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89 撒网

作者:初云之初
更新时间:2018-11-13 04:42:41
    青漓有孕之后, 久不曾同皇帝如此亲近,骤然来了一回, 颇有些消受不得, 第二日清晨,便起的晚了些。

    皇帝今日不朝, 倒是不必着急, 怕小姑娘起身后发现自己早早走了觉得不悦,索性搂着她睡到天明。

    青漓揉着眼睛醒过来时,便见那坏人正躺在身边笑, 登时就想起他如何使坏如何不饶人了, 气哼哼的瞪他一眼,将他从被窝里推出去, 随即又自己卷了被子,翻个身不理人了。

    内殿暖和,昨夜二人尽兴之后也着了中衣, 皇帝自是不冷, 被小姑娘瞪了也不脸红, 只厚着脸皮凑过去, 伸臂连被子带人一起环住了。

    隔着一层被子, 他手臂轻轻在那只蚕宝宝身上轻拍一下, 皇帝语气舒缓道:“妙妙, 大清早的,怎么不理人?”

    青漓昨夜被折腾的不轻,这会儿腰还有些酸, 眼睛更是觉得微肿,也不看他,便道:“你总是欺负人,不要理你了。”

    在小姑娘面前,皇帝绝对堪称拿得起放得下,在床上的时候脸皮厚的像城墙,下了床哄人的时候,又能低声下气。

    ——左右甜头都尝了,低三下四一点儿还怕什么?

    到了这会儿,眼见这小娇娇有点儿不高兴了,他便毫不犹豫的俯首作低,环住小姑娘,温声道:“是朕不好,太过贪欢,辛苦我们妙妙了。”

    手上用了点儿巧劲,皇帝轻轻的钻进了小姑娘被窝里头去,将自己额头抵上她的,极温柔的道:“妙妙打朕消气,好不好?”

    青漓是个烂好人,也是个吃软不吃硬的。

    从骨子里来说,她其实是偏向硬气的,只是素日里性情温柔和顺,才格外容易叫人产生一种错觉——小姑娘娇娇软软的,好像很好欺负。

    可真的落实到实处,有人非要一脸强硬的同她说这说那,强迫她接受什么东西,她必然是会毫不留情的还击回去,宫宴那日的元城长公主与季斐斐便是一个例子。

    可若是换个方式,口气软一些的话,但凡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青漓都是很好商量的。

    譬如现在,见着皇帝低头,君临天下的男人却在自己面前俯首作低,她便硬气不起来了,并且开始在自己心里头给皇帝找借口。

    ——男人嘛,空了这么久,好容易得一回荤腥,贪恋一些也是寻常。

    青漓哼了一声,低头在他唇上咬了一下,算是将此事掀了过去:“——下不为例。”

    皇帝早知小姑娘爱心软,见她眼角还带着些微昨夜惹出的红,却还是温柔的伏到自己怀里去了,心中软的厉害,在她肩窝处亲亲,道:“——同朕一道去看会儿奏疏?”

    青漓在床上躺的久了,心中也觉腻歪,闻言便点头应了:“去走走也好。”

    皇帝如此说,本是想着美人在侧红袖添香的,可香还没添成呢,便有不速之客到了。

    外头的内侍入内,恭声禀报道:“陛下,宗正寺卿求见。”

    宗正,顾名思义,便是负责皇帝亲族以及外戚勋贵之流的职能机构,在皇子公主众多,皇族枝繁叶茂的时候,也是极忙碌的部门。

    可是到了现在,皇族剩下的那几个人掰着指头都能数出来,皇帝后宫里头又只有青漓一个,这个所谓的宗正,起的作用便相当之小了,连带着这个宗正寺卿的存在感,也是十分之低。

    是以骤然听闻宗正寺卿求见,不只是青漓初时有些怔然,连皇帝都流露出些微茫然来。

    示意青漓往里间去,他停下笔,沉声吩咐道:“叫他进来。”

