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分节阅读 7

作者:陈宇
更新时间:2018-03-14 03:00:00
张纸,写着:“我是徐向前,很想见到您!”把这张纸条也用绳子拴在小石头上甩过河去。

    “飞燕”到了对岸,河两岸一片欢呼声。

    彭德怀接到纸条后,高兴地挥动着大草帽,向着河对岸致意。

    “通信员,把电话架过河去!”彭德怀命令。

    “这河… ”

    “人不能过河,电线还不能过河?”彭德怀反问:“哈哈,笨蛋!我刚才怎么把信送过 河去的。”

    “哎呀!我明白了。”马上,通信兵隔河又投开了石头,用绳子在河面上拉起一条电话 线。彭德怀和徐向前第一次通话,互相问候。

    “我们一定要见面!”彭德怀对着奔腾喧嚣的河水大声喊叫。

    “明天吧,黑水河上游还有一个渡口,是个地名叫亦念的小村庄,那里有座铁索桥,我 们在那里见面,怎么样?”

    “就这样,一言为定,明天亦念握手相见。”

    次日,徐向前带人翻过两座大山,到达亦念时已是中午,彭德怀也刚到达。但令人失望 的是这里的铁索桥也被破坏,双方仍然是隔河相望。

    “徐总,前边河面上有一条溜索,我们先过去把电话架起来。”通信兵建议。

    向上流望去,果然见一条绳索悬挂在河两岸,上面悬挂着一个竹编筐子。这是附近山民 渡河用的常用工具。

    “不必架设电话了,我一个人过去。”徐向前说着向前走去。

    “不行,徐总。那太危险!”随行人员都加以阻止。

    “这玩艺儿我还真没有坐过,也试试新。当地老百姓都敢坐,我们为什么不敢坐?”徐 向前想与彭德怀见面心切,执意跨上了竹筐。然后,用脚向岩石上一蹬,反作用力推动着竹 筐带人向对岸溜去。

    轰隆隆的河水在徐向前的脚底滚滚而下,溜索时而慢,时而快,时而又停在半空中,让 人紧张地喘不过气来。两岸的人都悬着心,望着河流上空的溜索。

    “谁过来了?这很危险!”彭德怀问。

    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

    “我是徐向前,你好啊,彭军团长!”徐向前没待溜索竹筐靠上岸就开始亲切地招呼。

    彭德怀大步迎上前来:“徐总指挥,没想到你还有这个本事!”

    “我这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

    “真让人担心!”

    两双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两军会师,两员主将奇特的相会,这给彭德怀和徐向前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多年以 后,两人一见面还经常提起这黑水河上“奇石传信”和“空中飞人”的场景。1956年, 红军长征胜利20周年,徐向前还专门写了一篇《黑水河畔》的文章,以纪念他与彭德怀的 如此“飞石”初相识。

    彭德怀率红11团到达亦念后,又先后接引了王宏坤、余天云等军的顺利北上。

    第三天,张国焘的特使黄超来到亦念,和彭德怀住在一起。黄超的嘴巴很能说,见面就 说:“张主席说此地给养艰难,让我特来慰劳彭军团长。带来几斤牛肉和几升大米,还有二 三百元银洋。请军团长笑纳。”

    若是仅送一点吃的,彭德怀不会感到稀奇,会像往常一样收下,可这200多元银洋却 引起了彭德怀的警惕,他心中在犯嘀咕:“这不完全是旧军阀卑鄙的手法嘛!”

    “我无功受禄,实在不敢当。你实话实说,这次来是想干什么?”彭德怀的话直截了当。

    黄超住下后问起了会理会议的情况。彭德怀说:“仗没打好,有点右倾情绪,这也没什 么。你怎么知道会理会议?是不是中央与你谈了?”

    “我是听张主席谈的,可能中央在什么会上提起过吧。”

    “如果中央谈了,又问我彭德怀干什么?”

    黄超没有直接回答问题,又说道:“张主席很了解你。”

    “怪了,我们过去没见过面。他能了解我什么。”

    黄超又说起了另外一个问题:“当前的战略方针,我认为欲北伐必先南征。”

    彭德怀说:“那是孔明巩固蜀国后方的办法。现在形势不同了。我们不能把全国的形势 看成漆黑一团。也不能把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造成的恶果,同客观形势新的发展混为一 谈,否认遵义会议纠正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成果。”

    “西北马家骑兵可是厉害得很呀!应该避开他们才好。”

    彭德怀到此把上面的谈话综合起来一想,知来者非善意,黄超此行是来当说客的。张国 焘不同意中央北上的战略方针,又从挑拨一方面军内部关系入手,企图破坏党内的团结。

    第二天,口直心快的彭德怀对徐向前说:“这个张副主席看来想拉我到四方面军工作。”

    “你千万不要来,我都想法离开。”

    “为什么?”

