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分节阅读 8

作者:陈宇
更新时间:2018-03-14 03:00:00
谋长或政治部主 任,还调去了一批师职以下政治工作干部。这些干部的调配,对加强红四方面军的军事、政 治工作,特别是后来对抵制张国焘的分裂活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毛泽东等人听了徐向前有关敌情的汇报后,心情很沉重,更加密切地注视着战局,决心 在国民党军没有形成新的合围圈前,指挥红军打破“围剿”,命令各路部队迅速按原定方案 执行松潘战役计划。然而,红军实际行动情况有些出乎毛泽东的预料,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 由于张国焘的阻挠,到了这时还没有跟上来。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立刻致电张国焘,言语中已有不满意之词,并重申北上原则: “分路迅速北上原则早经确定,切勿延迟,致无后续部队跟进。望国焘等同志速到芦花集中 指挥,按照原定的迅速北上原则,各部队必须速调、速进,勿再延迟,坐令敌占先机。”

    军中无戏言。若是换个人接到如此措辞严厉的电报,肯定汗水都会流下来,贻误战机那 可是要有许多人掉脑袋的大事。可是心已怀二意的张国焘接电后却不以为然,他正在暗中进 行反中央的活动,在杂谷脑召集秘密会议,“审查”中央路线,对毛泽东等人的火急电报自 然也就不屑一顾。他不区别遵义会议前后的不同,向部队散布“博古、张闻天、毛泽东有问 题”,“中央红军的损失应由中央负责”、“军事指挥应统一在正确的指挥员手中”等言 论,为自己的另行其事大造舆论,公开伸手向中央要权和夺权。并策动一些人提出了改组总 司令部和中革军委的建议,向中央递交了改组名单。

    毛泽东真是如火烧眉毛一样的着急了,这可如何处理是好?他大发雷霆:“敌情紧急不 说,这当前的吃饭问题就成了不用敌人打就能自溃的大事,几万军队呆在这里,一天也难熬 啊!再如此困在这个贫穷的地方,我们可能真的要人吃人了,成为国民党宣传的青面獠牙怪 兽。这个张国焘呀,竟置大局而不顾!”

    “等一等吧,刚会合的红军不能这么快就分开。”朱德说。

    “通知各部队。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吃饭问题,先在原地筹粮待命,准备过草地。”毛泽 东作出决定。

    说起大草地,对所有红军指战员来说还是一个谜。当人们还没有走近它,或许会对它产 生诗情画意般的想象。但是,红军还没有入草地,即从藏民口中得知草地要比雪山还要难通 过。

    “要说草地呀!反正高原上的野牛、野羊过草地都不敢停留,它们也要快跑呢!那里更 是什么吃的也没有,连草都有毒,牛羊不敢吃。”藏民听说红军要穿越草地,惊讶的嘴巴合 不拢来。

    为此,红军各部队为了准备跨过草地,更加突出抓了粮食这件大事。总部命令各部队一 定要筹足7天的粮食,要尽可能多地准备熟食。

    但这一带人烟稀少,又是少数民族地区,当地老百姓也严重缺粮。毛泽东等领导人几乎 天天在为粮食发愁。这种情况,完全证实了中央一开始的正确判断。

    许多指挥员在报告中埋怨,说:“这里没有做生意的,无粮可买。藏民由于受到一些谣 言的传播和恐吓而大多数隐藏起来,红军部队的粮秣得不到接济,根本谈不上沿途补充,连 一日两餐的青稞、荞麦、红薯饭也难以为继。”

    到了这时,许多部队经常是每天吃一顿饭,还吃不饱。有的部队则是断了炊,仅靠挖野 菜充饥。

    对挖野菜,大家都说朱德总司令最会找野菜,他先组织了一个“野菜调查小组”,并亲 自带领这个小组到原野上寻找认识的、可以食用的野菜,挖出带回来,分类洗干净,煮着 吃。然后他又动员大家按照所吃野菜的标本再去找。就这样,朱德带领大家在河沟草地竟然 找到了几十种可吃的野菜,多少解决了众多红军指战员的充饥大问题,这也为大部队下一步 进入草地后寻食野菜预先掌握了一些实践知识。

    红军到达黑水、芦花一带后,更加加紧四处筹粮。这一带有很多喇嘛寺,其中刷金寺是 附近最大的一座寺庙。寺里的大喇嘛也很阔气,许多家具都是从上海运来的,所储藏的粮食 很多,但红军有纪律,不能动用寺庙中的一针一线,因为这个喇嘛的思想工作还没有做通。 红军到处筹粮,有些藏民又误听国民党的宣传,把粮食埋藏起来,人也跑光了。部队有时不 得不在用了藏民的粮食后,留下几块光洋,写个条子,表示歉意。