    宗正寺卿年近五旬,身体却很硬朗,稳步上前去向皇帝施礼,这才道:“陛下,昨日季家家主往宗正寺去了……”

    ——所谓的季家家主,也就是曾经的靖安侯。

    小心的觑一眼皇帝面上神色,见他并无异色,宗正寺方才卿继续道:“他说自己已然年老,最想要的便是含饴弄孙,可元城长公主却无所出,他又只有长子这一个嫡子,自然不想看着他断子绝孙,便想着为长子收个妾室,生子后打发掉,孩子记在元城长公主名下。”

    这一回,季家人是真的无计可施了。

    曾经的侯府荣耀不再,尊贵的门楣消失,他们必须要考虑眼前之事了。

    经过宫宴之事,季斐斐是没有指望了,可那毕竟是亲生女儿,季夫人也不好太过于苛责,只将目光转向了儿子那头,期盼着能够抱上孙子。

    更加重要而又不好说出口的是——季家,将来会由谁去继承?

    儿子虽说是嫡长子,也得丈夫看重,可架不住他有膝下无子这个硬伤,这样一条不利因素摆着,他日之事可就难说了。

    要知道,庶子那头还生了好几个了。

    心里头冒出了这想法,季夫人便再也坐不住了,看向元城长公主的目光,也愈发的冷锐起来。

    自己生不出孩子来,还不许别人生,天下哪里有这样的道理?

    无子,这可是七出之条的一个,也就是看在元城是皇家公主的面子上,否则,但凡换了一个寻常人家,老早就休她八百回了!

    季夫人此前便想过叫儿子纳妾,可到底是顾忌着元城长公主的公主身份,又想着叫她为自己女儿铺路,这才隐忍不发,到了现下,见她什么用处都没有了,自然也不会再客气。

    说白了,季家是遭受皇帝厌弃,可你元城,只怕也同我们是一路货色。

    既是这样,还怕你做什么呢。

    季夫人打定主意,便去同丈夫商量此事,季家家主骨子里也是偏向嫡妻嫡子的,想着元城长公主被削减到三百石的吏禄,便壮着胆子往宗正寺去了。

    宗正寺卿没什么大的才干,却也不是傻得冒泡,堪堪算是中人之姿。

    元城长公主是被陛下厌弃了,可到底是皇族出身,陛下信重如何思量,他又一概不知,如何敢早早做主呢。

    是以季家将事情报上来了,他既不能一口应下,也不敢满口回绝,同底下人商量之后,便入宫来探听皇帝的意思了。

    皇帝倒是没想到宗正寺卿是为此而来,皱着眉听他说完,便沉声道:“这种小事都要问到朕头上,还要你有什么用?元城既是先帝的公主,那便要有皇族公主的脸面,你去告诉季家人,若非是她自己愿意,便死了这条心吧。”

    “是是是,”宗正寺卿同季家无甚交情,自是毫不关心结果如何,只连声喏喏,随即又问道:“陛下,季家长子无后,又是牵扯到皇族身上,他日季家家主辞世,究竟是长房继承,还是庶出二房继承?”

    “朕记得,”皇帝想了想,略有些迟疑道:“季家庶出的季明怀,任职礼部?”

    宗正寺卿不曾想皇帝竟能叫出季明怀名字来,心下暗自有了几分计较,便听皇帝继续道:“嫡长子继承家业,本是理所应当,若是此后一直无子,便叫二房继承,兄弟相袭吧。”

    皇帝定了主意,宗正寺卿自是一连声的应了,面上不显,心底却暗自同情元城长公主一番。

    她若是不松口,季家长子便不能纳妾,若是不能纳妾,便不会有儿子,若是没儿子,那就不能继承家业,到最后,还得将季家交给庶子继承。

    想着季夫人素来脾性,宗正寺卿便忍不住在心底为元城长公主鞠一把泪——她是此事唯一的绊脚石,接下来的日子,只怕也不会好过。

    宗正寺卿走了,皇帝却默默良久,瞧见青漓自里间出来,唯恐她心中误会,便拉她到自己膝上坐下,温声解释道:“元城生性狠厉,并非善类,不只是妙妙不喜,朕也不待见她,今日如此,并不是想着回护她,而是她终究也流着萧氏一族的血,是皇族的正经公主。”

