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第七百一十七章:皇上VS圣贤

作者:烟雨织轻愁
更新时间:2020-02-07 00:21:40
    虽然那些东斯拉夫人,还有那些原住民,他们能够听懂的汉语有限。很多台词,都是连猜加蒙。

    但是这部影片,情节很简单,从剧情就能大概看的懂。

    他们看到,一群唐人,背井离乡,来到这片陌生的地方。

    这些唐人的情况,让那些东斯拉夫人,不由得就有了代入感。

    因为,他们也是背井离乡,来到这片土地上啊。

    虽然那些唐人是自己愿意来的,但是面临的困境,是相差无几的。

    这让他们不知觉的,就将自己带入了进去。

    接下来,这些唐人,开始建设华夏城。

    他们的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建设道路,建设医院,建设学校,建设科研院。

    一栋栋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出。

    这些华夏国的百姓,惊奇地发现,原来当初华夏城的建设,和他们这里的建设步骤,是相差无几的。

    虽然他们心里也清楚,华夏城作为国都,他们这里,肯定是没办法相提并论得。

    但是,理应也差不了太多的吧?

    华夏城的发展模式,自然是可持续发展。

    先是建设,然后建立工厂,开辟良田。

    华夏城的百姓,既可以到工厂里面做工,同样的,也可以耕种良田。

    华夏城百姓的日子,过的一天比一天好。

    而没用多久的时间,华夏城就建起了水力发电站。

    很快,华夏城通了电。

    整座华夏城,到了晚上,就变成一座灯火辉煌的不夜城。

    看到这一幕,那些东斯拉夫人,好奇极了。

    这就是电吗?

    实在是太神奇了啊!

    有了电,夜里也能亮如白昼,真的是太好了!

    他们这里,以后也能架电,也能这么亮堂起来吗?

    接下来,华夏城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在不知不觉中,这部影片就结束了。

    看完这部影片,那些原住民还好一些。

    因为他们之中,绝大多数的人,纵然是没有去过华夏城,也是听说过华夏城的繁华之处的。

    但是对那些东斯拉夫人来说,他们实在是太震撼了。

    他们这辈子,从来就没看到过发展这么快的地方。

    他们从来就没见这么神奇的城市。

    一切,恍然如梦。

    而再回过头来一想。

    其实,他们现在生活的地方,发展也是非常的快啊。

    虽然并没有影片之中华夏城那么快。

    但是发展的速度,也让他们有种做梦一样的感觉。

    外出做工,如果有几天没有回家的话。

    再回来,都有种快认不出来的感觉。

    看完这部影片之后,他们对以后的生活,心里有了一个期盼。

    感觉有了盼头,自信以后的生活,将会越来越好。

    而这,也正是李愔和上官婉儿想要达到的目的。

    紧跟着,第二部电影开始播放了。

    第二部,是一部轻松搞笑的片子。

    思想总是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的,一口吃不成个胖子。

    第二部轻松搞笑的片子,让所有看电影的百姓,都哄堂大笑,气氛十分轻松。

    而第三部影片,名字叫做神探皇帝。

    嗯?

    第三部影片,竟然拍摄的是当今皇上?

