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分节阅读 155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7-09-24 13:25:11
金沐晨忍不住心里骂娘了,你姥姥的,老子当年在美国遇上一件定窑瓷器,就特么已经好像捡到了宝似得,最后更是被国内的爱好者花了一个亿的高价,才给请回到国内。

    可你特么的,在这里随便这么一看,就是一柜子啊!

    没错,整整一柜子的定器!金沐晨连眼都花了,手也跟着发抖。

    各种金装定窑碗,定窑盘,定窑盆,就不说了,最夸张的是他还看到了一把金装定窑执壶,这下子,金沐晨感觉自己好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土老帽猛然进了城一样。

    以前人家都说中国古董博大精深,他还没什么太深的感触,以为自己也算见惯了宝贝了,可是等看到这整整一柜子的金装定器之后,他才知道,自己的眼皮有多浅。

    以前他以为,这金装定器,肯定不是碗,就是盘之类的,可是到这里才发现,原来人家还有杯,还有脸盆,还有执壶。

    最夸张的是,在后面他还发现了一个金边黑釉的定瓷茶盏,这应该就是大名鼎鼎的黑定瓷了吧!

    这玩意,对金沐晨而言,可是只曾闻名,不曾见面啊!

    在经手了那件定瓷之后,金沐晨后来又对定瓷进行了一定的了解,原来这定瓷之所以被追捧的地位那么高,也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传世量稀少的缘故,还有一个原因,是定瓷是咱们古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第一种能够做到那般洁白程度的白瓷。

    原来在南北朝时期,古代的先人们就已经开始追求白釉瓷器了,可是一直做不到洁白的地步,那时候生产的瓷器,尤其是白瓷,充其量只能称之为‘麦芽白’,而直到定瓷的出现,古代先人们才算是第一次拥有了纯白釉的白瓷…

    第322章瓷器天堂

    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

    而在定瓷之前的瓷器,之所以无法做到纯白釉色,主要也是因为在烧造的时候,无法让釉质脱铁,所以烧造出来的瓷器,杂色较多。

    在定瓷之前的瓷器,多为绿色,就是因为釉质里面的铁元素居多,时间长了之后返铅,所以才会呈现出那样的绿色。

    而定瓷之所以会成为中国古瓷历史上,第一种纯白瓷,也是因为他使用的瓷土非常特殊,以及烧造工序的缘故。

    这一柜子的金装定器看的金沐晨是眼花缭乱,不过最让他感到惊艳,则要数那只黑色的定瓷,那只金边黑釉的定瓷茶盏。

    这样的定瓷,他还是第一次见,以前也就是在一些资料上,见人提起过,这种瓷器的全名,其实应该讲叫做‘乌金釉’,而之所以会烧造出这样的黑色瓷器,主要就是因为烧制这种瓷器的时候,使用的瓷土比较特殊,上釉的时候釉质里面的铁元素有含量非常高,所以才会烧造出这样的黑色定瓷。

    这样的黑色定瓷,也是定窑出产的白瓷,被当时的贵族们看多了,玩腻了之后,定窑的工匠们,为了能够吸引挽留那些达官显贵们的注意,才特意烧造的一批精品定瓷。

    这种的乌金釉定瓷,目前存世量极其稀少,尽管定瓷在全世界范围,还能有几十件,但是这样的黑色定瓷,目前存世的数量。绝对一个巴掌都能数的过来。

    光是看了这个放满了定窑瓷器的柜子,金沐晨就想直接一锤子,把这柜子干个稀碎,然后把里面的宝贝给洗劫一空。

    普通人很难想象,让一个爱好中国古董的人。站在这样的柜子前的感受。

    后面那些柜子里的瓷器,先不看,就说眼前这两柜子的瓷器,一柜子汝窑瓷,一柜子定窑瓷。

    这两个可是宋代五大名窑里最拔尖的两座瓷窑的作品了,是中国古代瓷器发展史上的标杆之作。

    即便到后来明清时期。中国的瓷器制造技术,已经发展到了最高峰的时期,那时候出产的瓷器,也有很多都是以这个时期的汝窑,和定窑瓷器为蓝本模仿制造而来的。

    等到后世康熙年间。因为喜欢汝窑的天青釉色,康熙下令集全国之力,在全国范围内,也不过才搜罗了三十件的汝窑瓷器而已。

    而后来他儿子雍正,还有他儿子手下的爱将年羹尧,在九龙夺嫡时期,都曾经想要仿制汝窑瓷器,来讨好康熙皇帝。结果最后连做到相似都做不到,只能放弃了仿制的念头。

    由此可见这汝窑瓷器的烧制难度,和精绝之处。

    至于那定器就更别提了。这可是后世所有纯白釉瓷器的老祖宗啊,虽然后世的瓷器,放弃了镶嵌金边的喜好,但是几乎所有的白瓷,都是按照定瓷烧造的枝烧工艺而烧造的来的,所以它的历史意义。就更不用提了。

    这两只柜子里面的宝贝,随便哪一件拿出来。那可都是过亿的宝贝,你让金沐晨这个古董爱好者。站在这样两个柜子前,应该作何感想?