    毛泽东鉴于红军在缺粮的藏族地区连日行军,吃饭十分困难,遂亲自过问部队的吃饭问 题。

    粮食奇缺的困难在威逼着红军各部队,每个连队仅剩下够吃一天的粮食,还谈什么筹备 7天过草地的熟食。这个时候,地里的青稞麦还没有到成熟的季节。老百姓们都跑进了深山 老林躲起来,wωw奇365book.net网所存粮食都埋藏在只有他们自己才能找到的地方。但是,他们的存粮实在也有 限,即使全部集中起来,也不够红军1个军1天的食用。

    躲在山里的藏民由于不了解红军的政策,不敢下山。他们通过通司捎话说:“我们的一 家老小躲在深山老林中不敢回来,没有房子住,又没有吃的食物,老人和孩子都生病了,希 望由此过路的红军快点走。要不然,我们没有吃,没有穿,在忍饥挨饿走投无路情况下,也 会想法算帐的。”

    红军政治工作人员解释说:“咱们军民一家,我们到这里来是与刘湘的部队打仗的,是 帮助解放你们的,决不骚扰你们。我们和你们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咱们是自己人。”

    藏民中有人则说道:“我们是人穷志不短,你们要是呆在我们这里不走的话,我们也有 办法对付你们。”

    结果是一到晚上,这些当地人利用地形熟悉的优势,放火烧房,打冷枪,搅得红军一夜 不得安宁。

    红军总政治部下令严格禁止收割未成熟的麦子,要想方设法把躲在山林里的群众找回 来,用银洋买麦子或牛羊,买卖公平。

    在则格、黑水、芦花一带的沟谷地带,7月中旬的青稞才呈淡黄色,可以勉强割下来食 用。等了半个月后,麦子子粒饱满,开始成熟了。红军由于断绝了粮食而又找不到当地的居 民,总部不得不下令各部队进行10天的收割活动,采用田中借粮的方法,即把银元放在收 割走麦子的田间,筹备粮秣。同时,派人四处寻找藏民回家,按当地粮价付给现款。由此过 了几天,藏民也渐渐减少了敌对情绪。

    时年已49岁的总司令朱德亲自参加筹备粮秣的活动,挥动镰刀收割青稞,同战士们一 起把割下的青稞从很远的地方担回来,并且担得不比青年战士少。他为此还经常对身边的工 作人员和青年战士戏笑说:“你们这些年轻人呀,担不到四五十斤,还担不过我这个老头 子,唉!什么青年?”

    为了准备走过更加艰苦的草地征途,各部队提出了合理用粮的16字口号,这即是: “人带粮食,定量下锅,五多五少,分饭到碗。”其中“五多五少”的具体含义是,打仗时 多吃,平时行军少吃;早饭多吃,晚饭少吃;连队战士多吃,机关人员少吃;伤病员多吃, 工作人员少吃;没有野菜时多吃,有野菜时少吃,甚至不吃。

    为了在筹粮中掌握政策,团以上单位都设有筹粮委员会,统一筹粮,统一分配。对于收 割藏民地里的青稞,总政治部有个严格规定:1.各部队只有在用其他方法不能得到粮食的 时候,才许派人到藏民田中去收割成熟的麦子。2.收割麦子时,首先收割土司头人的,只 有在迫不得已时,才能去收割普通藏民的麦子。3.收割普通藏民的麦子,必须将所收数 量,为什么收割麦子的原因等,照总政治部所发的条子,用墨笔写在木牌上,插在田中。藏 民回来可以拿这木牌向红军部队领回银钱。红4团政委杨成武回忆这段艰辛的岁月时说: “这实在是不得已的办法,因为红军要生存!在饥饿中,能吃到一点正经粮食就相当不错 了。蔬菜简直谈不上,能吃到一点豌豆苗那就美极了。”

    军团参谋长左权专门抓粮食问题,他告诫大家能搞多少粮食就带多少粮食,哪怕多一粒 也好,同时要对那些浪费粮食的现象加以严厉的惩罚。他讲道:“最近工兵连的排长孙胡才 多吃了2斤粮食,受到了严重的惩罚,这是惩一警百,我们都要吸取这个教训。粮食是我们 的命根子,在危难关头,1斤粮食就可以救活几个革命人。”

    红军部队想方设法筹集粮食,准备长途行军之用。为了路上应急备用,强制规定每人每 天要筹够5个馒头的粮食,在每天的傍晚向负责管理粮食的干部交出5个馒头。毛泽东等中 央领导人也不例外。

    每天做出5个馒头的工作定量是很重的。首先要到麦子地里收割,然后用火烤干后,用 手掌搓出麦粒,就这道搓粮的硬工夫,许多红军指战员的双手掌心都磨破了。最后才是磨 粉,蒸成馒头。因此,有许多人一天下来不但自己吃不到馒头,有时还完不成任务。