    “公主无子,而使得驸马纳妾,这个口子不能开。”

    “皇族出嫁公主时,给了多少嫁妆恩赐,连带着驸马一家都有加恩,他们只想着好事,却不愿意担坏事——简直是白日做梦。”

    “朕并不是为了元城才将此事回了,而是为了我们的公主,乃至于孙女重孙女,若有先例可循,日后若她们碰上这种事,便不好推拒了。”

    “我明白的,”青漓不是蛮不讲理之人,也看得出其中关窍,斜了皇帝一眼,道:“当我是什么人了,蛮不讲理吗?”

    她虽不喜欢元城长公主,却也不至于在这上头说什么。

    皇帝说的话在理,若是他日自己生了公主,也遇上这样婚后无子的事情,有着前代公主允许驸马纳妾之事的由头在,再去拒绝,便有些不合情理了。

    青漓是讨厌元城长公主,但也不会为了出一时之气,而堵了自己儿女的路。

    一个失势的先帝公主,真心想要收拾,办法多着呢。

    说到这里,她倒是想起了另一处,转向皇帝,一本正经道:“这些日子,五公主与六公主也时常过来走动,话里话外的求着我,若是你有公主和亲的意思,万万要劝阻一二,她们年纪与我相差无几,明明也是公主出身,却为自己后半生惶惶不已,我见着也是可怜。”

    皇帝环住她腰身,唇角略微翘起一点儿:“妙妙是怎么回的?”

    青漓笑嘻嘻的凑过去,在他高挺的鼻子上亲了一下:“我说,陛下是世间伟男子,气度非凡,做不出公主和亲这般事情,叫她们不必忧心。”

    皇帝不置可否,只继续问道:“为什么这样说?”

    “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青漓毫不回避的瞧着他,正色道:“若只用女人求和,换取并不稳定的一世安宁,那还要男人做什么?”

    定定的看妻子一会儿,皇帝终于低下头,在她耳畔笑道:“妙妙知朕。”

    青漓一点儿也不谦虚,毫不脸红道:“若非如此,怎么配得上我们衍郎?”

    皇帝被她这娇俏模样惹得一笑,随即又问道:“喜欢同她们一起吗?有没有说些有的没的,惹你心烦?”

    “没有,二位公主的修养比元城长公主好得多,”青漓毫不掩饰自己的态度,笑盈盈道:“我有孕之后,沈张二位太妃还送了小衣裳过来,绣工都是极好的,有心了。”

    这时候,便凸显出另一个人了,皇帝没对送礼的两位太妃说什么,只是眯着眼问道:“恪太妃呢,没送什么?”

    青漓撇撇嘴:“她有什么好送的,为着此前的亏空,只怕心虚的厉害,才不敢来见我呢。”

    年后的宫宴忙完了,除去养胎,青漓眼下便没有什么大事,也有心力腾出手来去收拾那些牛鬼蛇神,前一阵子一直在蹦跶的秦氏与恪太妃,赫然是其中榜首。

    这些女人们的事情,皇帝是不怎么掺和的,只拍拍她小手,叮嘱道:“你高兴便好,若是受了欺负,也只管告诉朕,朕自会为你撑腰。”

    “欺负?她们才不敢呢,”青漓冷哼一声:“我正要去找她们茬儿呢,她们最好别撞上来。”

    ~

    皇后入宫之前,秦氏便为宫里头的账目之事惶惶不已,早早的撺掇着几个心腹做了账,可饶是如此,却也依旧不得安心。

    皇后毕竟是公府出身,身边岂会缺少那么几个会做账的,一时半刻看不出问题来,等花上几日去转磨,还有个不清楚?

