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分节阅读 45

作者:小溪宜人
更新时间:2017-11-27 20:00:00
/article/caizi/3/3936/">锦衣夜行 超级强兵 仙府之缘 造神 楚汉争鼎 不朽丹神 最强弃少 天才相师 圣王 无尽武装,漫无边际地到处寻找。忽然,一个穿奶油花色衣服的背影,吸引了我的视线。“高小燕,高小燕!”那个女子在我呼喊声中,停住脚步,正向我所处的方向看。是她,就是她。我不顾一切地横穿马路,向她跑去。

    “嘭”的一声,两辆汽车相撞,旋转的面包车朝我甩了过来,只觉一阵疼痛难忍,飞飘起来,便失去了知觉。

    醒过来后,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她坐在床头,关切地看着我。

    “我怎么在医院里?”我好甜,好幸福,嘴却明知故问。

    “你被车撞晕了。”她向我描述了惊险的撞击情景,并温柔地问,“你为什么这么傻?”

    “不傻,能再次遇到你,值得!”我感到特别幸运。

    当她得知我报考公务员的取舍后,惊奇地告诉我,她也通过了三个城市的笔试线,最后确定的城市和我一样,我兴奋得想跳起来。

    “你为什么这么选择,又是怎么找到这里的?”她问。

    “奇缘,”我诡异而淡淡地说,“有点奇缘。”

    72

    日期:2011-10-07 09:40:33

    买面子不讲价钱

    文/小溪宜人(百字小说原创)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

    “这月饼,一斤上万?不值,瞎花钱!”

    “吃不出两样味,顶多值10块。”

    “爸,妈,只要您开心就好。”媳妇劝说两位老人。

    “攀比,图虚荣,上万元等于打了水漂。”丈夫小声牢骚。

    小孩开了腔:“爸爸您不懂,这叫形象工程,买面子不讲价钱。”

    (共124个字)

    日期:2011-10-08 07:15:13

    城市综合症

    文/小溪宜人(百字小说原创)

    运动场边,一帮老年人交流着城市生活感受。

    “不可思议,居住于一个楼洞,生死不相往来。”胖太太说。

    “特别懒语,对面相逢,‘哼’了吧唧的。”瘦老伯道。

    有人想不通,“歇班,不出门,喜欢呆在自己家里。”

    这人感慨,“整天独来独往,真生分。”

    “逢人不亲,遇事脱身,见怪不怪,唯我独尊。”

    “没办法,患上了城市综合症!”大伙们啧啧。

    (共154个字)

    日期:2011-10-09 13:16:11

    犟老汉住高楼

    文/小溪宜人(短篇小说原创)

    (一)

    旧村拆掉,搬进楼房,犟老汉一家成了城里人。乍住城市,犟老汉真有点不习惯。这不,上茅房别扭。早晨起来,一个人蹲在茅房里,急坏憋死满家人。茅房,厨房,餐厅都在一个大屋,只觉得臭味嗖嗖的。做饭,老伴打煤气都不敢,生怕火旺起来,把不住门。冒烟辣火,倒是少多了,可没有烧柴烧草划算。最闹心的是,锨镢家什没处放,坛坛罐罐没地摆,屋里还显得空荡荡的。出门,到处是人挤人,天天像赶集似的,哪里还有下脚的地。堵心,憋气,真不如农村敞亮。不管怎么说,城市就是不如农村方便,舒坦。特别是,家住六楼,老腿老胳膊的,下去愁上来,上来不想下去,整天像蹲监牢狱。看看吧,楼上楼下的人,脸上都是一副生硬相,仿佛像别人欠了若干钱。对面后,打声招呼,“哼”了吧唧的,没有一点和气滋味,可憎又可恶。当初,和和睦睦的左邻右舍,“大叔吃啦”,“婶子上坡”,“好好好”,“行行行”的,那是什么感觉。憋气归憋气,日子还得过不是。谁叫咱赶上了新时兴,快到入土的岁数了,还想过把城市瘾。

