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分节阅读 427

作者:东北宝贝
更新时间:2017-10-25 16:41:23
风留开口相求之前,这也避免了甄风留的尴尬。

    甄风留笑笑说道:“灵子,谢谢你,看来你也知道了j市升格的事情了,你总是把事情想在了我的前面。其实我打电话给你,也是想让你带我去北京走走。”

    灵子笑了,说道:“哈哈,甄大哥你也有耐不住寂寞的时候。”

    甄风留笑着说道:“我不是傻瓜,我现在凭借着这么有力位置不去争取,那我这个市长真的就不要做了。”

    灵子说道:“这一次我家老爷子邀请了一些老同志一起庆祝,别的时候,我就不叫你了,现在这个情况,我相信去了对你很有利。”

    甄风留说道:“我明白,那我什么时间进京好?”

    灵子说道;“别急,这个周五晚上走吧,周六一早就到了。”

    甄风留笑笑说道:“好,对了,老爷子喜好什么?我采办一点作为礼物。”

    灵子笑着说道:“你人去就好了,不要带什么礼物了。”

    甄风留说道:“礼貌上也是要带一点的。”

    灵子说道:“要不你带点j市的土产去吧。”

    甄风留说道:“好吧。”

    甄风留就安排秘书重新安排了一下周末的行程,也跟常务副市长田华打了一个招呼,说他要去北京给一位老领导庆寿,家里的工作让他多盯着点。

    下面的事情就是要考虑拿什么去北京了,虽然灵子说带点土产去就好了,可这只是客气话,真要带着j市的土产去,甄风留自己的脸上都挂不住。

    需要带一点又不让人感觉十分贵重,却又很特别的东西去,贵重了有行贿的嫌疑,再说像灵子这样的家庭见多识广,什么东西会让他家老爷子感到贵重?大概我们以为贵重的东西到了人家眼里会十分的平常。这份礼物必须特别,要对灵子父亲的心思,那样才会让人喜欢。

    在官场上,送礼是一门大学问,很多礼物不一定送得多贵重,但要送的对了受礼人的心思。这里面最有名的一个典故是康熙朝的一个弄臣高士奇。太皇太后寿辰,众人都献重礼。明珠、索额图的礼都值万两以上,连理学家熊赐履的礼物字画、寿面等“最简薄”的也值二百多两银子。而高士奇送了一株万年青,栽在木桶里,并取名“铁箍一桶万年青”,象征大清一统江山传之万年。礼物虽轻,含意深厚,博得康熙的赞赏,众大臣折服。心机之灵巧,令人叹为观止。

    可惜的是甄风留并不知道灵子父亲的喜好,因此就是他有再巧的心思,也无法重演高士奇的典故。

    这个东西甄风留也不放心让手下的秘书去准备,因此心里就犯了难,左思右想还是拿不出一个好主意。

    正在甄风留苦思冥想,想不出一个好主意的时候,电话响了,是田华打来的,甄风留接通了,田华问他有没有时间,有件事情要来汇报,甄风留说道你过来吧,就放下了电话。

    过了儿分钟,田华敲门进了甄风留的办公室,坐定之后,田华笑着问道:“你去北京,寿礼准备好了吗?”

    甄风留笑了,说道:“我正在这里犯难,还不知道该拿什么去那。”

    田华问道:“寿星喜欢什么?”

    甄风留摇了摇头说道:“就是这个不知道,我问了他女儿,人家说带一点土产去就好了,我们j市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土产?难不成让我带儿盒月饼去?

    田华笑了,说道:“那当然不行。我这里有份东西,你看合不合适?”说着打开了随身的皮包,拿出了一个长方形的木盒,盒子不太大,也不厚,有些古旧,但看得出来是红木的质地。

    甄风留接了过来,见盒子上写着三个字:道德经,就问道:“这是旧本的道德经?”

    田华点了点头,说道:“对,据说是元朝的刻本,我没考据过,也不知道真假。”

    甄风留打开了盒子,见盒子里放着两本薄薄的小书,蓝色的封面,品相古朴完好,比现在的十六开纸略长略窄,甄风留翻看了一下,见两本书一本是《道经》,一本是《德经》,道经三十七章,德经四十四章,内容倒还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道德经。

    甄风留笑了笑说道:“我今天才知道道德经是两本分开的,很贵吧?”

