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分节阅读 166

作者:天下第一白
更新时间:2018-04-16 21:00:00


    “张总,武当属于近战类型的职业,少林属于治疗式的职业,而唐门,则是远程攻击职业。三个职业相互配合,缺一不可,已经非常的完美。”

    “好吧,那就不减。”

    张宁点头,没有继续表示什么。

    这让童蕾大为奇怪,“张总,你不是还想减吗?”

    “谁告诉你的,我想减?”

    张宁反问。

    没有说么?

    拍了拍脑门,童蕾终于想起,是自己秀逗了,今天张宁的确没有再说什么。只不过,是自己情急之下,怕张宁将方案打回,这才急急忙忙,抢先一步,解释说不能再减。

    “也许你不知道,对于最后的三个职业,我非常的喜欢,我根本就没有想过再减。”

    的确,最后三个职业,张宁绝对不会有任何意义。

    虽然看上去,三个职业分别是武当,少林,唐门,并没有什么特色。

    但是,熟悉后世网游经验的张宁却知道,这三个职业,已经是全球最为经典的战牧法模式。

    武当属于战士,少林属于牧师,唐门属于远程的法师。

    甚至可以说,以后世,几乎任何游戏职业,都逃离不了这一个战牧法模式。

    虽然,在后世有很多的游戏,早就超出了三种职业,甚至推出了几十种职业。但是,哪怕推出再多的职业,他们都是战牧法的变种。

    也许童蕾并不知道,在自己的严格要求之下,他居然首创了影响后世最为经典的战牧法模式。

    有如此经典的设置,别说张宁不会否定,他甚至都想狠狠的夸奖童蕾一翻。

    不过,最后张宁还是保持淡定。

    “好了,你这个游戏方案我通过了,后面整个游戏的研发,就看你了。”

    “哦,对了,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你方案中的游戏背景应该换一下。单独的开创一个全新的武侠体系,虽然也不错。但是,这个世界,哪有早就设定好的武侠体系来得更有吸引力呢?好好的金庸古龙武侠背景不用,为什么自己去创造一个。难道,你觉得,我们的那个文案策划师,比得上金庸,还是比得上古龙?”

    “张总,不是这样的。我们其实也是想用金古武侠为世界背景。就像我们的职业,我们的职业也引用了比较多金古武侠里面的门派,只是,我们这样做,好像不妥吧。”

    “有什么不妥?”

    “这好像涉及到版权问题。”

    这一说,张宁明白了过来。

    “是了,你不说,我还差点忘了,的确涉及到版权问题。”

    古龙早就挂了,肯定不会来找自己麻烦。

    但金大师可是高寿着很呢,后世的2014年都没挂。而且,金庸是武侠大师,一代文坛泰斗,影响了无数的中国人,地位无比崇高。如果金大师真追究下来,那可真是受不了。

    当然,如果以张宁的以往的个性,他倒还真不将这样的版权当一回事。

    别说是他们,此前的2d回合制网游金庸群侠传,不也是没有金庸老先生的授权嘛。

    同样,后世2014年的九阴真经,同样没有经过金庸老先生的同意。

    而且,哪怕看起来这是侵权,但以国内互联网法律法规,还真拿这样的侵权没办法。

    只是,如今重生,张宁对于版权,却是无比的重视。

    正如单机游戏市场一样,当了解到国内市场因为盗版问题,整个单机游戏全线死光的场景,每每想起,张宁都是吁嘘不止。哪怕就是自己收购下来的澳汀科技,如果没有国外市场的支撑,光靠国内市场的销售,估计也得每年亏损。

    这一切,都是被盗版,不尊重版权而惹的事。

    未来要让国内各方面快速发展,尊重知识产权是第一步。

    张宁不想成为侵犯版权的罪人,也不想成为侵犯他人版权的带头人。

    相反,张宁还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国内知识版权得到应有的保护。

    “这样,你们先继续开发,我会想办法。”

