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109 公主

作者:初云之初
更新时间:2018-11-13 04:42:41
    四年后, 夏天。

    这日,青漓自倚春园看花回来, 路过宣室殿的长廊时, 就见元景正独自坐在那里,两腿自在的晃着, 似乎是在想些什么。

    她摇着宫锦团扇, 缓缓的走过去,道:“做什么呢,一个人在这儿发呆。”

    元景站起身来, 朝她问安:“在等母后回来。”

    “外头热, 别在这儿说话,”青漓拿帕子替他擦了汗, 又拉着他往内殿走:“到里头说。”

    元景轻轻应了一声,亦步亦趋的跟在母亲身边,往里头去了。

    他生的像皇帝, 年岁越大, 便愈发的明显, 从那双锐利的眼睛, 到高挺的鼻梁, 再到习惯性抿着的唇, 委实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脸上带着笑的时候倒是还好, 板起脸时的那种威仪,活脱儿是父子俩。

    元景是嫡长子,肩上的担子也最重, 四岁的时候,身边就有了教导的师傅,先是从最基础的仪礼开始教,然后才是课业。

    皇帝是偏向军武的,魏国公府也是武家传世。

    因此,夫妻俩都有意叫元景多接触些文臣,随着年岁的变化,皇帝也会给他再添几个文臣师傅。

    元景很聪明,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极为出色的天赋,青漓闲暇时,也教着他念书习字,底子打的不错,到了先生们面前,也是一致的称赞。

    皇帝虽也会教他,可毕竟事繁,总不像青漓那样,空闲的时间大把,可以随意挥霍。

    青漓有心教他,却也不会填鸭一般,不停地往他头脑中塞,经历过现代的疯狂补习,她深知每日埋在课业里,究竟有多痛苦。

    今日是初七,单日,她照旧念书给他听,随意取了史记中的一段,细细讲与他听。

    刚刚说到“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时,却被元景打断了。

    “母后,”他看着她,很认真的说:“我想学剑。”

    “怎么忽然就想学了?”青漓摇摇手里的史记,轻声问他:“听这里的话,心血来潮?”

    “是,”他眼睛清亮,回答道:“也不是。”

    青漓没有否定,也没有肯定,只是笑了笑,问他:“为什么呢?”

    元景注视着母亲,声音同目光一样坚定:“因为,我想变强!”

    “元景,”青漓靠近他,轻声道:“尽管你还很小,但实际上,你已经是这个国家最强的人之一了。”

    帝后的嫡长子,这个浩瀚国度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在政治层面上,也只有皇帝要比他高,除此再无其他。

    “那不一样,”元景明白母亲的意思,所以,也希望母亲能明白他的意思:“那是属于嫡长子这个身份的,而不是属于我的。”

    青漓微微一怔,随即笑了。

    “不管怎么样,先听母后将这一篇讲完,”她摸摸他的头发,轻声问他的意见:“好吗?”

    元景像儿时那样乖巧的看着母亲,点头称是。

    许是像了皇帝,他越是长大,性情也愈发强硬,唯独在母亲面前,会难得的柔软下来,像儿时一样的顺从。

    青漓表面上不说什么,暗地里却觉得有些担心,私底下同皇帝提了,他也不怎么在意,反倒还劝她看开些,儿子能这样是好事。

    今年年初的时候,一家四口一道用膳的时候,元景指着自己身后的乳母,淡淡的对皇帝道:“父皇,我想把她换掉。”

    他这句话一说,跟说“父皇,我想把她处理掉”简直是一个意思,身后的乳母一听就变了脸色,哆嗦着身子,惊惶不已的跪了下去。

    青漓被儿子忽然出口的话惹得有些疑虑,细看那乳母神色,只有惊惧与不解,却无心虚之色,想来应该也不知道哪里得罪了元景。

    可不管怎么说,她都不会为了乳母去斥责自己的儿子,毕竟,连皇帝都没开口呢。

    元景神色淡淡,皇帝面色也很平静,他们的小儿子元朗虎头虎脑的看了看父兄,没发现有什么不一样的,就端着小碗,淡定的继续吃饭了。

    他们爷仨都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一样,青漓反倒觉得自己像个智障,拿汤匙喝了口汤,也没出声。

    皇帝只问了一句:“确定了?”

    元景头也没抬,道:“嗯。”

    “既然这样,”皇帝下了定论:“那就送去掖庭狱吧。”

    “……殿下!”那乳母想要求情,却也不知道从何说起,满腹的冤枉疑惑,从一双眼睛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就这样被内侍带下去了。

    皇帝没有再问,元景也没有再说,青漓虽然有些不解,也不好意思当着一家子的面问出来,只在自己心里细细想。

    元朗笑嘻嘻的夹了一只虾给她,说:“这个好吃!母后尝尝!”

    他能夹给她吃,这是有孝心,青漓自然高兴,吃下去之后,看元朗嘴巴上都沾着油,又拿帕子给他擦,娘俩亲亲热热的说着话,倒是也暂时忘了乳母那一茬儿。

    等到下午,元景跟着青漓练字的时候,她才屏退宫人,轻声问他:“李氏怎么惹着你了?还是说,她有什么坏心思?”