    顿时,所有百姓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全部激发了起来。

    对平头百姓来说,肯定会对皇上有无限的好奇啊。

    他们肯定想了解更多皇上的事迹啊。

    很快,影片播出。

    而这部影片,居然是从皇上小时候进行播出的。

    这充分满足了所有人的好奇心。

    当然了,这是电影,可不是纪录片,自然不可能全部都实事求是。

    当今皇上出生的时候,满室红光,天空阴云密布,隐约有金龙显现。

    这样的场面,越发的让人感觉到敬畏。

    原来皇上是真命天子啊,出生的时候,天空就有异象。

    皇上一天天长大,越来越冰雪聪明,聪慧过人。

    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能力来。

    额,好吧,事实情况是。

    在十岁之前,在后世的李愔还没有穿越而来的时候。

    真正的六皇子李愔,那可是长安城的一霸啊。

    不知犯下了多少恶性,和冰雪聪明聪慧过人,是完全沾不上边的。

    当然了,既然是电影,自然是需要美化的。

    而很快的,就在皇上七岁的时候,审理的第一个案件就出现了。

    这个案件,就是审理的一桩盗窃案。

    案情还是十分简单的。

    其实,这是将狄仁杰小时候审理的一桩案子,放到了皇上身上。

    就是一桩被人冤枉的盗窃案。

    一个富贵人家的管家,诬陷一个良家妇女偷盗。

    然后被机智的小皇上识破,从而破了这件案子。

    皇上的聪明机智,不由让人拍案叫绝。

    接下来,就是皇上在成长的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发明,各种的装逼打脸。

    还有侦破的各种案件。

    这样的剧情,深得后世的电视剧三味。

    目前别说是在华夏国了,就算在大唐,基本上都没有这种剧情的剧。

    这部剧,就算放在大唐,也绝对会火爆一时。

    当然了,这部剧,是不好放在大唐播出的。

    毕竟,大唐皇上可是李恪,而不是李愔。

    这部剧,其实真正关于断案的剧情并不多,仅仅只列举了三四个案件。

    但是皇上明察秋毫,火眼金睛的形象,却是深入民心。

    这样的形象,让那些潜在的坏人,心有余悸。

    皇上断案如神啊!

    如果所有的案件都让皇上审理的话,那么所有的罪犯,都将无所遁形。

    还好,皇上只有一个,并且皇上是不可能再亲自断案的。

    但是接下来,剧情一转。

    皇上居然开始授徒,并且将断案的经验心得,编纂成书,分发给下面的各个朝廷部门。

    也就是说,下面的各个查案的部门,都有这本可以学习。

    这不由得,让所有人,心里都产生一种敬畏感。

    千万不要犯法啊,一旦犯法,必然逃不过法官的火眼金睛。

    而顺带的,则是宣扬了皇上的英明神武。

    让所有的华夏国百姓都感觉到,跟着这样的皇上,他们的生活,一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看完今天的电影之后,让那些华夏国百姓,顿时感觉,生活有了盼头。

    他们不再迷茫,不再恐惧。

    而电影下乡活动,正在乡村之中,不断的进行。

    前后大概只需要月余的时间,就能在整个华夏国,全部巡演一圈。

    对于这一次文化下乡活动,朝廷上的官员,其实也是在密切关注着的。

    其实文武百官,对于这一次的文化下乡活动,是持有保留意见的。

    那就是,他们就根本不看好文化下乡的宣传效果。

    不认为文化下乡,真的能够起到预期效果。

    如果民心这么简单就能收拢的话,那么,还要律法何用?

    但是,根据下面传递上来的消息。

    这一次电影下乡之后,下面百姓,一片好评。

    并且,通过这些百姓的对话,还有他们的行动。

    足以发现,百姓们,对生活有了盼头,再也不会患得患失,焦虑不安。

    原本很多不好的苗头,现在也戛然而止。

    也就是说,这一次的电影下乡活动,不但有效,并且还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说实话,能够取得这样的效果,别说是文武百官了。

    就连上官仪都是预料不到的。

    他想到了会有一定效果,但是没料到,效果居然会这么好。

    怪不得,皇上要强调要两条腿走路,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啊。

    原来,文化的发展,和经济发展一样,同样的重要。

    并且,这件事情,让华夏国的文武百官,都陷入深思之中。

    这些官员,绝大多数人,都是唐人。

    他们都饱读圣贤书,虽然都接触过新学,但是那些圣贤书,还是给他们以极大的影响。

    其实,这一次的文化下乡,按照圣贤之说,就是一个教化的问题。

    而教化,在他们看来,是水磨功夫,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才能做得到。

    并且,那些愚夫愚妇,很多时候,圣人教化对他们根本就没用。

    但是现在,皇上只用了三部电影,就做到了用他们的手段,好几年都未必能够取得的成就。

    这是什么原因呢?