    这感觉就好像是一个饿着肚子三天的人,这时候就站在一柜子的烧鸡前面的感受一样,看着那些香喷喷,热乎乎,还在冒着热气滴油的烧鸡,你让他不产生任何杂念,这又怎么可能?

    金沐晨都不知道,自己站在那些柜子前,吞咽了多少口的唾沫,这才强行把想要破柜夺宝的念头给压制下去。

    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这才发现,刚刚那一番天人交战,已经让他是耗费了大半的心神,连自己后背的背心都已经湿了个通透。

    玛德,这诱惑,实在是太大了,这样看下去实在是太痛苦了,如果不是为了晚上的行动,金沐晨根本就不想在看下去了。

    可是想到晚上即将动手,现在不看有不行,因为不摸清楚这些东西的摆放位置,晚上一旦熄了灯,可就容易抓瞎了。

    所以即便这时候心里再是难忍,也要看下去。

    接下来在看的就是整整一柜子的官窑瓷器,这个官窑也同样是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一,是当年那宋徽宗专门下令成立的烧窑厂。

    当时之所以要成立这么一家窑厂,也是因为宋徽宗本人非常喜欢汝窑的瓷器,可汝窑因为瓷土,和成本的缘故一直产量稀少。

    于是徽宗就又下令成立了官窑,专门烧造普通的天青釉的瓷器,这样的瓷器里面,就不会加入成本高昂的玛瑙粉了,而是更加讲究烧造的工艺。

    因为是天家重视的窑厂,所以这官窑出产的瓷器,在宋代也是相当的有名气,特点就是釉层比较肥厚,而且开片的时候,开得都是大冰片,所以有着自己非常独到的美感。

    站在这么一柜子官窑瓷器面前,金沐晨感觉自己已经有点麻木了,当然麻木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这柜子官窑瓷器太多,而是因为在见过了汝窑真品之后,在见到这么一柜子的官窑瓷器,他已经兴奋不起来了。

    因为官窑和汝窑瓷器的产品性质比较相近,釉色都是以天青,淡青这样的釉色为主,而这官窑瓷器虽然也很漂亮,但是论釉色肯定是没有汝窑的漂亮。

    而且要知道汝窑的瓷器,甚至连底款都是包了釉的,所以官窑的瓷器,在金沐晨看来,比起汝窑的瓷器,肯定是逊色不少。

    甚至在他看来,都还没有后面那一柜子的钧窑出产的瓷器漂亮。

    和前面三个窑口不同,汝窑,官窑都是宋徽宗时期专门给皇帝生产瓷器的窑口,定窑也是专门为皇家贵族们生产瓷器的窑口。

    而钧窑最初的出身,其实是民窑,也就是针对普通老百姓的窑口。

    这样的民窑,在明清时期那是根本提都不用提,和官窑的作品肯定不能比。

    但是宋朝的这个钧窑,却能够被留名青史,主要还是因为他的特色。

    看着柜子里的钧窑瓷器,主要都是以花盆,水罐之类的器物为主,看体型都是大型器物,而且大多为实用器。

    要搁到明清时期,这样大块头,并且胎质略显粗糙的器物,肯定会被说成难登大雅之堂的东西,但是他之所以在宋代被生产出来之后,能名留青史。

    主要靠的还就是这些器物外面那通体的流釉,其实说白了,就是在瓷胎烧造出来后上釉,实用了非常廉价的含有铜氧化物的材料作为釉料给瓷胎上色,但是因为上釉不均匀,和烧造的时候,温度把控的不够均衡,最后导致窑变发生。

    如果是明清时期的话,那么这一窑的出产瓷器,肯定都会被当成废品了,可是当时钧窑的工人,也不太甘心,结果打开窑口一看,这下呆住了。

    因为这些瓷器实在是太漂亮了,因为釉色在瓷胎上面发生了窑变,所以虽然没能烧造出想象中的那种釉色,但是却烧造出了一种非常奇特的釉色,而这样的釉色,有散发出一种非常异样的美感。

    和汝窑,定窑,官窑出产的瓷器,比较单一的釉色相比,钧窑瓷器的釉色比较丰富,甚至可以说是五彩缤纷,艳丽绝伦。

    比较有名的有玫瑰紫,海棠红,茄皮紫,葱翠青以及天蓝,米色,月白,窑变等等。

    其中,以红,紫最为名贵,称为“钧红”,“钧紫”,而这大英博物馆这装着钧窑瓷器的柜子,几乎就全是钧窑瓷器里面最名贵的,钧红和钧紫这两种类型。

    看着那钧紫色的大水罐,还有后面那钧红的水仙花盆,金沐晨感觉自己的眼睛都快拔不出来了,甚至隔着柜子,他都能听到自己咽口水的声音。

    尼玛,这哪里是游览啊,这简直就是遭罪啊,看这样的好东西,就那么摆放在柜子后面,却不能出手,这感觉,简直糟的不能在糟了!