    秦氏满心的惊惶,暗自险些与恪太妃撕破脸,被安慰了一通,才算是定下心来。

    是了,她也是宫中多年的老人,何必为这一点儿小事儿惶惶不可终日?

    皇后毕竟年轻,不通事故,便是真的斗起来,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恪太妃有意唆使她同皇后对上,秦氏不是不知道,也的确是动心了,可皇后自十一月嫁进宫里,足足两个月过去,还是不曾对自己动手,她便觉安心了。

    暗自松懈之余,还颇有些自得。

    皇后果然还是有些分寸的,知道自己身份不同,会给自己几分脸面。

    有这一层认知在,便是此前极力填补亏空的动作,秦氏也给放缓了。

    ——皇后都不计较呢,她还这么热切的往上凑做什么。

    要知道,现下搭进去的,可都是她自己的钱,只消想一想那些白花花的银子,秦氏就觉得好像是从自己身上剜肉一样的疼。

    这一日,秦氏正懒洋洋的坐在内室喝茶,却见自己扶持起来的尚宫张氏急匆匆的过来,步伐太急,竟险些被松软的地毯给绊倒,硬生生扶了一把墙,才算是叫自己站住了。

    秦氏见不得张尚宫这幅胆小模样,重重的将手中茶盏放下,斥责道:“做了尚宫的人,便要有个尚宫的样子,如此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张尚宫是秦氏一手扶持起来的,除去自身的本事之外,最为人称道的便是会说话,一张嘴跟抹了蜜似的,左右逢源,颇讨秦氏的喜欢。

    可是到了这会儿,张尚宫没空发挥自己长袖善舞的本事,连喘一口气都来不及,便颤声道:“大尚宫,王尚宫被带到掖庭狱去了!”

    秦氏本还嫌弃张尚宫太过大惊小怪,可真的听了这消息,却险些将面前桌案推翻。

    心中隐隐约约有了一个猜测,她却并不敢承认,只起身快步到张尚宫前头去,一把抓住了张尚宫衣襟:“你在胡言乱语些什么!王氏是正六品尚宫,更是我的人,谁敢将她带到掖庭狱去?!”

    “是皇后吩咐的,”张尚宫目光中惊慌难掩,眼眶里头都见着红了:“后宫采办有亏空,王尚宫作为主管尚宫首当其冲,皇后懿旨,送去掖庭狱审问了。”

    “怎么会……怎么会呢。”秦氏骤然听闻这消息,登时心神无主起来,王尚宫虽不如张尚宫讨喜,却也是她心腹,如今出了这档子事儿,若是她自己死也就算了,可别将自己给咬出来。

    暗地里一咬牙,秦氏有了决断,取出贴身的印鉴交与张尚宫,低声嘱咐道:“王氏家中尚有老母幼弟,你叫心腹拿了我的印鉴去,吩咐人把她们看管起来,动作快些,不要露了风声。”

    快步走到一侧的内室去,秦氏自内里匣中取出一块玉珏,一并放于张尚宫手中:“这玉珏本是一双的,后来我赏了另一只与王氏,被她给了幼弟,你想法子将这玉珏送到掖庭狱去,务必叫王氏见着才行,她若是识趣儿,便知应该怎么说话!”

    张尚宫本是心慌的厉害,听闻秦氏安排的井井有条,心便定了几分,接过玉珏与印鉴,便快步出去了。

    秦氏面上冷静,心中却似火烧,只是怕心腹见了气虚,坏了自己的事,这才强自忍着,也只有她自己知道,掩在衣袖中的手,都已经不受控制的轻颤起来。

    短暂的畏惧之后,心中生腾起的便是怨愤。

    说到底,还是要怪皇后!

    大家相安无事本就极好,做什么非要兴风作浪!

    事态紧急,秦氏额上出了一层细汗,手指哆嗦着擦了,便只耐着性子在内室等候消息,临近傍晚时,张尚宫总算是回来了。

    到了这个关头,她也顾不及端着架子,上前一步抓住张尚宫的手,死死的盯着她:“事情办得如何?可有出纰漏?”

