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分节阅读 10

作者:最爱MISIC伯爵
更新时间:2015-01-01 10:00:00
 要说这头七虽然在民间传说中比较可怕,其实在查文斌看来也不过是简单的小法事一场,他自然没想到这一次的头七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七天之后,何老带着查文斌以及王夫人一并再次来到老家,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在王老爷家的堂屋内设好牌位和供品,中间放着遗像,这王夫人还有一个老妈尚在,也就是王老爷的老伴儿,别人都喊她李婆婆。

      这日下午,大家在一块儿吃饭,一切看上去都很平常,这王老爷家乃是一幢二层小楼,堂屋里就有一个楼梯直接通上去到二楼的。根据事先约定好的,天黑之后,开始做法事,等到深夜十二点整,由查文斌带着王鑫在外面招王老爷进门,然后屋内的所有人全部躲到楼上去关掉灯光,一直等到查文斌在下面发信号方可开灯。

      天黑之后,众人吃过晚饭,王老爷家也是人丁兴旺,子女带着儿孙加起来有三十来号人,虽然这人死不能复生,毕竟王老爷已经是那么大年纪了,大家也都能接受,唯独这李婆婆有点伤感,毕竟在一起生活了七十年,怎么也是舍不得的。

      查文斌自然是按照路子来,先给大门上贴了一张引路符,怕是一会儿王老爷真回来了,摸不着自己家,特地告诉阴差这就是目的地,子女儿孙又对着王老爷的灵位和遗像一通烧纸烧香,倒也来得快,弄完了,一群人坐在那里聊天,就等着时辰到。

      眼瞅着十二点就要到了,按照事先的约定,查文斌提着灯笼带着王鑫就走到王老爷家的门口,站在那里,这是迎接仪式,在路口照例烧了一点元宝,算是给阴差的红包,他这边倒是没有什么,离着一百米左右的王老爷家的灯也准时熄灭了。

      虽说这死的是王鑫的爷爷,但这个场合,王鑫不免也有些害怕,紧紧地站在查文斌身边也不敢大声出气,事先村子里都知道今晚头七,所以也是家家户户关灯,喜欢打猎或者是打牌的男人们都早早上床睡觉去了,再贪玩的孩子,今晚也是不敢出来的,大人会叮嘱,别跑出去撞了邪。这夜啊安静得连声狗叫都没有,也黑得不见五指,整个村庄,除了查文斌手上那个红灯笼之外,亮着的恐怕就只有王老爷灵位前的两根蜡烛了。

      查文斌也不说话,闭着眼睛感受着周围,反正这个半夜里,睁开眼睛和闭着眼睛真的区别不大。突然手上的避邪铃“叮咚”的一声清脆地响起,这是王老爷回来的信号,这一下可把王鑫给吓得半死,他是走也不是,跑也不是,只得紧紧地抓住查文斌的衣服,估计这差事,他以后是再也不想接了。

      查文斌呢,转过身,面朝着王老爷家,提着灯笼,每隔十米左右摇一下铃铛,嘴里念念有词,自然是些给神鬼开道的咒语,告诉他们这里到了,赶紧进去吧。

      等走到离王老爷家快五十米的时候,查文斌和王鑫都隐约地听到了哭声,虽然隔得比较远,但是还是能听出来,这哭声不是别人的,正是丧偶的李婆婆。难不成这李婆婆没有上楼,还在灵堂里?

      查文斌皱着眉头,加快了步伐,只想快点提醒他们上楼,可是又不能在这里喊,万一一喊惊动了阴差,跑别人家里去了,那可就要出大事了。

      再说李婆婆那边,自从查文斌带着王鑫出门之后,那头的人都很听话地关灯上了楼,大家挤在一个房间里也不敢大声出气,这王夫人怕自己老妈李婆婆憋坏了,就让她靠窗口坐下,一喊,大家发现李婆婆压根不在,这下慌了神,就下楼去找,果然听到李婆婆在灵位前哭着:“老头子哎,你今晚回来,就把我也一起带走吧,你走了,留我一个人可怎么活啊,我就在这里等你啊……”

      这李婆婆哭得是相当伤心,也是相当人,头七夜里,李婆婆就这么嚎,这王夫人一看急眼了,就下去拉她上来,可这李婆婆也不知是伤心过度还是铁了心要见王老爷,竟然一把抱住桌子腿不松手,任凭王夫人怎样拉扯劝说,老太太就是纹丝不动。楼上的人一看查文斌眼瞅就要到大门口了,就对着下面喊一声:“你们快些,马上就要进来了,还在下面干吗?”

      这一声喊,别说下面的人听见了,外面的查文斌自然也是听得清清楚楚,离大门不足五米的时候,查文斌还听得见哭声,只得大吼一声:“里面的人快上去!”