    然后就是哥窑的瓷器,这也是五大名窑里的一所民窑,不过烧造的主要以黑胎厚釉,紫口铁足为特征。

    和其他四大名窑的作品比起来,特征非常的明显,而且看起来也是非常具有另外一种视觉冲击感,非常有一种异样的美感。

    看多了汝窑,定窑,官窑的瓷器之后,在看钧窑和哥窑的瓷器,总是会产生一种与众不同的感受,可能就是这两个窑口出产的瓷器身上带着的那股草根气息吧,虽然是草根,但也是精美绝伦,极具特色的草根,所以这两个窑口的瓷器,才能和另外三个窑口的瓷器一样,名留青史。

    看完了宋代五大名窑的瓷器,在看其他瓷器,同样是能让人喘不上来气那种,好东西绝对不少。

    比如那放在最显眼地方的那一对,元青花象耳龙纹大瓶,这一对龙纹大瓶几乎囊括了除人物外元青花绘画的全部元素,如龙纹、海水、蕉叶、扁菊、云纹、杂宝等,而且绘制精良。

    就目前存世的元青花而言,难有与其比肩者,就算是中东土豪,花了一个多亿买去的那只鬼谷子青花大罐,和它也根本不能比,所以这对大瓶作为元青花标准器,绝对是当之无愧。

    第323章不能忍

    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

    在往后面走,金沐晨真的是越走越麻木,因为看到的好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甚至已经多到让他有种数不尽数的感觉。

    就比如后面的清代,仿汝窑的瓷器,虽然仿得甚至连神似都做不到,但却也独有一番韵味。

    最近几年在国内的拍卖会上,就频频有这种清代仿汝窑的瓷器上拍,尽管不是真的汝窑瓷器,但是随便拿出一件,那都得是两三千万的价格。

    普通的藏家,能拥有一件清代仿汝窑的精品,那都已经是非常了不得,非常值得夸耀的事情了,可是这里的清代仿汝窑精品,就特么跟大白菜似得,一摆就是一柜子。

    在往后面看,就是明清两代的著名瓷器了。

    明代的还好,不算很多,但是青花的精品也不少,但是最有名才成化斗彩,却并没看见。

    金沐晨心里暗叫了一声庆幸,毕竟明成化的斗彩瓷器,可以说是明朝,甚至中国瓷器的巅峰之作,不但瓷器造型精美,做工精细,可以达到无可挑剔的地步。

    而且存世量也非常的稀少,这也是为什么一只明成化的斗彩鸡缸杯,都能拍出两亿多的天价的主要原因。

    目前已经被证实的存世的明成化斗彩瓷器,绝对是两个巴掌都能数的过来的那种,如果这大英博物馆,连成华斗彩都能收集齐一柜子,那金沐晨感觉自己恐怕真的要给这大英博物馆的历代馆长给跪了。

    不过明代的斗彩虽然没有。但是清代的仿明成化斗彩和粉彩瓷器,这里却又那么好几大柜子。

    金沐晨走过去浏览一番,真的感觉自己不光是眼珠子不够用,就连口水都特么不够用了。

    看着那柜子里的清朝的粉彩大盘,还有另外一个柜子里的青花勾线粉彩对碗。以及那体型硕大的粉彩大瓶,金沐晨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能忍得住,没有把锤子从紫玉空间离给拽出来的。

    这边是清朝瓷器的展区,同时也是中国瓷器展品最丰富的展区,这和清朝时期,已经是中国古瓷。发展到了大成的时代有关,这个朝代出产的名贵瓷器,简直可以用数不胜数来形容。

    整整两大柜子的各种类型的各种清朝的粉彩,斗彩瓷器,各种类型。囊括了杯碗盘碟,酒壶,花瓶,大盘,各种实用器,以及观赏器。

    这些宝贝,随便挑出来一件,拿到国内的任何一家博物馆。都可以当做镇馆之宝了,可是在这里,就跟大白菜一样。随便一摆,就是好几大柜子。

    除了这些两柜子清朝的粉彩和斗彩,另外一边的柜子里,还整整齐齐的摆放着,一柜子的清珐琅彩瓷器。

    因为工艺的缘故,这珐琅彩瓷器。可以说是清朝时期的独创作品。

    在现如今的拍卖市场上,可以说是一种无敌大俗的作品。之所以说它无敌大俗,是因为这种珐琅彩的彩绘。极尽艳丽,颜色丰富多彩,几乎是各种颜色都要用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