    田华笑着说道:“没多少钱的,几千块而已。”

    甄风留愣了一下,看了田华一眼,笑着问道:“老田那,咱们搭伙计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你可要实话实说,可别藏着掖着。我听说宋刻版一张纸就价值百万,难道元刻板就这么不值钱?”

    田华笑了,说道;“看来甄书记你不懂收藏这一行道,你看现在的瓷器,康雍乾三代的瓷器多值钱,按照你的逻辑汉唐的古瓷应该是天价了吧?”

    甄风留笑了,说道:“难道不是吗?”

    田华摇了摇头,说道:“当然不是,幸好你没搞收藏,否则一定被人骗死。收藏不是用年代来衡量他们的价值的。你说的宋版书一张纸就价值百万,那倒是不假,可是这是有前提的,那张纸是海外孤本,根本就没有第二份,贵一点很正常。而元刻板虽然也很稀少,可是还算不上孤本,价钱便宜些也很正常啊。”

    甄风留笑了,说道:“看来我是不懂装懂了。好的,这东西卖给我吧,这份礼物倒很雅致,拿得出手。”

    田华笑着说道:“几千块钱的事情你还要跟我算的这么清楚吗?算了,我本来就是打算送给你的。”

    甄风留看了田华一眼,这段时间他们两人配合得一直很好,相互都很支持对方,本来还想推辞一下,可转念一想几千块钱的东西还要推来推去的,显得两人之间就有点生分了,还是等以后有什么合适的东西回送一下,那样也会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就笑着说:“那我就谢谢啦。”

    田华笑着说道:“这就对了嘛,希望你这次去北京好好帮老人家庆寿,事情办得圆满些。”

    甄风留听出田华话中别有意味,心里明白田华肯定知道自己这次去北京真正的目的在于什么,看来他也是希望自己进一步的,当然了,自己进了一步,他接任市长就更有希望了。

    甄风留笑着说道;“放心吧,我会把事情办好的。”

    田华就告辞离开了,原来他所谓的汇报,就是要送甄风留这个礼物的。

    周五晚上,甄风留只带了秘书一起赶往了北京,到了北京,甄风留让驻京办事处帮他们安排好了住处,先稍事休息,便自己上了灵子安排来接他的车,去了田总理的家里。

    第939章 再见田副总理

    田副总理的家在北京西山一个比较僻静的地方,是一个独门独院的别墅,家里因为老爷子要过生日,已经做了一些简单的打扫和布置。甄风留来的时间尚早,灵子接了他之后,就把他带到了父亲的书房。

    灵子的父亲个子很高,红脸膛,精神矍铄。很奇怪的是往往是这种戎马半生,在死人堆里打过滚的老人反而身体比较健康,也许这都是天上有份的将星,他们的命本来就比较硬吧。

    甄风留见了灵子的父亲,笑着双手去握他伸出来的手,一边说道:“田老,您好,祝您老寿比南山。”

    田副总理上下打量了一下甄风留,笑着说道:“我可是久闻你的大名了,今天终于肯来见我了?”

    甄风留没想到灵子的父亲会这么直接,有点尴尬的说道:“我也是早就想来看看您老,只是一直没有机会。”

    田老笑了,也不拆穿,只是笑着问道;“这次来怎么没把夫人带过来?”

    甄风留笑笑说道;“她在家里照顾孩子那。”

    田老笑着说道;“我倒是很有兴趣见见你的夫人,不知道当初她是什么地方吸引了你,下次有机会带给我看看。”

    田老的话里有些为灵子打抱不平的味道,甄风留越发有点尴尬,看了一旁的灵子一眼。

    灵子嗔怪地拉着父亲的手臂说道:“爸,你先让客人坐下来再说,好不好?”