      这一声吼,直接把李婆婆吼松了手,老太太一放手,王夫人就拖着她准备上楼,上面的何老在楼梯上接着李婆婆就往上走,下面的王夫人刚一脚踏上楼梯,众人只觉得一阵阴风吹过,接着就听见“哐”的一声,怎么了呢?这王夫人直挺挺地倒下了,就倒在灵堂前,查文斌也是听见了,虽然看不见,但是他自然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大喊一声:“不好!”马上掏出茅山大印,也来不及想,就搁在了摆放供品的桌上,希望以此镇住阴差,然后马上喊道:“开灯!开灯,所有人都下来!”

      刺眼的日光灯把灵堂照得雪白,灵堂前,王夫人双眼睁得老大,死死地盯着天花板,已经没有了知觉。

      此刻众人也是大气都不敢喘,特别是李婆婆,连累自己女儿着了道,自然是脸色惨白,何老一下就给查文斌跪下了:“文斌,你得救救她啊!”

      查文斌掐指一算,一张定魂符撒在空中,这符不像往日的那样,撒过去就落在某个地方,这一次竟然直飘向门外。

      查文斌无奈地摇摇头,说道:“赶紧送医院吧!我这恐怕是来不及了!”没过多久,救护车就到了,碍于何老在省城的关系,派的自然是最好的医生,两个小时后,医生通知家属说是脑溢血,开颅手术成功率不到百分之一,建议准备后事。

      这样的手术,要问做不做,只能说做了也是白做,还白白让王夫人临死前挨上一刀。家里人一合计,也只能听天由命了,何老没能经受住丧失老伴的打击,当即就昏了过去,马上就进了隔壁的抢救室。

      老王也来了,见查文斌在,就问他是怎么回事,查文斌只是不语,这其中怎么回事自然是心里明白的。

      回魂夜,这回来的鬼魂其实是已经喝过孟婆汤的,多半也是由阴差押回来走个形式,怕一些心中有强烈愿望的死者不能忘记生前,才带他们走这一趟。能够死后喝完孟婆汤还久久惦记的,不去给他还愿,多半会成为怨念,也就是俗话说的恶鬼,这阴间也还是有点人情味的,防止有成恶鬼不能轮回的主存在,才会来这趟头七。

      这王老爷年事已高,阳寿殆尽,照说是不能有什么怨念的,即使不记得生前这是自己家,也不至于拉上自己女儿陪葬啊,无奈他们去得太快,就是查文斌祭出大印,也没来得及拦下来,这其中的蹊跷,查文斌一直在三思着:再下一趟地府要人?经过丧女之痛的查文斌是不会再干这事的,这人有人的规矩,鬼也有鬼的规矩,天道如此,如要逆天而为,还不知将来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第018章 龙脉之说

      

      三天之后,王夫人停止了心跳,城里是不方便做什么法事的,何老虽然是个学者,但夫妻感情深厚,恳求查文斌给送一程。

      王夫人的遗体给运到了殡仪馆里,一点也看不出生前受过什么痛苦,走的时候很安详,就和睡着了一般,查文斌自然对这一家人也是心存感激的,道士不仅是除邪,更多的时候还是超度,其实用查文斌的话说,王夫人的魂,在那一晚就已经被带走了,没有一丝停留,如此留在这里的真的是一具躯壳。

      可能是不甘心就这么走,王夫人的躯体靠着自己的意念挺了三天,硬是等到了远在大西北的儿子何毅超回来,这何毅超也是子承父业,从事考古工作,常年扎根基层,接到老妈病危的电报,还没来得及换身衣服,就匆匆从大西北搭乘火车回来,前脚进的病房,喊了一声妈,那头的心电图就成了一根直线。

      这殡仪馆里,空间不大,“过仙桥”自然是没法走了,碍着何老一家的情面和哭得昏死过去的何毅超,查文斌这个看惯了生死离别的道士也有点难过起来。

      一切法事材料,查文斌都选顶级的,超度念咒也是尽心尽力,总想让王夫人死后能够有个好轮回,按照查文斌算,这四天后应该就是王夫人的回魂夜,也不知这王夫人会不会回来看看,若是能,这一次,查文斌打算亲口问问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王夫人绝对算是枉死的,心中肯定有不甘。

      取了骨灰,何老听从查文斌的话,没有给王夫人葬在公墓,而是在老家挑了块风水宝地,给入了土,之后的那几天,还是在王老爷家住着,这李婆婆前面丧夫,接着丧女,恐怕这女儿还是她害的,自然也是自责得不得了,又惊又恐,第二天就被小女儿接到自己家去住了,这王老爷家就剩下王鑫一家子了,守着挺大的房子,就是没死过人也着实有点得慌。

      查文斌决定在这村子里住上一些日子,他总是觉得这件事很蹊跷,但又不知道哪里不对劲,自己也卜卦算过,就是算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还是想留几天,观察几日。