    “整天愁眉苦脸,谁惹着你了。出去散散心吧,别憋在屋里生闷气。”听了老伴的话,犟老汉闷闷不乐地下了楼。

    一个祖祖辈辈以土地为生的农民,离开了土地,还能干什么?犟老汉身在城里,心在乡下,想想那狗那鸡那晨露,不由唉声叹气。乡里乡亲,风里来,雨里去,日子虽说苦点,但活得自在,呼吸着绿水青山,苦中有乐。四邻八疃,人见人亲,讲究尊老爱幼,透着质朴,露着安善,相处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不知什么生分,没有那么多虚假,像溪水般清澈见底,似青山一样挺拔安详,何等自然,多么爽朗。实实在在才是真,安安稳稳就是好,平平淡淡更好过。犟老汉特别怀念昔日的乡土生活。

    “大爷,您出去转转?”一个农村娃的问候,犟老汉觉得倍感亲切,久违了的舒坦。

    “随便看看。”犟老汉真想好好与这个乡下后生拉拉知心话,但笨拙的嘴,一时半霎又找不出那么多的话。是啊,自小笨嘴笨舌,从来就说出个完整故事,从来就找不到让人感兴趣的话题,更没有令人家高看一眼的创举。种地是行家里手,但没有什么好炫耀的。二十四节气,人家都清清楚楚。涝地起鼓,锄地要碾碎坷拉锄净草,谁都懂。顶着烈日捉虫子,赶在雨季之前修熟好地,别等着雨水勤草疯长,除草事半功倍,这理儿明露露的,不是什么深学问。“糊弄地皮,糊弄肚皮。”这是祖训,自己也是听老人说的,再念叨,别人就会嗤笑“鹦鹉学舌”。理家过日子,沿袭的是男主外女主内,一切都在不言中。坡里的活,男人多操心,舍得下点气力,不惜多流汗,让娘们省点力气和心事,理所当然,有什么好摆功的。遇到大事,顶起柱子扛起梁,是大老爷们的本分,没有必要臭显摆。既然已经结婚成了家,该忙则忙,该睡就睡,饭菜熟了就吃饭,有什么好多嘴多舌的,心里知足,比什么都强。什么情啊爱啊,虚情假意的,肉麻死了,一旦让外人听到了,丢人又显眼。当长辈的就该有长辈的尊严,做晚辈的就该守晚辈的规矩,没有必要整天絮絮叨叨,惹人烦,还容易麻木,适得其反。

    (二)

    时装店经营红火,连门前也摆满了一行一行的衣服。犟老汉转了一圈后,站在门外的空闲地,仔细地观察着。进进出出的年轻女子,探胸露背,穿得一个比一个少。犟老汉看不惯,这是哪门子风,男人越穿越严实,女子越来越敞露,真不可思议。看看吧,牛仔服破齐齐的,有的裤子竟破了三四条缝,还美得不行。问问价钱,挺贵,并且十分抢手。这是代沟,老人跟不上文明脚步,还是奇形怪状就是美?犟老汉糊涂了,连连摇头。

    73

    “什么,一斤月饼2000元?”犟老汉被天价月饼惊呆了。他大惑不解,现在的人是怎么啦,什么东西做的月饼,能值这么高的价钱,总不可能是金子镶的吧!商场里电视频幕晃动着画像,一个专家模样的人正在高谈阔论:“商品,有隐形价值,有外显价值。可以比价衡量的价值,也就货真价实的商品,完全显示出来的价值,就是外显价值。内在的,潜在的,无法与实实在在物品比价的,叫隐形价值。譬如,一个普普通通的苹果,市场比价应该值一元钱。但如果标上名牌商标,就可以值十元,乃至几百元。再比如,厂家研制一斤月饼的成本是10元钱,投入市场,零售价可以为15元,或者更高。这是外显价值。但是,经过秘方打造,或者的根据市场需求,推出万元名牌月饼,这就是隐形价值。只要有人卖,有人买,商品的隐形价值就有了市场。当然,这种隐形价值可能定的不合理。可是,这是与时俱进的产物,既然有人喜欢买稀缺,高兴花钱显摆,为‘形象工程”买单,只图面子,不论价钱高低。那么,这种商品的价值就可以赖以生存,隐形价值也就有了买方市场。”犟老汉听得似懂非懂,似乎是在云里雾里。什么,什么,懒得听这人瞎念叨。犟老汉想一样一样地看看。他漫步于五颜六色的月饼柜台,觉得眼花缭乱,更分不出那种好那种孬,只想过过眼瘾,也算是没有白进来一趟。