    “大尚宫尽管宽心,”张尚宫将事情办成了,自己也松一口气,精气神回来,也有心思说好听的话了:“您是有菩萨庇佑的人,自然是无往而不利,事情顺当的很。”

    青漓心口一松,面上也露出几分释然来,连连念了几句阿弥陀佛,又向张尚宫道:“此事委实突然,皇后这一下子来的,也有些突兀,此前,你可听闻外头有何风声?”

    “并不曾听闻,”张尚宫摇摇头,也是一头雾水:“谁知皇后是怎么想的呢。”

    “不过,”似是忽的想起了什么,她面上有些犹豫:“奴婢倒是听闻了另一件事。”

    秦氏心下烦躁的厉害,哪里有功夫听她卖关子,语气冲的很:“有话便说,吞吞吐吐的做什么,没用的东西!”

    心知此刻秦氏心情不虞,张尚宫也没敢将心中不满暴露出来,只陪着笑道:“皇后娘娘令人查账,自然也问到了后宫用度上,看了账目之后,对此颇为不满,奴婢还听说,皇后只怕是有意削减宫中用度呢,几位太妃的份例,便是首当其冲……”

    “什么?”秦氏被这消息给惊住了:“这是几时的事?”

    “今日皇后身边人来查账,带走王尚宫的时候,”见秦氏面色难看,张尚宫的声音也小了:“……隐隐约约的,听着提了一句。”

    不只是秦氏心下讶异,恪太妃更是头一个不满。

    此前,为着赵华缨与贪墨案之事,她便同皇后有些不对付,骤然闻听此事,心下压抑的不满,更是全然爆发出来。

    ——她的吃穿用度素来是三位太妃中最多的,一下子削减,岂不是她的日子最难过?

    “皇后倒是会精打细算,”描绘的长长的眉挑起,恪太妃冷笑道:“左右她跟陛下同住宣室殿,便是削减用度,只怕也委屈不了,拿别人的东西来做人情,喊的这样好听,委实是吃相难看!”

    她这话里头涉及的是皇后,语气也不好,几个侍奉的宫人小心的对视一眼,也没敢说什么。

    没人应答,恪太妃也不以为意,只凉凉的弯起唇,道:“我虽只是太妃,却也算得上是陛下的庶母,先帝在时便是这样对待英宗太妃的,到了陛下这一朝,却要削减用度,这是哪儿来的道理?”

    “走,咱们往宣室殿去,找陛下说说理,”恪太妃漫不经心的瞧了瞧自己指甲:“哪家的主母会这样行事,可不能依仗自己肚子里头揣着一个,就这样没有规矩。”

    “太妃,不好吧,”恪太妃这话说的硬气,身边人却不这样认为,不敢直言反对,只是迂回着道:“皇后毕竟是皇后,您这样贸然往宣室殿去,只怕就真是撕破脸了,再者,陛下素来是偏爱皇后的……”

    “——那你想怎么着?!”

    似是被戳痛了,恪太妃骤然加重了语气,厉声道:“无声无息的老死在宫里吗?现下都被人欺负到门上了,还同个死人一样不做声,活着还有几个意思?!”

    几个宫人被她说的惊惧不已,战战兢兢的低着头,没敢应声。

    “这就是了,”恪太妃嗤笑一声,目光自沈张太妃所在宫寝的方向一扫,蔑视道:“我可不是那些人,做惯了缩头乌龟,被人踩到脸上了也不吭声,只一味地那自己热脸去贴人家冷屁股!”