    “一言难尽,这边的人并不好相处。”徐向前面露愁容,没有再说别的。

    对于两军会合后出现的复杂局面,徐向前是没有思想准备的。两军会合之初,徐向前即 想离开四方面军,去中央做点具体工作。因为他自从在鄂豫皖和张国焘、陈昌浩虽然共事多 年,但在许多问题上合不来,心情一直不舒畅。具有中央代表、西北军委主席、中华苏维埃 副主席头衔的张国焘对他用而不信;陈昌浩拥有“政治委员决定一切”的权力,喜欢自作主 张。徐向前处在孤掌难鸣的地位,委屈求全,完全是凭党性在坚持工作。

    在理番时的一天晚上,徐向前与陈昌浩交谈中即提出:“我这个人能力不行,在四方面 军干不了。现在中央来了,有不少能人,你看是不是由刘伯承同志来代替我,他是军事理论 家,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陈昌浩感到突然,问道:“那你准备干什么去?”徐向前回 答:“我到中央去,随便分配什么工作都行,反正是能力有限,做点具体工作吧。”陈昌浩 当时就表示不同意:“你还是先别考虑这件事。”因此,两军会师后,徐向前的主要想法还 是要离开四方面军,到中央做点具体工作。但是,还没等徐向前提出这个要求,他已经不可 避免地被卷入这个漩涡中去了。

    7月初,张国焘从两河口返回时,经下东门见到徐向前,简要讲了中央红军的情况和攻 取松潘的计划,并即兴渲染讲道:“南面来的这些洋鬼子,戴眼镜,修洋头,穿西装,瞧不 起我们四方面军这些老土,他们不要我们!”

    “什么?”徐向前感到很惊讶。

    “他们说我们政治落后是土匪主义,撤离鄂豫皖和退出通南巴是逃跑主义。”张国焘的 概括能力很强,一口气说出这两个主义。

    “这两顶大帽子我们可戴不起!我们是拥护第三国际实行土地革命的,打游击的时候我 们的臂章上都写着拥护第三国际,实行土地革命,难道我们打蒋介石打错了吗?”徐向前在 最近也风言风语听到一些传闻,现在听张国焘这么一说,也感到特别的反感和委屈。

    “大概你也听到一些。其实,你对我们四方面军最了解,怎么他们一来,我们一夜之间 就突然变成土匪了呢?”张国焘的话似乎很伤心。

    “我们四方面军是存在一些问题,但还不至于一团漆黑吧。这支部队从鄂豫皖的一支3 00多人的游击队发展壮大起来,打过许多硬仗、恶仗,不愧是党领导下的一支铁的红军队 伍。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本质是好的,应看到这个主流。我们是坚决打蒋介石的,是 实行土地革命的,是听党的话的,是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是竭诚欢迎党中央和兄弟的红 一方面军到来的… ”徐向前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个“是”,情绪也有些激动。但他突然意识 到张国焘的话中有话,声调也就变得低了些:“反正这对两军的团结没有任何好处。我相信 党中央和毛泽东、张闻天同志会妥善处理和解决这一问题。”

    张国焘匆匆回茂县了,但他的话在徐向前的心中却翻起了千层浪。其实,徐向前此时脑 子里的这些驱之不去的问号,也正是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心目中的共同疑问。是呀,正打 着红旗闹革命的热血青年,无论是谁听到别人说自己是“土匪”时,恐怕心中都感到是一种 耻辱、委屈和不平。只不过对身兼重任的徐向前来说,他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自我约束能 力,不仅自己不谈论这些事,而且严格要求部属不要瞎议论,要顾大局,讲团结。

    不久,张国焘与党中央的严重分歧日益表面化,徐向前作为四方面军的总指挥无疑也被 挤入这场争论的夹缝中。政治斗争的这种复杂局面,对于一直忙于以“十二万分热忱欢迎中 央红军”的徐向前来说是感到很突然的,对此,他很是苦恼。徐向前这时还不知道,他的妻 子程训宣已被张国焘以肃反名义杀害了。徐向前是到延安后才知此事的。

    草地龙虎/(陈宇)  第四回 蒋介石惩处刘文辉 周恩来让权黑水寺

    夹金山以北的红军在中共两河口会议后,本应两军合力,并敌一向,开拓新的局面。但 是,由于张国焘闹分裂,没有形成一个拳头,刚有所恢复元气的红军又面临困境。川西北贫 瘠之地,产粮有限,仅红军就有10万大军,很难在此生存,更谈不上什么发展。这时,蒋 介石在大渡河之战失败回过神来后,正急忙再度调动国民党军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

    仲夏的南京,炎热气浪比往年早半个月窜入石头城。蒋介石推开桌面上一堆关于日军在 华北屯兵滋事的电报,望了望大地图,眼光由南京平扫向正西,停留在川西北。他擦着汗 水,破口大骂:“娘希匹,这个刘文辉,坏了我的剿共大事!”