    “大爷,你要看的这种月饼一万多,您能买?”经销姑娘语气和眼神,明显是嘲弄,是傲慢。犟老汉气愤不过,心里骂道“狗眼看人低”。“怎么,我就买不起?”犟老汉上来了犟脾气,硬逼着她拿出月饼,“我就想买这种!”她耻笑地说:“别逗了,你还是买这种吧,28元一斤。”现在,身边已经围满了看光景的人。一看这架势,犟老汉气得脸通红,嘴唇哆嗦起来,“拿来!”他好不容易蹦出了两个字,从胸口的内兜里摸出一叠钱,狠狠地拍在柜台上,“买了!”顿时,围观的人群纷纷地鼓起掌来,“小看人,都什么年代了,还以貌取人!”姑娘羞得无地自容,一个劲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一个经理模样的中年女人,走过来,非常通情达理地对犟老汉说:“老大爷,我替她向您赔礼道歉,您千万别和年轻人一般见识。这样吧,您不需要买这么贵的,如果真要买,我给您老人家打一折,收您1000元。”她提高了嗓门,“一来,老大爷给我们做了一个好广告。二来,算是我们孝敬老人,图个节日吉祥。”掌声热烈地响起来,“还是老板经营有方,以德服人,皆大欢喜,可喜可贺!”犟老汉拿着月饼,眼里滚动着感激的泪珠,连声“谢谢!”等他走出店门,情绪稳下来后,便开始后悔,为了一时痛快,白白花了1000元,心疼如刀割。要知道,一年到头,起早贪黑地忙,一亩地也不过能挣几百块,这等于自己白白忙活了一年多。治气,治气,面子是挣回来了,但“二百五”的帽子也择不下来啦。关键是,回家与老伴怎么交待啊。他垂头丧气地徘徊着,忘记了应该干什么好。

    “啾啾”,“唧唧”,鸟儿鸣唱。犟老汉走进鸟市,心情开朗了起来。他这儿站站,那儿问问,心思融入了鸟语欢畅的王国,暂时忘却了一切烦恼。童心雀跃,透过大大小小的鸟笼,浮现出青幽幽的山,绿绒绒的河,蓝晶晶的景。花香树荫丛中,千姿百态的鸟儿,自由自在地欢唱。呼啦啦,迎着风儿,飞翔在无拘无束的天空里。

    (三)

    说归说,道归道,溜达溜达上点心,端详个挣钱的营生,这才是头等大事。犟老汉留心地关注着小摊小铺,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买卖人,生意红不红火,本利大不大,自己干合不合适。自从搬进城里,庄稼地里的营生无法干了,天天游手好闲,坐吃等穿,还不坐吃山空,立地吃陷。再说,自己身骨硬朗得很,长时间闲着,说不定闲出什么毛病来,就晚三秋了。好马怕圈,好人怕闲。就算为了活个好身骨,也该找点事干干了。不过,这城里的事情,咱人生地步熟的,找个既赚钱又轻快的事,的确挺难。小摊小铺,投资少,见效快,可架不住今天查税,明天验执照,弄不好还妨碍人家城管。大门店,好景景,但咱本事有限,没有金刚钻,哪敢揽瓷器活。高不成,低不就,真难死他二大爷。

    “卖豆腐,正宗的卤水点豆腐。”一声吆喝,吸引了犟老汉的眼球。对啊,做豆腐是咱的老本行,轻车熟路,指定能干出名堂。左查右管不要紧,咱推着小车串楼居,走家户,送货到门。还有,咱起上个响当当的字号----李记豆腐,赶赶时髦,凭的是手工技巧,讲究的是石磨原汁,天然品调制,制成纯天然食品,原汁原味美食,一定能吃香,走红。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