    宣传干事李伯钊是超额完成了任务,但她的超额数也交了公。回来后只喝一点麦子粒煮 的稀粥。为了避免饥饿,就减少活动,天还未黑就躺在床上睡觉了。可饥饿中的肚子“咕噜 咕噜”乱叫,她被饿得实在睡不着。

    另一间房子里的陆定一也同样被饿得四处想找点充饥的东西。他和李伯钊几乎是同时寻 找到了刘少奇的房间。刘少奇的5个馒头的任务大概还未完成,这时还没有回来。李伯钊看 上了房间内矮凳子上的一把绿油油的青菜,高兴地对陆定一说:“陆部长,咱们先把这把野 萝卜菜借回去吃了再说,明天挖了再还他。”

    陆定一也为找到充饥的食物异常高兴:“野萝卜菜,好,好!不过,可不能生吃。这个 地方的野萝卜菜说不定会有毒,煮熟了再吃就可以了。”

    很快,一盆热气腾腾的野菜汤煮了出来。李伯钊和陆定一两个人狼吞虎咽,一会儿就吃 光了。他们惋惜这点野菜太少了,只能是哄骗一下自己的肚子。

    到了半夜,李伯钊突然呕吐不止,她开始怀疑是自己晚上吃野菜中了毒。但是,陆定一 却一点事都没有,还赶过来看望和请医生,说:“是不是喝了生水,或许是霍乱?”

    刘少奇也被这边的吵闹声弄醒,和警卫员一起赶过来看出了什么事。他也不明白李伯钊 何以这样难受的呕吐,关心地问道:“是不是吃了有毒的东西?”

    “没有啊!”

    “晚上吃的什么?”

    “野菜。”

    “是不是野菜中毒?”

    “不会的。我们两个一同吃的,汤都让我喝光了,你们看我一点事都没有。”陆定一想 了想,又笑着对刘少奇说道:“噢,那野菜还是从你那里弄来的呢。我们实在饿得受不住了。

    明天挖了还你。“

    “我的野菜,我们已经吃了呀!”刘少奇感到奇怪。

    “就是你房间矮凳子上的野萝卜菜。”陆定一回答。

    “哎呀,怪不得刚才我还问警卫员我的烟叶哪里去了。那是我昨天采的野烟叶子!”刘 少奇解释道。

    医生来了,诊断检查后判断是野烟叶中毒。

    警卫员不解地问:“这还是怪了,这野烟叶子宣传部长吃了就没事,可宣传干事吃了就 中毒这么厉害?”

    医生解释说:“不用问,陆部长平时抽烟很厉害。误食了野烟叶子,对一个抽烟的人来 说,影响不大。但对一个不抽烟的人,就会引起中毒。李干事又是在空腹的饥饿状态下误食 了野烟叶子|Qī|shu|ωang|,所以发作得厉害。没有大的危险,明天就会好的。”

    “看来为了免于野烟叶子中毒,大家最好像我一样,学会抽烟吧!”陆定一的话把大家 逗笑了。

    平时不太容易露出笑容的刘少奇也笑了,但他很快就收住了笑声,快步走出房间,来到 毛泽东的住处,谈了李伯钊误食中毒的情况,焦急地说:“我想这样的情况在部队中也会很 多,都断粮了。我们必须赶快离开这个地方!”

    一天,邓小平用布口袋提着自己劳动后做出的几个馒头交公后,见李伯钊在一边噘着嘴 生气,知道她肯定又没有吃的了,便把自己布口袋中的1个馒头递给了李伯钊。

    “我不要,你留着自己吃吧。”

    “这是我送给你的,不要你还。”邓小平认真地说。

    李伯钊接过馒头,感动地流下泪水。

    饥饿得要发疯的人们不仅从含有面粉的神像泥土中寻粮,活人肚子里的麦粒也成了寻粮 的对象。行走在前面部队中的人狼吞虎咽吃下的麦粒因种种原因难以消化,通过肠道带着粪 便和血污排泄出来。后面的部队就像鸟儿觅食一样,又把这些麦粒拣出来冲洗后吞下。

    饥饿逼出了新的“食谱”。聂荣臻的警卫员弄来了一面破鼓,把上面的牛皮剪下来煮着 吃,大家胃口大开,开玩笑说:“还颇有点海参的味道呢!”

    干牛皮也能吃的消息很快由行军队伍前边传到后面。于是,有人在路上把过去扔掉的皮 草鞋拣了回来,放在火上烧焦,把焦糊的地方用刀刮干净再用锅煮。脚上正穿着的皮草鞋也 煮吃了,后来又把身上的皮带和枪背带解下来煮着吃。

    “如果有粮食,我一顿

友情链接