    “都没有,”元景低着头,握笔的手稳稳当当:“只是,她犯了我的忌讳。”

    青漓疑惑的看着他,问了一句:“什么?”

    “她不该试图左右我的想法,”元景停下笔,对着面前的字看了一会儿,才继续淡淡的道:“这是取死之道。”

    青漓隐约明白了几分。

    “能够左右我的人确实有,但她显然并不在其中,”他轻轻的皱起眉,撕掉了刚刚写成的字:“人可以蠢,但是,一定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他主意已定,青漓也就不再说什么,只是看着那张被他撕掉的纸,轻声问了一句:“写的很好呀,怎么撕掉了。”

    “不好,”元景蹙着眉,有些不满:“太过疏松,失了风骨。”

    孩子大了,青漓也不去拘束他,只是微微一笑,重新替他展开一张纸,送到他面前去。

    元景笑起来,牙齿雪白,像是软软甜甜的一只汤圆:“谢谢母后。”

    青漓的思绪自前事中转出,执着手中书卷,语气舒缓的念完“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细细的向他解说一遍之后,才轻声问他:“如何,可还想学吗?”

    元景专注的看着母亲,保证道:“我会好好学,不会半途而废的。”

    “好,”青漓摸摸他的头发,含笑道:“等你父皇回来,我就跟他说。”

    中午用膳的时候,皇帝是抱着小儿子一起过来的,青漓见了,不免要问一句:“不是出去玩儿了吗,怎么到你那儿去了。”

    “外边热,元朗懒得往回走,就近往朕那里去了,”皇帝在小儿子脸上亲一下,笑着道:“倒是奸猾。”

    “哪有你这样说自己儿子的。”青漓递了巾帕,叫新进来的父子俩擦脸,又对皇帝提了元景想学剑的事情。

    “是吗?”皇帝有些诧异的看一眼端坐在凳子上的元景,转而笑了:“有志气!”

    “你要是想学,就学出个样子来,别畏畏缩缩丢你老子的脸,”皇帝擦了脸,话说的毫不客气:“你若是只想拿剑摆个姿势,朕劝你现在就打消这念头,日后吃不了苦再来求,朕可不理你。”

    元景看了父皇一眼,傲娇道:“不会的。”

    “那就好,”皇帝神色中有些满意,拉着小儿子到凳子上坐下,道:“朕会好好给你找个师傅,像是读书一样,每半月考校一次。”

    他看着元景的眼睛,沉声问道:“有问题吗?”

    元景答得很痛快:“没有。”

    “很好,”皇帝慢悠悠的笑了:“像是你老子的种。”

    当着两个孩子,他说的有些不像话,惹得青漓在底下狠狠拧了他一把。

    皇帝脸皮厚,也不介意,只趁势在她手上捏了捏,被青漓瞪了两眼,才笑着说起了别的。

    晚间的时候,青漓正对镜卸去发髻上的钗环时,皇帝忽的上前去搂住她,极亲昵的叫了一声:“妙妙?”

    她抬眼看看他:“怎么了?”

    他弯下腰,盯着镜中的她细看,目光温柔而和缓。

    几年时光过去,并没有在她身上留下一丝痕迹,只是那种妩媚的风情,像是盛放的牡丹一般袅袅吐香,愈发的醉人。

    “元朗都四岁了,”皇帝轻轻去嗅她发丝上的香气,道:“咱们再生一个?”

    青漓微微一愣:“怎么忽然提起这个了?”

    她先后生有两个皇子,别人怎么感觉她不知道,反正她自己觉得,已经差不多了。

    都三年抱俩了,还有什么不知足呢。

    她是打算享受生活的,又不是专业生孩子的,生养那么多做什么。

    皇帝此前,应该也是这样想才对,却不知道是怎么了,忽然就改变了主意。

    在这之前,皇帝的确是不想再生的,都有两个儿子了,还求了做什么呢。

    直到前几日,他留宴魏国公时,才动了几分念头。

    那日喝到最后,魏国公有点醉了,语气中难免的带上了几分回忆:“不知不觉的,小殿下也四岁了,真是岁月不饶人。”

    皇帝自己有些感叹,随之附和了一句:“谁说不是呢。”

    魏国公叹一口气,抬手比划了一个成人大腿高的位置,道:“臣到现在还能记得,皇后娘娘小的时候,大概这么高,臣妻不许她吃糖果,把家里头的糖果全都收起来了,她没办法,就睁大眼睛看着臣,又可怜又可爱。

    臣没办法,只好每日回府的时候,偷偷的给她带一点。

    那一阵子,每每一回去,便见到她在院子里等,眼睛一闪一闪的,真是叫人心都化了……”

    皇帝被魏国公说的有点心痒,在心底想了想妙妙小小粉粉的一团,睁大眼睛看人时候的模样,也觉得一颗心都要化开了。

    想当初在杏花树下见到的时候,小白团子多可爱啊。

    他突然觉得,要是有一个像妙妙一样,又乖又软糯的小女儿就好了。

    妙妙生得这样美,生个公主一定也好看。

    到时候他下了朝,她便哒哒哒跑过去喊他父皇,想一想就觉得开心。

    作者有话要说:元景默默地活成了反派boss的模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