      这何老经不起这么折腾,博物馆里也给他放了长假,何毅超在丧礼过后,又匆匆赶往大西北,留下何老一个人,老头就索性跟着查文斌一块儿在这住下了,反正王老爷家房子大,挑了两间,两个人就住下了。

      一直到查文斌算准的头七时间,也就是王夫人死后的第四天,他这回是不准备给她做什么头七了,而是准备来个拦路,而且拦的不是别人,正是一起来的阴差。

      查文斌当晚陪着何老喝了几杯,交代何老在房间里早早睡去,叮嘱他只管睡觉,不准出门出声,自己背着家什就出了门。

      他并不是跟上次一样到村口,这一次是直接上了王夫人的坟山。

      查文斌上的这座山,就在村对面,王夫人就葬在这山的山脊上,虽说不算什么龙凤穴,但也自然不是一般的普通,这个穴位是查文斌第一次来这个村子一眼就看中的地方。

      过去人们给自己挑坟墓,有钱人都是请人找龙脉,其实中国没有那么多龙脉,中国的龙脉源于西北的昆仑山,向东南延伸出三条龙脉,北龙从阴山、贺兰山入山西,起太原,渡海而止;中龙由岷山入关中,至秦山入海;南龙由云贵、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每条大龙脉都有干龙、支龙、真龙、假龙、飞龙、潜龙、闪龙。勘测风水首先要搞清楚来龙去脉,顺应龙脉的走向。

      中国龙脉的始祖源自昆仑山。昆仑山的左边(西北边)是天山山脉、祁连山山脉、阴山山脉。北边有阿尔泰山,伴它行的还有贺兰山、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昆仑山的右边(西北、西南边)有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横断山等山脉。昆仑山龙脉夹在上述南北山脉中间,不断向东施展辉煌灿烂的舞姿。龙的主脉落在陕西省的西安市(即古都长安),然后东出中原(河南),同时展开北向、南向、东向、西向分支,形成井体的昆仑山脉体系。昆仑山到了中原以后,向东有六盘山、秦岭;偏北又有太行山;偏南有巫山、雪峰山、武夷山;向南是南岭;加上五岳:北岳恒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还有东边的黄山和台湾的玉山(海拔四千米),西南的峨眉山。这些举世闻名、举世无双的大大小小山脉――大大小小的龙脉,构成了一幅中华巨龙图,是大龙、中小龙混杂的卧龙图。因而,就有西方个别敏感的政治家,称中国是一条沉睡的巨龙。从政治上来讲是对的,但从风水学上来讲却不对的,因为它不是一条,而是一群大小不等的卧龙。

      山是龙的势,水是龙的血,因而,龙脉离不开山与水。自古以来,山环水抱之地都是风水宝地。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至少二十四个王朝,如果按照每一个王朝就有一条龙脉来计算的话,那么中国至少就有二十四条龙脉:黄帝的龙脉在中原黄河流域;大禹的龙脉在黄河流域中岳嵩山一带;商汤的龙脉在黄河流域;周朝的龙脉在岐山;秦朝的龙脉在咸阳;汉朝的龙脉在丰县;西晋的龙脉在河内;隋朝的龙脉在弘农;唐朝的龙脉在长安、陇西、太原;宋朝的龙脉在开封、巩义、洛阳一带;元朝的龙脉在内蒙古草原;明朝的龙脉在安徽凤阳;清朝的龙脉在东北。

      当然,这些都是大致的范围,其实龙脉的具体位置是很难确定的,这是因为龙的活动范围是变化不定的,并且大多数龙脉都是依山傍水而生的。

      天下凡是符合下葬的,又都不一定是龙脉,有的龙脉,你一个普通人葬下去,别说受不到龙的庇护,真龙之气岂是尔等草民能够压得住的,轻则不能轮回,重则直接灰飞烟灭。

      这种龙凤穴,几千年下来,早就被古人一层又一层地叠加上去,被占得七七八八了,所以考古的时候,经常会在同一个地层发现好几个时期的不同墓葬。村子里的某块山,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那里,就成了坟山,这些坟山自然就是当地的风水宝地了。

      风水学把绵延的山脉称为龙脉。古代“风水术”首推“地理五诀”,就是龙、穴、砂、水、向,相应的活动是“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立向”。龙就是山的脉络,土是龙的肉、石是龙的骨、草木是龙的毛发。寻龙首先应该先寻祖宗父母山脉,审气脉别生气,分阴阳。所谓祖宗山,就是山脉的出处,群山起源之处,父母山就是山脉的入首处,审气脉即指审山脉是否曲伏有致,山脉分脊合脊是否有轮晕,有轮有晕为吉,否则为凶。

      龙脉指如龙般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