    引用金古武侠做背景,是吸引无数玩家的手段之一。也因此,当看了童蕾的项目策划为武侠类网游的时候,张宁连名字也都想好了,就叫金古群侠传。可没想,这会儿居然有侵犯版权的事儿出现。不过,张宁却没有因为版权问题而停止。

    既然自己用到了对方的版权,那么,自己就得为他们的版权付出一定的费用。

    考虑了一会儿,张宁便想去一趟香江,见一见金庸先生。

    也见一见,这一个让自己自小拥有武侠梦的大师。

    香江。

    马己仙侠道,澄碧阁。

    不了解这一个地方的,或许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更多的会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旅游区。

    但了解这里的,他可会说,这是香江四大才子之首金庸老先生的住址。

    香江为了感谢金庸先生对于香江文化做出的贡献,特地给金庸先生提供了这一套中式别院。

    此时,澄碧阁内,两位老者,正在喝着清茶。

    “老查,你怎么又跑去研究历史了?我要有你这闲功夫,我多写几部小说去了。你看,现在国内就因为你们金古二人一个去世,一个封笔之后,武侠几已死掉。你就不想再重出江湖,挽救一下?”

    说话的姓倪,名匡,同样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家。旗下作品卫士理,便是倪匡的代表大作。而且,倪匡还是国内最为知名的快枪手,据说在没有电脑时代,他一个小时就能写8000字。甚至,在那个时候,倪匡还自豪的说,自己是世界上写小说最快的作家,没有之一。

    今日倪匡闲来找金庸聊天,看着桌上不少关于明代的历史,大为感叹的说道。

    第203章 :我是倪匡,快更新

    (全文阅读)

    “倪匡,不是早向你们说过嘛。写了这么多年武侠,已经将我要写的东西全写完了。再要写,虽然也有再创作几部作品,但恐怕再也写不出新意了。”

    金庸姓查,名良镛。

    当年在他写完鹿鼎记封笔之后,一度让无数人流泪不止。

    如今,多年过去。

    虽然武侠渐渐已经快要沦落到要死的地步,但武侠精神,早已经传至整个中国。

    “那你可以做点别的事嘛,没事研究历史做什么?难道,你要写历史之类的文章。”

    “写文章之类的,我倒没有想过。不过,你也知道,读书是我一大乐趣。况且,人老了,不找点事情做,还真会有些不习惯。恰好,历史,便是我喜欢的题目。”

    一边说,金庸一边拿出一部作品。

    “最近我看了一部不错的历史传记,写得很有意思。”

    “写的是什么?”

    “关于明代历代皇帝的传记。”

    “这有什么有意思,这一类的传记太多了吧。”

    倪匡也是文学大家,听了金庸介绍,倪匡不是特别的感兴趣。不过,金庸却摇摇头,“呵呵,这一部历史传记,真的很有意思。虽然,这里面有不少内容,的确有比较多争论的地方。但是,他的文字很有趣。我觉得,这样的传记,有可能自成一家。并且,还会影响很多很多人。”

    “不会吧,查老,什么样的传记居然能得到你这样的评价?”

    与金庸一向交好的倪匡知道金庸的脾性,本来就博才多学的金庸,对于这个世界上很多的作品,都不会有太高的评价。甚至,有一些还是被他人称之为经典的作品。可没想,这一会儿,居然有如此高的兴致,讨论起这一部作品来。

    “诺,就是这本。”

    金庸将手中的书递给了倪匡。

    “明朝那些事儿。”

    书名不像是正统的历史人物传记,倪匡皱了皱眉,看向了金庸。

    一边的金庸则微笑着,示意倪匡继续看下去。

    “这是一支特殊的部队,可以说是明朝军队中的国际纵队,全部由蒙古人组成,战斗力极强。可能有人要问,为何这些蒙古人甘心给明朝打工。

    其实这个答案也很简单,因为明朝按时发放工资,这些外援们吃饱饭还能去娱乐场所休闲一下,而北元却是经常打白条,打仗前许愿抢到的战利品归个人所有,结果往往抢回来就要先交集体,剩下的才是自己的。这就是明显的赔本买卖了,拼死抢了点东西回来,还要交公,万一死掉了估计还没有人管埋。确实不如给明朝当公务员,按月拿钱还有福利保障,无数的蒙古人就是被这种政策吸引过来的。”