    难道,是那些先贤圣人,都不如皇上吗?

    他们心里,是绝对不会承认这一点的。

    皇上的确是千古明君,的确是英明神武。

    但是在教化上,他是没办法和那些先贤相提并论得。

    但是为什么,皇上的办法,要比那些先贤更加奏效呢?

    思索良久,最终,他们开始朦朦胧胧地感觉到。

    这应该是受众的问题。

    绝大多数的百姓,都是不识字得。

    而圣人的教诲,又生僻深奥难懂。

    就算是苦读十年圣贤书,都不敢说能够理解圣人的微言大义。

    更何况是那些愚夫愚妇们呢?

    但是皇上推行的电影下乡,用电影的方式来进行教化。

    真正的寓教于乐,超过五岁的孩子,都能够看得懂。

    那么自然而然的,效果就要比圣人的文章教化,不知道好上多少倍了。

    这并不是皇上比先贤更加的强大。

    而是因为,皇上抓住了事情的关键啊!

    ……

    接下来,整个华夏国,都在大搞建设。

    而各个行政省,各个市区,各个县城,各个乡镇,都如同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数不清的学校。

    这也是皇上还有朝廷的意志。

    各大行政省,各个地区,除了修路之外,最紧要的,就是先把学校和医院建立起来。

    而这两者建立起来之后,华夏城,就开始分配老师。

    而目前来说,师资力量也是奇缺的。

    没办法,就拿华夏城来说,虽然已经建城多年。

    但是能够毕业的学生,寥寥无几。

    毕竟,华夏城的建城时间,还是短了些。

    到现在为止,还没到一个学生正常的毕业时间呢。

    这里面,也就有少数的天才,能够跳级毕业。

    不过,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当然了,当初跟随他们过来的哪一批人之中,自然不乏可以当老师的。

    但是,这些人,面对如此庞大的缺口,也是杯水车薪。

    更重要的是,这些人之中,有一些,现在混的很好,自然是不可能去当老师的。

    光有学校,而缺少老师,这该怎么办呢?

    不要紧,可以去大唐引进人才嘛!

    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发展,大唐的学校更加的繁多。

    每年的毕业生,日渐增多。

    但是这些人,不可能所有人都能考得上科举的。

    工作岗位,也不可能一直增加。

    每年都有一些毕业生,毕业既失业,处于待业状态。

    而现在,华夏国,开始大量招聘老师。

    只要考试合格,口才便给,就可以到华夏国去就职。

    这对那些待业者来说,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啊。

    这些人之中,固然有一少部分人,故土难离,不愿意背井离乡。

    但是绝大多数人,其实都想去黄金州去看看。

    听说,黄金州遍地是黄金啊。

    并且,他们唐人去了,尤其是书生,备受尊崇。

    听说哪里的温度很适宜,听说哪里的女子很热情,很开放,很浪漫。

    他们如果有钱的话,早就想去了。

    而现在,华夏国给了他们这一次机会,他们如何能不心动呢?

    于是,当华夏国招聘老师的消息一出,马上有无数人前来报名。

    华夏国师资力量缺乏的问题,一下子就得到了解决。

    别说就缺现在这点子人。

    就算再多缺一倍的人手,大唐也能给凑齐啊。

    而有了这些老师之后,华夏国大大小小的学校,就开始正式开启。

    在华夏城,学生上学都是免费的。

    但是在各大行政省,财政自理。

    此时,各大行政省,建立初期,自然没有多少资本。

    所以,学生上学,都是需要交钱的。

    并且,学费不菲。

    没办法,那些老师的薪酬,可是很高的。

    而老师的薪酬,就只能从学费里面出了。

    但纵然学费很高,但是报名的学生,还是非常多了。

    已经达到适学儿童将近一半的比例。

    别看将近一半似乎并不高似的,但是在那个时代,这个比例,已经是高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了。

    那个时代,甚至一个村子,都找不到几个识字的人。

    而现在,入学率居然有这么高,这让各地的官员,在吃惊的同时,都是无比的振奋。

    (本章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