及Aaron的离开,世界就像裂开一道缝隙。好在最热的时候Aaron会打来越洋电话告诉他哈佛餐厅的冰淇淋味道像土豆。后来Aaron就不停地给他写明信片。方便、快捷。各种各样的明信片照映着美国风景,而背面的字迹则反射着Aaron的心情。有时Aaron也会蛮正经地写Email,告诉他那个教授老头真是棒到家了哈佛里还是有美女的我的法学成绩拿了全系第二你快点来美国吧陪我打球现在我看电影想睡觉的时候没枕头躺了。这些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