    倪匡本以为这样一篇极其严肃,并且专业的明代帝王传记,不想,当他打开书后,他发现的,这并不是一部看起来非常专业的历史人物传记故事。但是,你说他不专业,好像,里面各类历史事件,他却交待的清清楚楚。特别是,他的文字风格。

    “哇噻噻,查老,这部历史传记写得太有创新了。”

    只是看了一眼,倪匡就已看出了这一部作品的创新。

    好看,好玩。

    这哪是人物传记,简直就像小说一样,那么的好看。

    在倪匡眼中,评论一部作品好坏的标准只有两个,一个是好看,另一个是不好看。

    显然,一部是历史人物传记的作品都被倪匡评为好看的标准,已经堪称奇迹。

    “太好玩了,这个作者,我爱死他了。”

    倪匡已60多岁,人老玩性更重。

    此时看到一部这么有创新的作品,一下子来了兴致,居然不管边上的金庸,拿着这一部作品,立即看了下去。两个小时之后,倪匡看完了明朝那些事儿。

    “还有呢,还有呢,怎么后面没有了,这才写到朱允文呢。”

    “你别问我,我也没有后面的。”

    “难道,他后面没有写完?”

    “没错,的确没有写完。不过,我倒可以告诉你一个能够看到最新章节的地方。”

    “哪个地方?”

    倪匡已经被调起了味口,破不急待的问道。

    “天涯论坛。”

    “天涯论坛?”

    “这是什么地方?”

    “你呀,还一直说自己跟得上时代。连天涯论坛都不知道,这是内地一个比较知名的互联网论坛。”

    “可是,这一部小说与网上论坛有什么关系?”

    “怎么没有关系,这一部明朝那些事儿,就是在网上连载的。”

    “啊,什么,网上连载?”

    倪匡大为的惊讶。待确定明朝那些事儿真个是网上连载,不是什么知名大师写的之后,倪匡不由自主的感叹了一句,“看来,真的是时代在变了。查老,还记得以前我们在报纸上连载武侠小说么?现在来看,这一些年轻人,他们已经将作品连载到网上了。”

    “是呀,这是一个全新的模式,说不定,未来他们还能够写出一些好的作品呢。而且,据说,这个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作者,只有20多岁。”

    “20多岁?”

    倪匡又一次傻眼,“不会吧,20多岁?”

    好像,20多岁,就连天才如他们一样,在那个时候,也没混出个什么名堂来吧。

    “好了,好了,查老,我是被这一部即像小说,也像历史传记的作品吸引住了。我现在,要第一时间看到他的最新章节。”

    倪匡年纪比金庸小十来岁,虽然也算是年过六甲,但性子仍是风风火火。

    扔下一句话,倪匡离开了金庸所在的澄碧阁。

    “哇,没想到,网上居然还有这么多更新的章节。”

    回到家,倪匡破不急待,登上了天涯论坛,找到了连载明朝那些事儿的贴子。

    一口气,倪匡又一次性的看完。

    只是,在倪匡一口气看完之后,他又惊人的发现,“靠,怎么又没有了。”

    无奈的,再一次刷新了网页,看到仍是没有,倪匡不由得郁闷了。

    看来,这个更新是和以前明报上连载武侠小说一样,是一天一天的更,或者是几天一更。

    只是,倪匡向来喜欢看书,而且,还喜欢看很有意思的书。

    明朝那些事儿虽然写的是人物传记,而且里面人物传记的所有故事,他都知道。可是,倪匡仍是止不住的想看看明朝那些事儿,他会是怎么写。而且,用这种像小说式的笔法来写人物帝王传记,真的是古往今来,从来没有过的创新。

    倪匡很喜欢这样的创新,所以,更加是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