    侍从官把呼呼飞转的电风扇向蒋介石移近一些。几张零乱的电报纸被风吹落在地,蒋介 石端坐在椅子上,丝毫没有动。

    “不给他们点厉害瞧瞧不行!”蒋介石用手指敲打着桌面,思考着,但他知道刘文辉失 守大渡河防线还够不上枪毙的罪,在红军后面担负追击任务的中央军薛岳、吴奇伟、周浑元 等部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再说下一步还要依靠这些四川军阀“围剿”红军,于是他决定给 予第24军军长刘文辉记大过处分。

    “来人哪,发报!”

    蒋介石开始口述电报:“刘总指挥文辉笃信部属,不加督察,实难辞咎。依照国军法定 之规矩,着记大过一次,以为督饬不力者戒。以下负责长官应由该总指挥查明严处具报。兹 将确实规定:此后军队不论大小行动,不拘前线后方,停止亦不问久暂,无论何时何地,一 遇停止,应即赶筑碉堡,时间稍长尤应逐渐加固。违者定将该地高级长官以纵匪论罪。该管 区以上长官应以督察不力处罚。言出法随,决不稍宽。希饬属一体遵照为要。”

    蒋介石在宣布了给刘文辉的处分后,仍然对川西北的“剿共”军事感到很不放心,几天 后,他乘飞机赶到成都,亲自部署对红军的又一次大“围剿”,并把刘文辉暗中召来成都, 进行安抚。刘文辉对蒋介石这种打了一个耳光后又问疼不疼的笼络做法,虽然明白其中奥 妙,但在听了蒋介石的安慰之后,心中果然也舒坦了许多,刚刚产生的反蒋情绪很快化解, 并表示倾全力以功补过,报效蒋委员长的关怀和体恤。

    对这种笼络方法的奏效,蒋介石感到很满意,他决定对其他部队也要采取一些安抚方法 进行战前鼓动。

    “通知川康前线各剿匪指挥部指挥官,到我这里来开会。”蒋介石对国民党军事委员会 委员长行营参谋团主任贺国光吩咐说。

    “各纵队副司令来不来?”贺国光问。

    “来!各师师长……团长、营长,连长以上军官统统都来!”蒋介石决定把这次军事会 议扩大到最基层军官,他决心倾全力打好川西北一仗。

    7月11日,蒋介石在成都北较场内大操场上召集薛岳、吴奇伟等部连以上军官训话。 他声称:“根绝赤祸,切勿功亏一篑,致贻隐患。”

    台下那些20多岁的国民党军连长火气正盛,为能见到蒋委员长而激动不已,再经过蒋 介石的一番鼓动后,更是热血沸腾,大呼效忠口号,似有立刻踏平川西北之势。

    台上,蒋介石满意地笑了。

    同一天,川西北群山峻岭之间,中共中央机关和红军总部按原计划由两河口向北翻越虹 桥山、梦笔山、长板山到达黑水河畔的芦花寨(今黑水城),当地人俗称这里的地名叫作黑 水芦花,一个仅从字面上理解就充满鬼怪妖雾和离奇矛盾的地方。

    徐向前在这里第一次见到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领导人。当时,中央最关心的是敌 情,就此问题详细询问了徐向前。为了表彰徐向前对红四方面军的杰出贡献,毛泽东代表中 央政府亲自将1枚红星奖章授予徐向前。

    徐向前从朱德那里得知,红一方面军保存的干部较多,但兵员较少,徐向前便同陈昌浩 商量,主动建议调红一方面军一些干部到红四方面军任参谋长;同时,调红四方面军的3个 建制团充实红一方面军,以便两军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并征求张国焘的意见,张国焘回电 点名要叶剑英等一批领导干部和参谋人员到红四方面军。党中央采纳了徐向前的建议,决定 派叶剑英、李卓然到红四方面军工作,原在红一方面军的张宗逊、陈伯钧、彭绍辉、李天 佑、李聚奎分别担任红四方面军第4军、第9军、第30军、第31军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