    ~

    沈太妃往张太妃宫里头去时,便见她正坐在内室里修剪面前那株凤尾菊花,冬日里万物枯寂,这株菊花开的却好,金灿灿的花朵大如手掌,花瓣儿长而妩媚的探着身子,别有一番韵味儿。

    “我来的不巧,”沈太妃面上带笑,盈盈一拜,道:“张姐姐正忙着呢。”

    “哪儿的话,不过是找个事情做,打发时间罢了。”张太妃同沈太妃交情了了,可人家递了笑脸儿,她也不会去打,停了手中动作,上前去挽住她臂,一道行了平礼后,便拉着她往暖炕上坐了。

    “倒是沈妹妹,”张太妃挑起眼帘看她,缓缓道:“来我这儿有何贵干?”

    “今天的日头好,”沈太妃也不遮掩,开门见山道:“想请姐姐一道出门晒晒太阳,往宣室殿去一趟。”

    “恪太妃不是已经去了吗,”张太妃心下微动,别有深意道:“沈妹妹怎么不曾结伴而行?”

    “张姐姐,到了这关头,我也不说那些空泛泛的话,”沈太妃握住张太妃的手,真心实意道:“当年姐姐得宠,生了五公主,我在你后头承恩,生了六公主,前后是有干系,可姐姐细想,除去说过几句嘴,妹妹可害过你?”

    “将话说的这样透彻,”张太妃笑意微敛,意味深长道:“可不像是妹妹的性情。”

    “姐姐这是不信我了,”沈太妃被怀疑了,却也不动气,只温声道:“妹妹说句放肆些的话——先帝在时,咱们都不是什么跟得久的老人,眼见十几年过去了,何必为一个老早就没了的人置气?”

    她语气诚恳,话也在理儿,张太妃心便松了,语气也见缓和:“妹妹今日上门,说了这样一通话,究竟有何贵干?”

    “——姐姐,咱们都是土埋半截的人,也不必计较那些许得失,唯一在乎的,还不是膝下的孩子吗?”

    沈太妃压低声音,道:“恪太妃只有儿子,又有孙子,自是不怕的,可咱们呢,小五与小六的婚事可全在陛下与皇后手心儿里捏着,但凡生出些别的心思,便能叫她们后半辈子生不如死,姐姐只想想你的五公主,你可舍得吗?”

    后宫中一呆多年,便是娘家人也或多或少的淡了,唯一牵挂的,不过是膝下的亲生骨肉罢了,而五公主,更是张太妃的心头肉。

    听沈太妃这样说,她便正色起来,神色也端正许多:“妹妹的意思是——”

    “恪太妃往宣室殿去了,按她素日品性,只怕是要去找茬儿,可陛下待皇后如何,姐姐也是知道的,靖安侯府煊赫几世,还不是说废就废了,便是皇后自己,只怕也未必好惹,她这一回过去,指不定就要摔个跟头。”

    都是宫中老人,沈太妃如此一说,张太妃便明白过来:“你想往宣室殿去,宣明自己的立场吗?”

    “眼下恪太妃刚动身,我们过去还来得及,”沈太妃拉着张太妃起身,缓缓道:“若是等一切尘埃落定,咱们的态度也就不值钱了。

    姐姐叫五公主去同皇后交好,毕竟只是流于面子,若是实实在在的站在皇后这边儿,那人家才肯正眼瞧呢。”

    “我在此谢过妹妹了,”张太妃恍然明白过来,深深施礼,道:“我本是不欲掺和这些事的,被妹妹一说,倒是醍醐灌顶了。”

    “也是作伴多年,姐姐何必这样客气,”二人一道往宣室殿去,便听沈太妃道:“到了这时候,谁还缺那几个份例,不过是求着孩子一世无忧,有个好归宿罢了,看看元城吧,先帝在时,何等的盛气凌人,可如今呢,还不是要被婆母小姑磋磨,说到底,还是要看嫁到什么人家去……”

    张太妃想着自己女儿,对此深有同感:“——谁说不是呢。”

    恪太妃对于沈张二位太妃之事自是一无所知,拿帕子将眼睛揉的红肿起来,做足了可怜样子,方才似涕非涕的往宣室殿去了,只有目光深处,是犀利的冷然。

    ——皇后既不叫自己好过,那她也别想有好果子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