    田老这才示意甄风留坐下,甄风留坐定之后,打开公文包,把那套《道德经》递了过去,笑着说道:“一点心意,田老不要嫌弃。”

    田老接了过去,看了看,笑着说道:“你这份礼物倒也别致。”

    甄风留看田老神态之间似乎还认可这份礼物,心里的一块石头就落了地,他实际上对这份礼物是否合适,心中也没底。

    灵子说道:“甄大哥就是客气,我说过人来了就好嘛。”

    甄风留笑着说道:“两本道家小书,留着田老闲时翻看一下,修身养性之用。

    “还是两本啊?”田老说着打开了木盒,翻看了一下,“原来以前道德经是分开的,这我还是第一次见。”

    甄风留说道:“这是以前的刻本,有人说是元代的,我也没考据过,不知真假!”

    田老笑着说道:“看这个装颃,应该有些年头了。说来我接触到道德经也是有些年头了,大概在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时期吧,老师专门讲过道德经。”

    灵子笑着说道;“老爷子,记错了吧?步兵高级学校讲道德经做什么,难不成让你们炼丹修道?”

    田老笑骂道;“你这丫头,一门心思都在如何学医上,什么时间也读读我们中国的文化经典。”

    甄风留笑着说道;“原来老爷子对道德经还很有研究啊。”

    田老笑笑说道:“很有研究说不上,我们学习道德经其实是从军事角度出发的,孙子兵法十三篇据说是脱胎于道德经的五千言,古代每逢乱世都会有道家人物出来救世,汉代的张良,明代的刘伯温,清朝的范文程,这些人物据说他们的军事思想都是来自老子的道德经,这样高深的学问,又岂是一句炼丹修道所能概括的。”

    甄风留笑着说道:“我还从来不知道,原来道家有这么高深的学问在其中。”

    田老上来了兴致,笑着说道:“你不知道的还有很多呐,如果你通读一下中国的历史,你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情况,每个朝代盛世时期基本都是再用黄老之术,这个原则在汉代最明显,那时候叫‘外示儒术,内用黄老’。其实每个朝

    代的统治者都明白,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只能用于政治教化,只能是口号。真正对治理国家的有力的,就是黄老之术,而道德经就是黄老之术的精髓所在。”

    灵子顽皮地歪着头道;“这岂不是挂羊头卖狗肉?”

    田老说道:“当然了,政治从来都是表里不一致的。据说当初汉文帝刘恒从代王去长安继承帝业,在渭桥之上,周勃说想跟代王单独谈谈,宋昌就代刘恒问道,是私事还是公事,私事,今日无私;公事,那你就当众说。周勃就说是公事,要奉上皇帝的玉玺。于是将玉玺递给了刘恒,刘恒马上就接了过去,却也明白自己刚到长安,地位未稳,于是说道,我刚到长安,还不了解情形,天下可当皇帝的人很多,不一定非要是我。这里我先把玉玺保管起来,当皇帝的事情过些日子再说吧。这就是典型的黄老之道的运用,用而不用,要而不要了。实际上他心里早就盼着当皇帝,所以先把玉玺掌握起来。”

    灵子听得没什么趣味,就说道:“甄大哥,你陪我家老爷子先坐一会,我到前面看看客人来的情况。”

    甄风留点了点头,灵子就离开了书房,田老摇了摇头,说道:“这个丫头就是不愿意坐着多跟我聊会儿。”

    甄风留笑着说道:“田老你说的很有意思啊,对我很有启发。”

    田老点了点头说道:“其实,这个道德经对政事治理是很有帮助的,回去后我劝你也好好读一读,那么多朝代用它治理国家达到盛世,应该说不是一点道理没有的。”

    甄风留点点头,说道:“好的,回去我会找一本认真拜读的。”

    田老说道:“如果今天送我别的礼物我就不收了,这套道德经很好,我就收下了,看来你用了一番心思,谢谢你了。”

    甄风留笑着说道:“田老你客气了,其实我是不知道你喜欢什么,只是觉得书是雅物,送给您您一定不会不收,恰好手边有这一套道德经,就随手带来了。”

    田老说道:“总是费了一番心思。好了不谈那些了,你是j市的市长,跟我说一下j市现在的状况。”

    甄风留笑着说道:“怎么说那,算是有喜有忧吧。喜的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开放,j市的经济总体上是有了很大的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准也上去了。”

    田老说道:“你别光报喜,不报忧,说说困难。”

    第940章 动作很快

    甄风留说道:“现在的困难也不少,限于大环境的变化,我们现在j市的国有和集体经济出现了大面积的亏损,很多职工都下了岗,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